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S3赛季即将开启,我们强的可怕
作者:吃两个柠檬   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最新章节     
    嬴政看着扶苏,郑重其事地吩咐道:
    “扶苏,朕厚望于你,望你继承朕之志,不失守土之责,护佑天下苍生。”
    扶苏表情无比恭敬,对嬴政行了个大礼。
    “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嬴政满意颔首,接着说道:
    “现在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
    “你好生研究一下,如何给法家披上儒家的外衣?”
    扶苏有点懵。
    那这《抡语》算儒家吗?
    可以披《抡语》的外衣吗?
    ......
    永乐年间。
    朱瞻基突然眼前一亮。
    “我懂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说话不好听的人,我把他打个半死,说话就好听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个一起走,只要有我在,战斗力就相当于一个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但凡打架,若是我犹豫了,对面就站起来了,若是我毫不犹豫直接开打,对面就被我打废了!”
    朱棣嘴角一阵抽搐。
    大孙子诶,你还活学活用了!
    朱棣一脸复杂的看向朱瞻基。
    “你还是别这么理解了!”
    朱瞻基却是一脸兴致勃勃。
    “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爷爷,这跟您坚持要北伐的道理一样!”
    “首先要武力值爆表,打铁还需自身硬!”
    “其次不能犹豫,一犹豫,瓦剌就趁机起来了!”
    一提起北伐,朱棣就来劲了。
    于是,他向朱高炽看过去。
    朱高炽暗道一声不好。
    这坑爹儿子,赶紧低下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
    【你再仔细琢磨一番。】
    【嘿,好家伙!】
    【尽管深知这是网友们的恶搞之举,但却处处透露着真理。】
    【再加上流传至今的孔子像中,有一尊被称为“武孔子”的雕像,难道我们无意中触及了历史真相?】
    此时弹幕弹出。
    “《论语》原来是帮规??”
    “一个又高又猛的大汉,带着门徒去周游列国,不讲武力却和你讲道理,想想都不可能。”
    “子路:他背上狰狞的肌肉线条隐隐形成了“德”。”
    “原来黑社会的老祖宗是孔子。”
    “讲规矩?我就是规矩!”
    ......
    孔子的弟子们看完整个视频之后,嘴巴都像塞满了鸡蛋,一副怀疑人生的样子。
    “夫子,这是您的本意吗?”
    “我怎么感觉好像不是啊!”
    孔子却是有点欣慰地笑了。
    之前看到被皇家篡改过后的儒家思想时,他感觉无比彷徨,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讲学,是否要继续周游列国。
    现在看到这个《抡语》之后,他觉得这些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而且后世也没有沿用那种错误的儒家思想。
    若是后世还要受到那种错误的儒家思想的祸害,他一定会抱憾终身。
    孔子的头脑开始逐渐清明。
    “比起宋朝时期的曲解,这些解释更好,不是吗?”
    “咱们以后就整理一本《抡语》出来吧。”
    “不过,太暴力的就不用整理进去了,还是要稍微有一些些道理的。”
    “以武德服人,也要稍稍美化一下的,晓得吧!”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很是懵逼。
    他本来就书读的不多,还是在上位之后开始恶补的。
    不得不说,《抡语》的解释他还是很喜欢的,很是符合他的心意。
    若是儒家思想是这样,他何必将孟子逐出孔庙。
    若“仁”是儒家的一种格斗手法,他又何必将《孟子》书中关于“仁”的语言删删又改改。
    仁者无敌。
    意思不就是,当一个人学会了徒手把人一分为二的杀人法,那他一定会天下无敌了!
    “妙啊!”
    “咱看着这后人对《抡语》的解读,比朱熹的注解还要精妙啊!”
    朱元璋激动的一拍大腿。
    转头便吩咐候在一旁的人赶紧把《抡语》的释义记录下来。
    他甚至有一个想法。
    《孟子》中关于“仁”的句子不用删了,按照《抡语》的方法一一注释即可。
    这样他看着这些句子也不会勃然大怒,大臣们也不会再因为他删掉句子颇有微词。
    他不禁为自己这个一箭双雕的想法感到沾沾自喜。
    ......
    “华夏后世之人的解读,好有道理啊!”
    “难怪我以前读《论语》的时候,总是觉得有点不大对劲。”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其实还可以是:想想我以前打死的人,再加上最近打死的人,差不多有一个师了吧。”
    张飞一脸恍然大悟之后,又一脸得意。
    害,他还会融会贯通了!
    关羽则是看着刘备书架上的《春秋》,一脸纠结。
    他读了这么多年的《春秋》,终究是错付了吗?
    刘备看着两人,有些好笑道:
    “天幕也说了,这是后人的恶搞。”
    “咱们听听就好。”
    张飞却是小声嘟囔。
    “这么有道理的恶搞,可是不多见了。”
    ......
    与张飞有着同样想法的是程咬金。
    《抡语》的思想,他可太喜欢了。
    “若是当初夫子教的是这个,我也不至于一看书就犯困。”
    “兴许我还能考个状元咧。”
    程咬金一脸痛心疾首。
    而他的话当场就遭到魏征的反驳。
    “武夫,这话你也敢说。”
    “你考不考的上童生都是个问题。”
    其余的武将听到这话都乐了,纷纷说道:
    “就是,状元是我的,知节你就别妄想了。”
    “我已经将《抡语》都记下了,下次再有人说我没文化,我就用《抡语》的道理教他做人!”
    “以后我读书的时候,就用砂锅般大小的拳头读书,真好!”
    “我以后也要以德服人,我的佩剑改名了,以后它就叫“德”了。”
    此时的朝堂上,武将在热烈的讨论,文官都状若鹌鹑不敢说话。
    李世民丝毫不觉得这一幕吵闹,还很是欣慰。
    大臣们都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虚心纳谏。
    这比满清文字狱死气沉沉的样子好多了不是吗?
    ......
    一些迂腐的儒生此刻正如临大敌。
    他们熟知的《论语》,可不是这样的含义!
    他们看着周围一些没有读过书的百姓,心中焦急万分,急忙的说着正确的释义。
    “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大家不要相信天幕啊!”
    这些百姓,都没有读过书,更不用说知晓《论语》。
    天幕的解释很是直白,而且通俗易懂。
    百姓连连点头,均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一脸鄙夷的看向儒生。
    “胡说,明明是来都来了,就安葬在这里。”
    儒生无语的看着百姓,没有任何办法。
    再争论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在心里忍不住对这个视频的制作者骂骂咧咧起来。
    在各朝古人要么震惊,要么不满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s3赛季真的开启,我们将会强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