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刘姥姥
作者:岁月如歌亦如梦   红楼烟云之七郎最新章节     
    邢忠夫妻二人感天谢地,发誓再也不去京师这晦气之地了。
    与此同时,邢夫人这段时间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每日早晚都要到老太太跟前立规矩;
    老太太用饭的时候,她要在一旁伺候,直到老太太用完饭方才能就坐。
    以往老太太用饭,她和王夫人只是象征性的奉一下菜便落座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二房落魄了,老太太在敲打大房呢。
    当宝琴把邢忠身上发生的事,讲给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掩嘴笑道:
    “真正是捉狭,亏他们想得出来,就这么把人唬走了。
    一百五十两银子,若是他二人买几亩地,安安生生过日子,倒也可以安逸的过下去了。
    倘若继续嗜酒、好赌,便没得救了。”
    说完又叹道:
    “琮哥哥离京两个半月了,快回来了吧。”
    ……
    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已到了夏末,贾琮在燕山练兵已过去了三个半月,准备提前回京了。
    因为收到了两个消息:
    一是巫家的床弩已经分批运进了京城;
    二是扬州那边,林如海再次当街“遇刺”,林如海与扬州长孙知府已经把盐商作乱一事上奏朝廷,是时候该收网了。
    巫家既然万事俱备准备出手,自己是时候回去跟他们做个了断了。
    至于扬州那边,自己尽量向皇上请旨去一趟,一则助林如海整顿盐商,好让他从扬州脱身;
    二则以盐商带出甄家,甄老太妃薨逝这么久了,甄家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
    贾琮随即下令,次日拔营回京。
    燕山虽然离京城很近,一日便可回京,但营地在群山中,第二日下午,贾琮才领着阵容整齐的大军回到京师营地。
    没有先回府,而是进宫面圣,这是外出公干臣子回京的规矩。
    御书房里。
    皇上看着一身甲胄,风尘仆仆的贾琮,听他讲在燕山共抓获五户女真的奸细,以及他们如何刺探大楚的军情。
    皇上丝毫不为所动,而是告诉贾琮,鞑子是大楚的头号大敌,这是举国的共识,女真有野心,但没这个实力。
    就连姜不期也是这样劝解贾琮,贾琮便禀报了燕山的训练情况。
    皇上道:
    “贾将军辛苦了,先回府休息一日,后日朕亲临西营,当面看你演练。”
    显然皇上只对西营的训练成果感兴趣,贾琮无奈,只得领旨出了御书房。
    当面演练嘛,贾琮自信,如今的西营拉出来,可以吊打任何其他几个军营。
    倒是陛下多年不出宫,出宫竟是为了看自己操练,可见他对军权的渴望已经到了极致。
    或许在陛下看来,自己执掌的西营,目前是他唯一能在关键时刻指挥得动的军队吧。
    至于扬州之事,贾琮只字未提,因为这些情报来源于自己的情报系统。
    待明日去了绣衣卫衙门,听取了汇报,才能名正言顺向陛下提及。
    带着丫丫和亲兵回到府里,素雪、宝琴领着映月、香菱、平儿、晴雯、阿奴五个丫鬟在二门口相迎。
    看着几女的笑颜,回家的感觉真好!
    在映月的伺候下,洗了澡,这次不再是贾琮一个人在房间里洗澡了,映月留在了屋里红着脸替浴桶里的贾琮搓背……
    因为几个丫头已经商定,映月将是第一个。
    在香菱、平儿的伺候下换了一身轻便的曳撒,晴雯则替贾琮穿上了新做的布履。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楚湘院的花园里,贾琮、素雪、宝琴,三人并排而坐。
    素雪靠在贾琮肩头,说起了这三个多月发生的要事。
    除了巫家和扬州之事,还有几件事,倒也不急迫。
    首先是:到缅甸宣慰司北部(今克钦邦)的通道已打通。
    沿途的山贼、土匪绝大部分已清除,剩下的也同当地地方势力一样,谈妥了“买路钱”。
    素雪父亲管辖的地盘是商路上重要的一环,当然也没亏待他们。
    贾琮点了点头,这倒是好事,一方面,玉石贸易可以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同时还让内宫的大太监夏守忠与自己紧密的绑定在了一起。
    这种利益的绑定,比交情更稳定。
    接下来素雪提到了,在监视王夫人的过程中,两个月前,一个自称是王家的亲戚,刘老婆子来找她。
    不过王夫人没见,只王熙凤见了,王熙凤还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贾琮沉思片刻,道:
    “刘姥姥?可是还带着个叫板儿的小孩儿?”
    素雪奇道:
    “哥哥怎么知道?”
    贾琮心想,果然是她,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榻了。
    只是好奇,曹公笔下,刘姥姥第一次能进荣国府见到王熙凤,是因为她遇到了她的三个贵人。
    其中两人是周瑞家的和平儿。
    前者因为多年前受过王家(板儿的爷爷)的恩惠,故而为其穿针引线,可是早已被贾琮打杀了;
    平儿也到了忠勇伯府。
    没了她们相助,底层百姓刘姥姥是如何进入堂堂国公府,并见到荣国府“经理”王熙凤?
    一时想不通,贾琮笑道:
    “这刘姥姥有个女婿,小名狗儿,家道中落住在城外成为贫农,她是来打秋风的。
    狗儿的父亲叫王城,王城之父曾经与王夫人的父亲在一处做官,便与王家联了宗。
    这刘姥姥倒是个善良质朴却又谙于世故,还有几分智慧、担当的婆子。
    对她而言,能进荣国府,是改变其命运的机会。
    我猜刘姥姥还会到荣国府,不要为难她,到时候记得告诉我。”
    贾琮可不想错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游大观园的经典场景。
    曹公叙事,通常是一回两个故事,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居然占了三回,可见其重视。
    届时,刘姥姥会得一百多两银子和不少财物,回去后买了些土地,从贫农一跃而成富农,甚至小地主。
    这种阶级跃升的机会何等难得!
    要知道即便在**,有些位置和岗位,也不会拿出来流通的。只会像艾滋病一样在母婴和血液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