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问答
作者:诗漫言   退婚医妃被迫冲囍后反成心尖宠最新章节     
    谢知禅此时总算明白她为何会来此一遭了,但听曹太后的口气,也不知道她到底知道多少,于是打算曹太后问一句她便答一句,说道:“回太后娘娘,杨公子的确是今年落考的举子,在臣女看来,也的确文采斐然。”
    曹太后眯眼看着谢知禅继续问道:“世子妃可是觉得他不该落榜?”
    谢知禅道:“京中人都知道臣女自小在庄子上长大,学识浅陋,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又怎能判断谁该中榜,谁该落榜呢?”
    曹太后不置可否,静默了片刻,喝了一口茶,才继续慢慢问道:“既然如此,你又如何知道此人文采斐然呢?”
    谢知禅道:“臣女虽然学识浅陋,但臣女字还是识得的,臣女知他文采斐然,乃是因为臣女近日请其帮臣女的铺子写了一些宣传册子,其中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因此,在臣女看来,他便是个文采斐然的人,但在他人心中,杨公子是否文采斐然,臣女却是不知的。正所谓千人千面罢了。”
    曹太后听谢知禅句句在理,但句句都绵里藏针,将她的话给反驳了回来,心中不禁更加不喜。
    又继续问道:“可我听说此人在学子中散播谣言,说是太子在今年的科举中动了手脚,才导致他们诸多学子落榜?”
    谢知禅心中狐疑,杨卓言既然答应了不会把事情告诉其他学子,定然就不会散播这样的谣言,且落榜学子们若是知晓了此事,京都怎么还会如此风平浪静。
    看来曹太后此举只是为了吓唬她,试探她,好让她心虚之下说出实情来。
    便平心静气的答道:“回太后娘娘,据臣女所知,杨公子之所以还留在京都,是为了等三年后的恩科,会给臣女办事,也是因为臣女报酬尚可,有助于他潜心复习。我想,他这样忙,一边要谋生计,一边要读书复习,怕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曹太后哼了一声道:“世子妃可知是有人跟皇上告密,才导致太子被禁足,你可知道是谁人告密的?”
    谢知禅心道,告密的人不是德贵妃么,太后好歹是前朝宫斗的胜利者,不会不知道此事,显然她是在明知故问,给她下套。
    她既说自己对科举一事完全不知,回答上就只能坚持一概不知,于是便道:”臣女不知,臣女想,人以利驱,谁从此事中获利,谁便是那告密的人吧。“
    曹太后气急。
    这燕王世子妃就是个油盐不进的,只怕在太子禁足这事上再问下去,也抓不住她的错处,但又很想找个由头治她一顿。
    想起秦白薇刚说千缘阁的祛疤膏效果很好,她想买配方给安乐郡主也被世子妃拒绝了,便问道:“哀家听说你铺子里有一种祛疤膏,对消除疤痕十分有效?”
    谢知禅听了便知其中一定有秦白薇的手脚,否则一个深宫太后怎么会关注东市一间胭脂铺子里的产品。
    她看了秦白薇一眼,只见她面上仍是波澜不惊,从刚刚到现在,她果然就如一座雕塑般,只静默地立在那里。
    谢知禅心道,秦白薇倒是心智沉稳,这演技真是满分。
    她状似听不懂太后话里的机锋,傻笑道:“臣女的确有,若是太后娘娘需要,臣女愿意给太后娘娘八折优惠。”
    曹太后听了冷笑道:“怎么?哀家若要,还要用钱去你铺子里买不成?”
    谢知禅眨眨眼,假作懵懂无知状问道:“不用钱买用什么买呢?若是太后娘娘要用玉器珍宝等交换,也不是不行,只得能入市流通换成银子的宝贝才行,臣女可不想因倒卖皇室宝物而被治罪。”
    曹太后忍不住一掌重重地拍打在宝座的雕花扶手上,怒声道:“世子妃,你这可是在跟哀家装傻?哀家就明着告诉你吧,安乐郡主脸上的疤痕难消,哀家想要你的祛疤膏方子,你给是不给?”
    谢知禅慌道:“太后,这话您快收回去,臣女可以当没听过。古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太后娘娘也是一国之母,臣女是您的子民,您该庇护臣女才是,怎么却打起了那些占山为王者的主意来。
    臣女会当太后娘娘只是一时口误罢了,当然也不会将此话传出去。”
    曹太后听谢知禅居然将她比作土匪头子,一时气怒交加,只觉自己头痛难忍,只按着自己的额头“哎哟哎哟”地叫唤起来。
    偏谢知禅好似不知道这是因她之故,关心地问道:“太后娘娘可是有什么头疾?有头疾之人最忌多思多虑,太后娘娘该静心修养才是。若实在忧心,臣女手上有一方子,或可减缓太后娘娘的头疾,这方子臣女不收钱,可以白送给娘娘。正所谓医者仁心嘛。”
    太后听了反而更加生气,怎么?想要她的祛疤膏方子就是在抢,不要她的药方她却偏要白送,这不是明着在嘲讽她么?
    真是岂有此理!
    曹太后只觉太阳穴突突地跳!
    曹皇后一直坐在旁边听着,此刻见她姑姑都被世子妃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觉此小丫头伶牙俐齿,好生厉害,又想着皇儿定是因她才被罚禁足,只想好好惩治其一番。
    她一出生就是曹家嫡女,入宫便是中宫皇后,习惯了直来直去,做不来曹太后那虚与委蛇的一套,当即便呵斥谢知禅道:“大胆世子妃!你敢不敬太后娘娘,言语刺激,惹得太后娘娘犯了头疾?来人!让世子妃去宫殿外的石子路上跪着,什么时候太后头痛病好了,什么时候再让她起来!”
    便有两个宫人打扮的嬷嬷进入殿内,走到谢知禅身边,似乎谢知禅若不自己走,便要押着她出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