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箭在弦上
作者:阅己越己悦己   千千结,拐个重生王爷回现代最新章节     
    苍峋的内心颤抖不已。
    他想过会走到这一步,可只是想想啊!
    真的动手弑父夺位,他的内心还是慌乱无比。
    “如果不动手,宁王苍岷继位,我们绝对没有活着的可能。不如趁着现在混乱搏一搏,我们终归还是掌握着防护营绝大多数兵力的。”
    夏峰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犹豫只会错失良机。
    现在各方均是混乱,或许能杀出一条血路也说不定。
    等待,只能是死局。
    “现在宁王的局面比我们更艰难。此次被羁押的人,都是宁王一党,其他余党现在也都怕受到牵连不敢出头,现在对于我们应是天赐良机,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白奇眼里也是泛着红血丝,紧张的同时,内心更加激荡。
    如果顺利推慎王上位,自己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国舅爷,假以时日,看京都城谁还敢和他叫板。
    尚清始终低头不语。
    他有些惶恐。
    几日前这么好的局面,都被后面的执棋人绞杀的七零八落,把他们逼到了死胡同。
    他很恐惧,京都有一股他们看不到的势力。
    “我们没有和此次百里府事件有直接的关联。
    一旦我登上帝位,我们大力示好于他,有千脉宫的支持,应该很快会坐稳皇位的。
    宁王此次得罪的不仅是我们几个竞争的兄弟,而是莫大的江湖势力。
    他此时应该是自顾不暇,现在正是把他连根拔起的好时机。”
    苍峋极力说服自己,越说越觉得此刻行事,势在必行。
    宁王府。
    同样的战火弥漫。
    没有被此次事件波及的一党人,聚在一起,紧张的商讨着对策。
    户部尚书姜凡林,兵部尚书贾义海,礼部侍郎卢望云,大祭酒景云海等人,还没在白日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各个心情沉重。
    此事原以为是慎王挑起,他们也想好了应对之策,推出宋柳抵罪,或者最多牺牲掉整个宋府,对宁王现在的局势影响降到最小。
    可是,谁也没料到,慎王只是个引子,背后竟然是千脉宫的手笔。
    现在,终于可以确定了,千脉宫背后的主子,竟然是百里府的遗患,一出手就把他们的布局,打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不能让云丞相,李尚书,信老尚书他们死在牢狱里,如果真的被砍了头了,谁还敢跟着咱们一起干啊!”
    姜凡林有些胆颤,说出来大家都在担心的顾虑。
    “这一次我们损失惨重,虽然只是宋仁安纸页上记录的人,但如果再展开追究,我们哪一府都跑不了,一旦被慎王钻了空子,我们这些年的图谋,就毁之一旦了。”
    众人神色凝重,纷纷点头。
    苍岷一改平日的风淡云轻,一袭黑色锦衣,面色庄重。
    “我预判慎王比我们还要着急,敌动我动,我们才能站在正义的一边。如若让我直接造反,我还真是做不出来。”
    他出声终结了大家的议论。
    “现在的情况,应该尽快让陛下苏醒过来,最好能够拿到即位诏书,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
    陛下此次病重,一时半晌痊愈是不可能了,但醒过来,处理这件事的机会,还是有的。”
    景云海是几人中心态最平淡的。
    他今日被儿子拉来坐镇,不得不替宁王出谋划策。
    他没有参加今日的堂审,但从国子监回到府里,听到儿子景湛绘声绘色的描述,一波三折的激荡人心场景,也着实吓了一跳。
    但听了当年宋仁安等人做的事,他也是非常的气愤。
    他立志教书育人,朝堂之事极少参与,一生之中也就几个得意学生,云玄知和百里鹤算得上两个他最为欣赏的人。
    当年,他俩一文一武,在国子监风头很盛,风评很好,都立志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他非常看好他们,悉心栽培,只可惜百里鹤出仕不久,就卷入了通敌叛国之罪。
    虽说疑点重重,但空穴不来风,他深表遗憾。
