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掉坑里了
作者:没有天线的天线宝宝   改造废物老公,从20岁开始养老最新章节     
    面粉涨价,阿良手上的量也不多了,再加上天气炎热,徐东升决定不再卖馒头,而是加大了糖水的量。
    这糖水的成本不高,但是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一大碗1毛钱,当甜品吃,能吃饱,还比汽水便宜多了,每天都能卖出去满满两大桶。
    井水水位降低,菜地里的菜也蔫儿了,两个婶子每天都尽量挑新鲜脆嫩的菜过来,卖出去,给家里挣了不少钱。邻居见状,主动上门问还收不收菜。
    林慧一律说收,但他们得互相商量着来,不能都挤一天送,每天收固定的量。一部分拿去做凉拌菜,剩下那一半就用罐子腌起来。天热,喝粥的人家多,小菜也卖得很不错。
    “......我也没办法啊,房东要涨租,我这都是小成本的买卖,每天挣三瓜两枣的,哪里能交得起那么多房租啊!唉,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这么艰难......”
    “你这房东也太可恶了!怎么能这么做?”
    “那你要搬去哪里?我们还能吃得着吗?”
    “以后就骑车在路边卖了。”
    “那也太辛苦了......”
    徐东升花了半个月时间成功让所有客人都知道自己因为无良房东而即将要被迫关店了。
    想等他走了就直接摘果子?想得美!
    之前帮忙租房子的那个大娘知道这事,还特地过来跟他道歉。虽然是老街坊,但她也不知道这家人能这么干,这不是坏她名声嘛!
    徐东升反倒安慰起她来,还说没准搬走以后的生意更好呢。
    这让她回去后又是好一阵感慨小徐老板的“厚道老实可怜”……
    老三家的食铺可是学校里的名店,学生们放学了都往这条街涌,徐东升就是再加一桶糖水都能卖得一滴不剩。
    那些凉拌菜和小菜也都被接学生的家长一碗一碗地买走,凉拌的手撕鸡肉也比容易发臭的生猪肉好卖。
    当下有电冰箱的人还是少数,买了熟肉回家能直接吃,方便还好吃。
    直到7月10号,徐东升把老太儿子喊过来,说只要他把剩下的房租退了,再赔偿3个月房租自己就马上搬走。
    老太儿子早被火爆的生意场面激得眼红,当下直接就应了。
    老太皱眉,还要劝劝儿子,让他不要那么心急,结果反被他给说服了。
    “妈,铺子里的生意这么好,我们就得趁热打铁!等他们走了,阿梅的娘家兄弟马上过来开店,这钱两天就赚回来了!不要心疼!”
    他以前是看不上做买卖的个体户,一点都不体面。但他爱钱啊!
    再加上被老婆鼓动,让老婆娘家人过来做生意,挣了钱就平分,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老太没法劝儿子,也就只能老实给钱了。
    徐东升把自己的家伙都搬上三轮车,摘下店铺牌子,然后冷笑一声,拿了把锤子,当着他们的面,把灶台给砸了,桌椅也都拆了。
    这些都是他花钱买的,搬也搬不走,不如直接毁了,才不会便宜这龟孙子。
    巨大的“砰砰砰”声音砸在老太母子心上,他们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生怕那把锤子一不小心砸他们身上。
    砸完东西,徐东升还用赔偿的钱买了桶灰色油漆,把刷白的墙又给刷回去了。整个屋子又变得灰暗,即便开大的窗子透光,看起来也没那么整洁干净了。
    老太儿子脸色难看,他可不管。
    让我搬走也行啊,给你把房子恢复成原样,就算是我做好事了。
    老太儿子不敢耽误,怕错过好时机,抓紧时间找人过来重新刷漆收拾屋子。
    等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也不管满屋子的臭味,直接摆上吃食。
    几人跃跃欲试,正打算大干一场,结果开门爆冷。
    学校放暑假了!
    因为高温,此次暑假,学校里补习的、上兴趣班的学生数量大幅下降。
    简而言之,老太儿子的算盘打空了,撒进去的钱打了水漂。
    满心要挣大钱的几人见状纷纷傻眼。
    徐东升跟狗子则去了另外几条街的岔路口,人流量一点也不低。那块牌子就挂在车头上,很是显眼。
    “老三老三,我们来了!”
    “啧!都说你们得叫我三哥了!”徐东升瞪着小他十二岁的两个“好朋友”,再三强调。
    可惜这两个像是听不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
    “老三,我们跟其他同学都说了,以后往这边来,比去学校还近!”
    “干得不错!”徐东升奖励他们,一人一碗凉虾,倒进他们从家偷来的搪瓷杯里。
    他们一手捏着搪瓷杯把手,一手托底,小心翼翼喝上一口糖水,眼睛乐得眯起来。
    “我们回家慢慢吃,羡慕死其他人!”
    话是这么说,盖上盖,小眼睛还盯着车上那些凉拌菜。
    徐东升好笑,让狗子给他们拿个碗,夹点菜,“明天你们记得把碗洗好了给我还回来啊。”
    “哥哥,我要黄瓜多一点,还要花生。”
    “我喜欢吃木耳——”
    徐东升双手叉腰,叫他老三,然后叫狗子哥哥?真是没大没小。
    不过看在这两个好朋友四处给他们拉小客人过来的贡献上,徐东升就不跟他们追究了。
    按林慧的话说,徐老板就是雇佣童工。
    还别说,两个童工非常卖力,效果很不错。换了地方摆摊,生意照旧,每天都能早早把带出来的食物都卖光。
    他带着一个大草帽,汗水划过下巴,路过前铺子时候,看着他们店里没一个客人,一男一女脸色发黑,他哈哈大笑,跟狗子当面嘲笑,“他们真以为生意这么好做呢?蠢货!”
    狗子也是,乐得见牙不见眼,“慢慢亏,总会有亏死的时候。”
    那两人在后面说什么他没听清,当然也不在意,一路哼着歌,高高兴兴回家。
    一推门,大喊,“孩儿们,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