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当宋之南逾岭而来时,则广
东已患人满,平原无所寄其足,故树艺于山谷间。犹往往思故乡。
其死也,下窆数岁之后,必启而检其骨,内之- -定陶器中,使可提
挈,幸佗日得归葬。至于今七八百年,子姓蕃衍,遂世世为侨居之
民。家率有谱系,太氐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性好读
书,虽窭人子,亦必就傅二三年,不如是,将终身无所得妃耦
(客人有“不读书,毛老婆”之儿歌),盖中州之遗俗也。以言语
异广东诸县,常分主客,褊心者或鄙夷之,以为蛮俚,播之书史。
自清末以来,二三十年之中,其争益剧。余独知言蛮俚者为诬,常
因其《方志》为《岭外三州语》,盖本之温氏书,犹未完具;最后
得兴宁罗翔云《客方言》十卷,所记逾于温氏盖三四倍。上列客
语,下以小学故训通之,条理比顺,无所假借,盖自是客语大明,
而客籍之民亦可介以自重矣。方域之中,言语节奏,不能无殊别,
盖自古而然,《周官》虽有听声音、谕书名之制,要以大体相合,
其辦不在小苛;“六书”有转注,所谓建类- -首、同意相受者,若
考老、但裼(古音如划)之伦,不为叠均,则为双声,以其音有小
异,故判而为二文。若举国无异语者,焉用此重沓为也。后去本
逾远,末流亦益分,遭乱迁徒,又不尽守其故。当汉之时,迁闽粵
之民于江淮间,其地遂空;近世福建之民,悉后来占籍者也。四川
以流寇之祸,荡然无唐宋遗民,今箸籍者,其本皆自外来。二者事
例为最箸,其佗小小迁徙,不可纪录。幸而与土箸同化,久亦无所
别;不幸保其旧贯,声音礼俗与土箸不相入,遂相视若异类,若是
者,世固多其比。以旷东辨世系最严,而嘉应诸县人特知本,学者
能通古今语以自贵,故其事尤暴于世。世有不幸同其比者,法于罗
氏则可也。民国十一年六月余杭章炳麟序。
隐藏内容需要登录才可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