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两宫竞封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还有那什么浑浊之气?
    这话什么意思?说谁呢?
    到底是谁装神弄鬼搞什么天书去迷惑百姓,把整个汴梁城都弄得到处是法会乌烟瘴气的?
    郭京瞥了赵桓一眼,旋即起身出列:“贫道见过太上皇……”
    呼……
    百官提着的心总算是落下去了,长出一口气,刚刚差点没憋死。
    “臣等参见太上皇!”
    百官稍稍落后郭京一瞬对赵佶行礼。
    赵桓见状,也只得起身出列。
    “儿臣参见父皇!”
    他这可不是不记恨这个非要搞死自己的活爹,而是给亚父面子。
    完全是冲着亚父才行礼。
    “国师快快免礼,你是大宋功臣,是朕的仙师……”
    赵佶激动的上前亲手扶起郭京,旋即说道:“国师有功于社稷,若无国师力挽狂澜,大宋只怕是一片焦土,已丧亡于金贼的铁蹄之下。”
    “若无国师,便无大宋,日后国师见朕无需参拜,可进宫不卸剑,进殿不褪履。”
    赵佶现在没什么实权,他也不好直接给郭京封什么。
    万一卡在赵桓那边,那不是自找没趣,自己给自己弄丢人吗?
    所以赵佶只能给郭京一些名誉上的封赏,剑履上殿,见君不参。
    说这话的时候,赵佶还瞥了一眼赵桓,眼神挑衅意思明显。
    这一波可以说是赵佶占了上风。
    他作为太上皇,赐郭京剑履上殿,见君不参。
    赵桓作为儿子,他怎么做?
    他若是不这么做,那就是架子摆得比太上皇还高,就是无君臣父子之伦。
    他若是这么做了,明显有效仿赵佶的嫌疑。
    而且是赵佶开的头,这个好郭京怎么着也得记他的。
    这一波可以说没有杀伤力,但是恶心人啊!
    给赵桓恶心的差点没吐出来。
    郭京说道:“太上皇谬赞了,贫道愧不敢当。”
    “大宋国运昌隆,便是没有贫道也自会江山安定。”
    “况且上阵杀敌的是那些将士们,贫道不过居中调度罢了。”
    “若说守卫大宋江山,驱逐金贼,那也是豁出性命厮杀的将士们的功劳。”
    郭京连忙推辞,态度不卑不亢,既不显得亲昵又不会让人感觉疏离。
    起码百官和赵佶从表面上看,丝毫看不出郭京有对赵佶厌恶的意思。
    当然,赵佶有点自信在身上,他感觉郭京对自己颇为尊敬。
    而这些话听在赵桓耳中,那便是亚父在为了自己拒绝这个活爹的拉拢。
    百官弯的腰都酸了,太上皇却跟没看到他们还在行礼一样。
    这算啥事啊!
    想要折辱陛下,何故非要带上他们?
    你们爷俩有什么事,关上宫门自己解决不行吗?
    大庭广众这么闹,皇家颜面不要了?
    “哎,国师此言差矣,好兵也得有好帅带才能打胜仗。”
    赵佶说道:“国师万勿推辞,将士们确实有功,但国师更是居功至伟。”
    说着,赵佶苦笑一声,说道:“如今朕能给国师的不多,也就这些虚的了,国师切莫推辞,让朕不知如何表示才好。”
    示弱,装可怜。
    赵桓真是气得心梗。
    这不是渣爹,这是茶爹啊!
    差点没把自己给折腾死,他还能给的不多。
    简直可恶!
    赵桓从未觉得一个人能如此可恶,更可恶的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爹。
    “太上皇说笑了。”
    郭京旋即看向百官,提醒道:“太上皇再不让他们免礼,怕是有几个腰肾不好的就要倒下了。”
    “回头若是传出去,旁人还以为贫道身上带着毒气呢!接风宴给他们毒倒了。”
    郭京开着玩笑提醒赵佶。
    “国师说笑了,便是真的晕了几个,传出去百姓也只会觉得他们福薄缘浅,承受不住国师的仙气。”
    赵佶跟郭京说完,这才转身一挥手道:“都免礼吧!”
    “谢太上皇。”
    百官扶着老腰起了身。
    赵桓牙都快咬碎了。
    “国师,朕就当你答应了,这便传旨了啊!”
    赵佶不愿意郭京把话绕过去,扭头又提及剑履上殿的事。
    赵桓心中一万个不服气,但立马说道:“亚父,既然父皇都这么说了,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赵桓生怕郭京先开口,所以这话几乎是抢着说出来的。
    听到赵桓的话,赵佶瞬间瞪大了眼睛看向赵桓。
    什么什么?
    刚刚自己的好大儿喊国师什么?
    他没听错吧?
    亚父?
    你怎么不喊义父呢?
    要不直接喊父亲吧?
    堂堂一国之君,要脸吗?
    为了讨好国师,真是什么都说的出来。
    赵桓却对赵佶的眼神视而不见,接着说道:“本来父皇不说,我也是这么准备的,以亚父之功,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皆是应当。”
    赵桓得意起来了,你只给剑履上殿,我三件套全给。
    郭京一听这话,这不是曹老板和董卓的配置吗?
    这是干什么?
    还要给自己架起来?
    “陛下……”
    郭京正要开口,赵桓却生怕郭京会拒绝,连忙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下了,亚父今日是你的接风宴,大家都准备好庆祝了,还是先入席吧?”
    说着,赵桓扭头看向赵佶:“父皇以为呢?”
    赵佶的脸都被气歪了,差点当场中风。
    这不明摆着打自己的脸吗?
    赵佶眼神阴沉的看向赵桓,须臾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吾儿越来越有为君的风范了,朕很欣慰。”
    高,真是高啊!
    对付起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手段真是高明。
    如此一来,大家谁还会记得国师的殊荣是自己想要给的?
    大家只会记得这是他赵桓给的。
    先不说国师记谁的好,若是传出去百姓们记的只会是他赵桓的好。
    真是会收拢民心啊!
    “朕倒是觉得以前对吾儿关注太少了,竟从未发现我儿如此细心体贴!!!”
    这话说的语气好似带着刀子,恨不得直接插死赵桓。
    赵桓也不畏惧,笑道:“父皇之前诸事缠身,又要兼顾我们兄弟所有人,自然不能太过关注儿臣。”
    诸事缠身……忙着去青楼,朝政都懒得打理。
    兼顾所有子嗣,重点在于郓王赵楷,而忽略他这个太子。
    赵桓这是在嘲讽他,皇帝当的也不称职,父亲当的也不公正。
    可以说不带一点脏字,甚至还是夸赞的意思,却把赵佶给贬了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