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殿试开考
作者:哟吼吼吼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最新章节     
    京城,奉天殿。
    群臣等待着得胜的将军归来。
    范广一身金漆山文甲,头戴凤翅盔,红色披风垂在身后,缓缓步入大殿之中。
    从中间过道走到石阶下方,跪地叩首,道:“末将范广,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上首朱祁钰淡淡开口,继续道:“范将军得胜而归,平琼岛寇乱,复海上清明。”
    说着,朱祁钰站起身,从一旁已经躬身举着托盘的兴安那里取来木盒,迈步走下台阶,来到范广面前。
    “朕代表大明,代表朝廷,向天津海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枚金闪闪的勋章从木盒中被拿了出来。
    范广目光注视着,胸膛起伏,昭示着他心情的不平静。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朕希望,将军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当勋章别在范广的胸膛时,范广抬手,微微扶起勋章,道:“末将定不负陛下,不负朝廷,不负大明。”
    闻声,朱祁钰满意点头,拍了拍范广的肩膀,继续道:“当然,别忘了,成功并非你一人,英雄不是个人主义,荣耀属于你们。”
    兴安再次端来托盘,上面的木盒已经打开,里面依旧是一枚金闪闪的勋章。
    “尔部集体荣誉,朕不会忘,大明也不会忘。”
    见状,范广微微躬身,双手高举,捧起从圣人手上递来的木盒。
    授勋仪式是在百官的注视下进行,更是在一片入狱、流放、斩首各种官员的背景中进行。
    文官和武官,对比起来,就十分明显了。
    只不过,这次,没有文官站出来,说皇帝穷兵黩武,毕竟,户部有现在的税收,那是来自皇帝的成绩,有本事,你自己搞出来,不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会造大炮,真就别去评价大炮。
    而在奉天殿的外面,还有一群人在等待。
    他们不是别人,就是来参加殿试的考生。
    三百余名的贡士在礼宾司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奉天门,面对着皇宫两百余名大汉将军的注视,等候听宣。
    柯潜、秦纮等人也在其中,仰视着前方巍峨的宫殿,看到一身铠甲的范广迈着步伐走入其中。
    从卯时等待到辰时,随后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众人从迷迷糊糊之中回过神。
    金水桥广场之上,奉天殿大门前,华盖被举了出来。
    早晨的阳光洒在华盖上,让金黄更加闪闪发光。
    贡士们能远远看到大明至尊帝皇出现在眼前,随后在大汉将军、金吾校尉等一众护卫的注目下,贡士们被提醒朝前前进。
    从两旁金水桥来到广场之上,立于奉天殿的丹陛前。
    其上,便是皇帝和一众大臣。
    以阁臣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则立于丹陛上,审视着考生的仪态,这时若是露出困倦,打个哈欠,那你就可以别考试了,回家睡觉比较合适。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贡士们在丹陛下俯首帖耳,齐齐下跪行礼,口呼万岁。
    朱祁钰看了兴安一眼,收到信号的兴安才高唱,道:“入~殿~”
    这时,皇帝先回到自己的龙椅,而后是群臣,最后才是考生鱼贯而入。
    到了殿内,考生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
    王直从百官之中走出,摊开准备好的圣旨,提起中气,唱道:“朕祗畏天明,以临万宇,陟降在上,日监在兹。
    至于礼乐政教,刑辟威狱,罔弗是宪,以起大治。
    子大夫穷天人之端,识治乱之兆,其恭听朕命,着之敷言。
    《书》日: [在知人,在安民,能哲而惠,惟帝其难。]
    朕惟取群材以班庶职,而才有未叙,职有未修,何也?爱育兆民,若视赤子,赋不加重而人已匮,役不夺时而众已困,裒薄益厚,贫富不均,何也?
    《记》日:[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其悉正议,详具其对,着之于篇,朕将亲览焉。
    附,此番举试,俗字正字皆可用,可指摘朝政,但句读通顺,避免歧义。”
    宣读完毕,众考生依次入座,考试用的案桌就在刚才皇帝出去那么一趟的时间,光禄寺官员摆放好。
    准备就绪后执事官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
    策题要结合王直的制诰宣读,对论点进行阐述。
    秦纮坐在位置上,并没有马上动笔,因为礼官尚未宣布。
    “开考~!”
    一道简单的声音,在场的无关官员退去,仅留下监考官,还有上首的皇帝。
    翻开试卷,入眼便能看到试题,秦纮从上往下看,随后在另一张试卷上看到了附加题。
    相比前面策题以联系从古至今的相关治国方针展开分析的特点,这附加题就很简单,论述如何解决河套牧民入籍问题,并且还介绍了详细的生活背景。
    这种考题,前所未见,不少考生发现后,全都顿住了。
    附加题上标注着不计入总分,但殿试可没有没用的试题。
    在场的人,可以说是大明的考神,从数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三百余人,考试都是专业的。
    就在考生还在筹措,在心中开始打腹稿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动静。
    大殿之内,敢发出声音的,就只有一个人。
    朱祁钰起身,从高位上踏步而下,走到最前方的贡士座位面前,然后从左至右,依次从每个贡士面前路过。
    这让还没下笔的贡士们浑身紧绷了起来。
    虽然没有脚步声,低头也能看到那华贵的服饰从余光中闪过。
    待走了一圈,朱祁钰发现,没人动笔,于是又走回高位之上,皱着眉,撑起下巴,等候考生动笔。
    三个时辰,留给考生的考试时间很多。
    而大多数皇帝,仅仅就露个脸,不需要待多久就会离开。
    但朱祁钰不同,他就静静坐在最上方。
    仕林不喜欢这位大皇帝,但不代表在大皇帝面前就不紧张,而朱祁钰这么坐着,随着时间推移,考生便发现,皇帝确实很重视科举。
    不少考生的心中竟然生出的感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