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 片 | 小片 | 方言点 | 声母 | 韵母 | 调值 | 调类 | 备注 |
北京官话 | 京师片 | 北京 | ʂ | ʅ | 51 | 去 | ||
北方官话 | 石济片 | 聊泰小片 | 济南 | ʂ | ʅ | 21 | 去 | |
中原官话 | 关中片 | 西安 | s | ɿ | 55 | 去 | ||
西南官话 | 武天片 | 武昌 | s | ɿ | 35 | 去 | ||
西南官话 | 桂柳片 | 桂林(临桂) | s | ɿ | 35 | 去声 | ||
西南官话 | 桂柳片 | 柳州(雒容) | s | i | 24 | 去声 | ||
江淮官话 | 洪巢片 | 合肥 | ʂ | ʅ | 53 | 去 | ||
参考书目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6月〉。
- 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
- 谢建猷:《广西汉语方言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 安徽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徽州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2月〉。
- 孙宜志:《安徽江淮官话语音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11月〉。
原创文章,作者:方言社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fangyan.cn/5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