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保举,分兵
作者:珠峰之上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最新章节     
    听着蒯越的话,刘表不时的点头,最后也是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拍板决定了:
    “嗯,异度说的对,那既然这样,就调荆南四郡之兵都去往南郡,一定要守住。
    只要守住南郡,那南面无忧,我军就可以专心应对北面的两路敌军……”
    蒯越提醒道:
    “主公,还需调动大将坐镇……”
    刘表问道:
    “那不知调何人去比较妥当?”
    蒯越想了一下道:
    “既然主公之侄刘将军去了南郡,不如就让他为督如何?另外再调一员将领过去辅助,主公您看文仲业如何?”
    刘表心里一动,文聘吗?
    好像武艺不错,就是官职低了点。
    “德珪,你看如何?”
    蔡瑁毫不犹豫说道:
    “我看可以……”
    蔡瑁没有反对,因为这个文聘并不是自己派系的,平日也不怎么听招呼,而且有时候还更值得让蔡家子弟下不来台。
    调到其他地方也是眼不见心不烦。
    “嗯,那就这样了,调刘磐去南郡负责对付益州之兵,让文聘过去辅佐。
    行了,南路就这样安排了,现在说说北路。
    异度,你再给大家分析分析……”
    “喏……
    主公,诸位,董卓军虽然是兵分三路,但是其实主攻方向依然是在北面。
    董卓军虽然有水军,而且数量据说还不少,但是除了益州那边原有的那么一点水军之外,在长安那边组建的水军,有没有战斗力谁都不知道。
    据说组建水军的将领以前是水贼,能力如何也没人知道。
    所以南路军的主要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牵制我军的部分兵力。
    不管怎么样,他依然是有着十万之众,至少也能牵制我军数万的兵力。
    这一点,无疑是成功的。
    而北路,董卓军目标有二,上庸,宛城。
    只要拿下这两地,那我荆州的北大门就会彻底敞开,到时候凭借着董卓军庞大的骑兵优势,可以把整个荆北和郡县都扰得不得安宁。
    甚至就是连运输粮草物资和出兵救援都要收到相当大的威胁。
    所以我军必须要紧守这两地,万万不可让董卓军攻进来,否则就危险了……”
    “嗯,异度的意思是,我军要把主力都放到这两个地方去吗?”
    “是的,我军目前防守重点有四。
    南郡,江夏,上庸,宛城。
    只要这四地不失,我荆州就会无恙……安然度过这次危机……”
    “嗯,言之有理……”
    刘表和众人都是暗自点头。
    “那以异度之见,这两地要如何防守?”
    “我的意见就是除了在襄阳留下少部分兵力之外,把所有的剩余兵力都派到这两个地方去,最好是新兵也去,留在二地周围开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虽然训练没有完成,但毕竟都是青壮,帮助守城之类的事情还是没有问题的……”
    “嗯,不错……
    异度这个建议不错,德珪,你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有,异度的意见很恰当……”
    “嗯,那就这么定了,兵分两路,防守宛城和上庸。
    德珪,你需要亲领一军,如何?”
    “没问题……
    我亲自率军前往宛城……”
    蔡瑁很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且主动声明要去宛城。
    一个原因是蔡瑁对那边比较熟悉,毕竟当初和还在南阳的袁术,也是交手了好几次。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则是,董卓在汉中那边。
    按照常理来说,董卓这一路大军,虽然也只有十万之数,但是必定是最强的。
    主要的大将和军师应该都在董卓身旁。
    所以蔡瑁肯定不愿意去面对董卓的。
    刘表也不知道明不明白蔡瑁的意思,反正是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而是问道:
    “既然这样,那你们看看,上庸那边派何人去比较好?”
    “主公,末将愿往……”
    见到有人主动请缨,刘表和其他人都是望去,发现是大将王威。
    王威是刘表心腹爱将,武艺不错,统兵能力也不错。
    刘表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将军勇气可嘉,但上庸直面董卓,恐你一人难以抵挡,还需多派几人方可……”
    “主公,末将想要保举三人随末将同去……”
    “哦?何人?”
    “一为义阳人,姓魏名延,字文长。
    一为南阳李严,李正方。
    最后一个也是义阳人,叫傅肜。
    此三人弓马娴熟,武艺不错,末将保举此三人……”
    “嗯,既然这样,那老夫准了,调此三人到你手下为辅,不过,董卓那边不光有猛将,还有智谋之士,异度,不如你也去上庸坐镇如何?”
    蒯越也是没有犹豫,装作没有看到其兄对着他让他拒绝的眼色。直接答应道:
    “属下领命……”
    “好,既然如此,那我荆州北部也就安全了,希望你们能够紧守城池。
    南蛮那边乱死,袁绍那边可能也会有动作,到时候董卓军自会退去……
    只要打赢这一仗,所有有功将士,老夫通通重赏……”
    “喏……多谢主公……”
    随后刘表与众人又商议了一些征兵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事情,会后,荆州的军政体系都是行动了起来,积极备战……
    而蒯府中,蒯良正在埋怨弟弟蒯越:
    “异度,你刚才没看到为兄的眼色吗?
    为什么还要答应去上庸?
    你要知道,董卓身边可是有好几个能人的。
    为兄知道你智计超群,但是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啊,这要是打了败仗,你可就麻烦了,很多人都会攻击你的,而我也会受到牵连……
    你此举殊为不智啊……”
    看着面色紧张的蒯良,蒯越却是怡然自得的喝着茶。
    嗯,别说,董卓搞出来的这种只需要沸水冲泡的茶还挺好喝,回味无穷啊。
    “兄长,稍安勿躁。
    难道今天的情况你还没有看清楚吗?
    现在董卓大军压境,我荆州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蔡德珪居然还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吗?”
    呃,插一句,董卓在雍州制作了算盘给那些专门计数和算账的人使用,现在也是遍传天下了,也不用传说中的关羽来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