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注解 |
副 |
畐 |
代 |
副 |
pʰɯɡs |
|
副 |
畐 |
职 |
堛 |
pʰrɯɡ |
|
副 |
畐 |
职 |
蝮 |
pʰɯɡ |
|
广韵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广韵目次 |
高本汉 |
王力 |
李荣 |
邵荣芬 |
郑张尚芳 |
潘悟云 |
蒲立本 |
推导现代汉语 |
古韵罗马字 |
有女罗马字 |
注解 |
副 |
副 |
敷救 |
滂 |
尤 |
宥 |
去声 |
三等 |
开口 |
尤 |
流 |
去四十九宥 |
pʰi̯ə̯u |
pʰĭəu |
pʰiu |
pʰiəu |
pʰɨu |
pʰiu |
pʰuw |
fou4 |
phiuh |
phiow |
贰也佐也又虏姓后魏书副吕氏后改为副氏敷救切七 |
副 |
蝮 |
芳福 |
滂 |
屋三 |
屋 |
入声 |
三等 |
开口 |
东 |
通 |
入一屋 |
pʰi̯uk |
pʰĭuk |
pʰiuk |
pʰiuk |
pʰɨuk |
pʰiuk |
pʰuwk |
fu |
phiuk |
phiuk |
剖也又敷救切 |
副 |
堛 |
芳逼 |
滂 |
职开 |
职 |
入声 |
三等 |
开口 |
蒸 |
曾 |
入二十四职 |
pʰi̯ək |
pʰĭək |
pʰiək |
pʰiek |
pʰɨk |
pʰɨk |
pʰik |
pi |
phik |
phiok |
析也礼云为天子削𤓰者副之巾以絺 |
蒙古字韵
字头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译 |
音译(修正) |
音译(其他形式) |
拟音 |
声调 |
注解 |
副 |
ꡍꡟꡠ
|
|
|
phue |
|
|
pʼuɛ̆ |
入声 |
|
副 |
ꡯꡧꡟ
|
|
|
Hwu |
|
|
fu |
入声 |
|
副 |
ꡤꡟꡓ
|
ꡰꡟꡓ
|
|
Hwuw |
hwuw |
|
fuw |
去声 |
|
中原音韵
字头(重定向至“付”)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四呼 |
宁继福 |
注解 |
付 |
赴 |
非 |
鱼模合 |
鱼模 |
去声 |
合口呼 |
fu |
|
洪武正韵牋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副 |
赴 |
芳故 |
五暮 |
模 |
去声 |
副 |
副 |
敷救 |
十九宥 |
尤 |
去声 |
副 |
福 |
方六 |
一屋 |
东 |
入声 |
副 |
壁 |
必历 |
七陌 |
庚 |
入声 |
分韵撮要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注解 |
副 |
富 |
非 |
孤 |
第十二孤古故 |
阴去 |
佐也贰也称也又后夫人祭服之首饰 |
副 |
擘 |
滂 |
额 |
第三十二彭棒硬额 |
阴入 |
诗不折不副言不折裂也又音富 |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备注 |
先秦 |
董同龢系统 |
之 |
pʰ |
juə̆k |
|
先秦 |
周法高系统 |
职 |
pʰ |
jwək |
|
先秦 |
李方桂系统 |
之 |
ph |
jək |
|
|
参考书目
- 王力:《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李珍华、周长楫编撰
-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 周法高:《周法高上古音韵表》〈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张日升、林洁明合编
- 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甲种之廿一,1967年)
- 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 Bernhard Karlgren,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Stockholm: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ulletin No. 29, 1957). 中译本:《汉文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 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增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 周祖谟校:《广韵》(泽存堂本)〈台北:艺文印书馆,2002年版〉
- 陈彭年等:《校正宋本广韵》〈台北:艺文印书馆,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