第128章 破境
作者:见宇如唔   鸿儒求道最新章节     
    “道钟!”
    宗门深处,一位白发白须,仙风道骨的老者缓缓睁开双眼,抬眸望向虚空。
    “掌门!道钟响了!”宗门内,掌门大殿中,一位值日弟子慌乱的闯入大殿。
    大殿首座,一位青衣中年男子,同样凝眸望向虚空“道钟沉寂千年,此时响起!意欲何为?”
    而其左手边,一位道士打扮的女子缓缓开口道。
    “师兄,道钟鸣,福祸依,会不会与梦瑶此行有关?”
    中年男子闻言,收回目光,淡然开口。
    “冥府死灰复燃,对这世间好坏参半,这样,让瑶师侄再去一趟妖族!”
    “不过此行需谨慎,师妹一同前往!”
    “是!”道袍女子微微颔首,应下此事,旋即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大夏皇朝,钦天监,一位老者有感,侧目北望,眼底光华一闪即逝。
    “李宗辅,好大的手笔!差点连老夫都没看出来!”
    而此时的雁门关,沅水湖亭台之上,众人皆是举目望向亭台间李时安写的篇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这......”
    张景学望着这寥寥百字,早已的失了方寸,踉跄间就要拿起那幅字,然而异变再生。
    天地颤鸣,大道亲和,纸张上的字体缓缓脱离,原本漆黑的字体,此刻却变的金光灿灿,神圣威严,让人望而却步。
    “大......大道亲和!”齐公亶错愕的望着天地间的一行行金字,失声道。
    在这世间,自夫子创立儒道,这世间便有文法一说,也才有着诗词证道。
    世间九彩之诗已是罕见,然而这大道亲和,比之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前者是天道的赞赏,而这后者,便是天道的认可。
    金字缓缓上浮,使得场中所有人皆是看到,然而只是瞬息,金色大字朝着昏迷的李时安而去。
    吴胖子见状大惊,金色大字在触碰李时安的霎那,便融入其体内。
    而沉睡的李时安对此什么也不知道,众人望着金色大字缓缓进入前者体内,不少人眼中闪过贪婪之意。
    那可是达到亲和大道的篇文,若是夺过来,益处不可估量。
    然而就在这时,一中年男子身着布衣,双手缚后,至湖面虚踏而来。
    几个呼吸间,便来到亭台之上,一双眸子扫视场中所有人一眼,随即来到李时安身后落座。
    “赵统领!你来了!”
    吴胖子见到来人,脸上就是一喜,此地虽离着雁门关不远,但也得提防有人丧心病狂对他两下手。
    赵统领微微点头,算是问好,随即拿起桌案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场中寥寥几字尽数入体,朦胧中,李时安只觉神魂之中多出一张卷轴,卷轴散发着淡淡金光。
    大道亲和,天地赐福,源源不断的大道反哺让其再也无法压下修为。
    只听李时安体内沉闷之声响起,随即周身气息稳稳攀升,五品初期,五品中期......
    就在其达到五品中期圆满时,李时安终于从沉睡中醒来。
    见修为还在攀升,李时安再次强行压下将要突破的境界,将天道反哺之力量,引入武道宫体之中。
    武道宫体中,紫气萦绕,反哺之力进入其中便被吸纳为养料,原本只是寥寥数缕的紫气逐渐庞大起来。
    运转的武道宫体就如一个逐渐扩大的气旋,而李时安此时的武道修为也逐渐的攀升。
    七品初期圆满......七品中期......中期圆满......终于,李时安儒道停留在五品中期圆满,武道停于七品中期圆满而结束。
    李时安长呼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缕紫气闪过。
    众人看着这如喝水一般便轻易突破的境界,皆是一脸羡慕。
    “哎!本想再沉淀沉淀的,谁知竟突破的如此之快!”李时安长呼一口气,重新端坐于案前。
    见到赵重远时,李时安颔首点头,心中升起暖意,看来他的便宜老爹还是挺关心自己的。
    随着李时安突破之后,众人皆是回过了神,齐公亶率先反应过来,轻咳一声道。
    “这第二场,辩‘君子之道’世子李时安!更胜一筹!”
    众人虽然对这个结果感到梦幻一般,但事实便是如此,张景学又一次败下阵来,如诗词歌赋一般,败的彻底。
    张景学依旧保持着头微微仰起的姿势,仿佛还未从方才的金句之中回过神来。
    李时安平静我望着场中的张景学,这也怪不得他会如此,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若是能够仔细品味,定然会让人回味无穷。
    许久,张景学缓缓低下了头,眼中不但没有失败之后的挫败,反而让人觉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随着张景学缓缓回到自己的桌案后,这第三轮“六艺”之比便要开始了。
    此轮李时安不再后发制人,六艺之比,便是“礼,乐,射,御,书,数”的比拼。
    而此轮没有插曲,而是两人的直接对拼,两人遥相对坐,齐公亶为此轮考官。
    随着齐公亶的张口,这新一轮的对峙又开始了。
    君子六艺,礼者,所以节人也;乐者,所以乐和也;射者,所以观德也;书者,所以知事也;数者,所以知法也。
    这一轮,礼艺,李时安败,张景学胜。
    乐艺,李时安一曲十大名曲《平沙落雁》曲风独特,略胜一筹。
    射艺,本应是王侯子弟的强项,然而却是以世子李时安败阵而告终。
    御艺,两者皆不擅长,以相平而结束。
    书艺,乃大儒必备,李时安字虽然不差,却字体独具一格,但与大儒士张景学相比较,还是显的太嫩一些,最终李时安败下阵结束。
    数艺,身为精英大学生的李时安,虽然不是工科生,但却对于二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啥的还是熟记于心的。
    对于什么鸡兔同笼的问题,那是手到擒来。
    六艺之比,随着李时安算艺胜,而告终,齐公亶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六艺之考,世子李时安,二胜利,一平,三负”
    “张景学,三胜,一平,二负”
    “六艺,张景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