    没有想到,整个事件竟然完全是颠倒黑白。
    他从知道事情真相起,就有些接受不了。
    再听景湛说起百里千攸,小医仙救过他女儿母子的性命。
    这么久以来,他和老妻一直想再次感谢,但因着小儿子和宁王之间的关系,他知道约小医仙的动机不纯,她的每次拒绝,他心里也是默默的庆幸。
    没想到,她不仅是小医仙,还是传闻的千脉宫少主,那个被誉为奇才的神秘人物,竟然是刚刚及笄的小姑娘。
    这让他很是惊叹。
    人才不问出处,并非只有在国子监出去的青年才俊,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经历过日月和风霜洗礼的人,更能持久的发光发热。
    他莫名感到此事背后,这只大手的力量强大。
    他感受到未知的恐惧,他想劝儿子远离是非,但架不住儿子苦苦哀求,把他拖到了宁王府。
    他一直以来也是最看好苍岷,比原太子苍峋更适合做一国君主。
    他有些智慧,很自律,城府较深,方方面面比慎王强上不少,所以他也不曾阻拦儿子和他走得比较近。
    今日,得知宁王的外祖父宋仁安一党人,竞对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做出这样惨无人道之事,他有些动摇了。
    这个事情太大,大到不会让人在一朝一夕间淡忘,更不会被朝代更迭掩盖。
    他不确定宁王是否能如愿登上大宝,即便可以,这个污点对他治理朝政,也是有着致命的隐患。
    “大祭酒说得对,我们要争取名正言顺的可能,今日事,慎王已经出局,但不知晟王现在是何意,他有没有争储之意?”
    卢望云缕着胡须思索着。
    大家一直只是把慎王当做假想敌,可是有资格争储的不仅有苍峋,还有那个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自己创下不世之功的二皇子苍屿。
    “他一直不关心政局,在朝堂上从不发言表态,包括这个事件,他未出一声,看不出他有何想法。”
    姜凡林认真思考着,回顾两日来像背景板一样的男人。
    “我虽掌管兵力部署,但要在四个边境和各州郡,调动兵力需要时间。
    现在京都城最大的军权就是京畿防护营,晟王是总都尉,统领着十万防护营大军,虽然他巧妙的瓦解了西伯侯府在军营中的势力,但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西伯侯肯定还有余孽在军营中,这些应该是慎王最大的倚仗。”
    兵部尚书贾义海沉声分析着。
    “如果西伯侯鼓动京畿防护营造反,我们有何胜算?”
    “不好说,看他策反多少人。
    原他们能掌握三营近六万人,这也是陛下迟迟不敢动西伯侯府和废太子的原因。
    现在他们的势力已被打散,但余温尚在,保守估计,兵力不少于一两万。”
    “我们的兵力能有多少?”
    苍岷很是可惜小西山的那股势力,如果还在,他的胜算还会再多一分。
    “中营都尉胡泉是陛下的心腹,他手下两万人,可以为我们所用。原我们掌握的一营,看似已被打散,其核心人员依旧归属我们,不少于一万人。”
    “这样看来,我们的战力要强过苍峋,只要晟王苍屿摆正中立位置,我们的胜算应该更大。”
    苍岷询问道。
    “可以这么说。”
    “晟王不会帮苍峋,这是肯定的。但他也不会帮我们,看今日事态,他对这些争斗不感兴趣。他一向秉持独来独往,近期没有什么表现和动作。”
    景湛对晟王的冷漠,之前有些顾虑,但刻意关注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很是不愿意与人打交道,应是从小到大很少在都城生活的缘故,社会面很是淡薄,在这一点上,他已不具备问鼎的条件。
    “我们一旦掌握天下,可以对晟王示好,用好了他,不是威胁,而是助力。”
    贾义海也表示赞同景湛的分析,其他人也都默默点头。
    “皇宫那边有母妃盯着,一旦父皇醒过来,就想办法说服他尽快立储。
    想必经历这场纷争,在这个问题上,父皇会同意的,我们先静待其变,做好准备。”
    “还有牢里的那些人,明日,你们就约着人上书,陈述认罪的同时,先留他们一命。哪怕是被放逐,也还有后面的机会,争取刀下留人。”
    苍岷做出最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