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烫样
作者:哟吼吼吼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最新章节     
    朱祁钰扩建宅子,很花钱。
    因为用的多是熟工,一些新手,那也是要么爷带孙,要么父带子。
    而且还动用了一些大院的学生,比如朱见济,平时实践体验的时候,他也要来铲俩铲子。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徐永宁也入学了,而且因为耿氏的关系,连带着其他一些武勋的子弟也被以特例的形式进入大院。
    世界原本就不是完全的平等,朱祁钰也不是那么天真的人。
    设计新殿的人,看到朱祁钰后,连忙赶来行礼。
    “微臣员外郎蒯祥,参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没等蒯祥拜下,朱祁钰就制止说道:“免礼,干活的时候,你行礼他行礼,活还干不干了?”
    蒯祥今年五十三,留着山羊胡,身体十分精壮,子承父业,因为其父是工匠,所以他从小也对木工有着深厚的兴趣。
    就木匠活来说,李老头年纪虽然大,但技术远远比不上蒯祥。
    要知道,能被选上营建北京宫城的人,技术自然低不到哪里去。
    在这个时代,能凭借着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受督工重用参与皇宫宫殿和承天门的设计建造,蒯祥不愧于巧匠的美名。
    没错,设计并建造北京宫城和大门的时候,蒯祥不过才二十出头。
    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工部主事,在往上,那就是侍郎了。
    “谢陛下恩典。”
    蒯祥闻言起身,保持着微微弯腰的趋势。
    之前圣人找到他,要他设计一套大宅子,并且给了一幅简图。
    当时蒯祥以为,圣人刚登极就要兴建宫殿,觉得有些好大喜功了。
    在圣人的描述下,蒯祥又觉得圣人没有常识。
    直到圣人带着他去看了学校和工坊,他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间,京城竟然出现了新的营造技术。
    习惯使用卯榫的他,当时的心情可谓是十分激动。
    没想到年过半百,竟然发现了新大陆。
    所以之后圣人要求再高,他也想竭尽全力。
    “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想法?或者哪里做不到?需要改的?”
    朱祁钰并不专业,所以图纸一直是删删改改,以蒯祥为主导。
    这可以说是一座宫殿,但是以明人的目光,又太小,顶天了,算个行宫。
    闻言,蒯祥直接将圣人引到一张露天桌子前,上面摆放着图纸,和他亲手制作的模型。
    建造大型宫殿的时候,都要先制作小样,而且用料和比例要对等,这样才能知道真正建造时候大概会遇到什么问题。
    这大概是最早的手工建模了吧?
    从隋朝开始,到了之后,这项技术就被称为烫样。
    模型各处多是可拆卸,掀开房顶,还能看到里面小型家具和字画牌。
    “陛下,其他自是不说,但是您说的马桶要用陶瓷,目前还没烧制出来,而且,若是埋入地下,微臣以为强度还是不够。”
    蒯祥指着模型说道:“不过能用铁条加水泥,形成一个外壳,臣以为,这样会好一些。”
    主要都是材料的问题,技术上并不难实现。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你可以让人先试验一下,质量和耗费要取中,往后可是要大面积铺开,不要光想着精雕细琢。”
    想了想,朱祁钰继续说道:“也不要想着一劳永逸,必要的时候,撬开地板更换更加新的下水也不是不行。”
    蒯祥的思想也是不可避免的往一劳永逸的方向去想。
    可是日新月异,哪有什么是永久不变的?
    “微臣明白。”
    听了圣人的话,蒯祥躬身说道。
    之后又向朱祁钰提出了一些建议,不过朱祁钰多数都是按照蒯祥的想法来办,只有那些自己见过,知道一些的东西,才会跟蒯祥说一下。
    仅仅是这样,蒯祥就十分佩服圣人了。
    感觉圣人就是百宝箱,每天都能整出新玩意儿。
    趁着散步的时候视察工地,顺便也跟工人们打听一下城里的趣事,这也是朱祁钰保证自己的言路不会被限制单一的方式。
    为什么有人会出现何不食肉糜的情况?
    不就是因为活在信息茧房里吗?
    当然,身体上的茧房不可怕,可怕的是脑子里的茧房。
    很多时候,就算事实摆在眼前了,有些人也会下意识的去否定,去忽略。
    身为大明的至尊,朱祁钰自然要极力去避免这样的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
    离开工地,朱祁钰问兴安道:“城里的卖报郎没散出去吗?”
    “回陛下,散出去了,都是从厂卫中挑选的,很机灵。”
    兴安有问必答,说道:“今儿刚散出去,消息传播没那么快,不过臣也让他们多提税改,想必再过几天,陛下就能得到反馈了。”
    这就是一个回路,消息从朱祁钰这里放出去,然后在工人这里得到回收和反馈。
    如此能检验是否消息被篡改误读,这可是一些官员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只不过,以前皇帝活在皇宫里,他们更加方便操作罢了。
    “对了,报纸你有吗?朕要看一看。”
    朱祁钰一大早就要批奏折,可没有空去看报纸。
    闻言,兴安就跟叮当猫一样,从怀中直接掏出报纸,说道:“请陛下圣阅。”
    “嗯,不错。”
    朱祁钰接过报纸,先是触摸了一下纸质,有些薄,没有印象中的结实。
    不过,当前也不能要求太多,有的看就不错了。
    摊开之后,只有半壁长,上面的东西也不多,和之前一样,先行刊登的是名着诗词,外加一些故事典故,还有拼音表,最后的角落才是关于税改的。
    没有大篇幅,是因为仅仅是想试探一下百姓的反应,而不是去激起那些识字人的警惕。
    虽然就算他们警惕也没有什么办法。
    从发行新币开始,组合拳就开始打出,至于出不出军事重拳,那全看对方有没有出拳而定。
    看完之后,朱祁钰摇了摇头,说道:“这高谷都选了什么故事,整张报纸都在教育人,这东西能卖得好?”
    现在还不知道销售额,朱祁钰也不去抱太大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