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平妻
作者:唐灵儿   花心太子娇蛮妃最新章节     
    南征皇给齐王嫡子赐名‘舟鸿’之后,群臣回家都要暗自揣测一番,这嫡长孙、嫡长子到底哪个在南征皇的心中分量更重。这朝堂风向是不是要变一变了。
    其实揣测的多半是官微势薄的臣子,位高权重的大多已经确定阵营,并且利益联系紧密,不会轻易改换阵营。
    只是太子与齐王,无论哪方阵营得势,站错队的官微臣子往往是最先被处置,用来立威的。毕竟位高权重的大家族,家底在哪儿,要想动他们要花时间,仔细计划才行,不然很容易被反噬的。
    于是群臣遍翻古籍思索:‘舟’字单指船,寓意坚定、专一、决心;若取自于“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诗意连绵、气势磅礴,可以表现男子的帅气与俊朗模样,韵味十足。
    ‘鸿’单指大雁、书信、旺盛,兴盛、学识渊博,用作人名意指学富五车、兴盛、文采斐然之意。‘鸿’大多组词鸿远、鸿达,也是希望男子能够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更有少年非凡气质,寓意良好,读来好听。
    ‘舟鸿’二字连在一起取名时,寓指阳光、阳刚、安康、财富、成功、大气之意; 又可解释为自立自强、勇往直前、意志坚定、八斗之才、鸿鹄之志、锦绣前程之意。
    翻来覆去将‘舟鸿’二字的寓意想了个遍,最后得出结论南征皇对嫡皇长孙是给予厚望的,这名字的寓意好的不能再好了。
    名好是一回事,但是都知道这南征王朝皇室姓“南”,加上姓便觉得始终差点意思。‘南’读音同困难的‘难’,再好的寓意都能变味。只有太子殿下的‘忘虞’,加姓氏表达南征皇对已故虞皇后的深情。齐王与齐王嫡子的名字,加姓氏,意思便全然相反了。这取名还得多费些心思才行。
    京都因为嫡皇长孙的出生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嫡皇长孙的生母,齐王妃顾莺儿却全然不知。因为她生产完就昏睡了过去,齐王府的重心都放在了刚出生的嫡皇长孙身上,没人关心顾莺儿的生死,若是能活她就是尊贵的齐王妃,嫡皇长孙的生母,若是不能活,这世上也不缺能成为齐王妃的女人。
    还好顾莺儿贴身照顾的王嬷嬷是忠心的,一直守在一旁为她用人参吊着命,时不时的喂点补气血的汤药。
    顾莺儿是初二早上卯时左右,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才转醒的,睁着眼在床上呆愣了许久,像是在等待回魂一样,将自己昏迷前的事过了一遍,才微微垂眼看向趴在床沿睡着的王嬷嬷。有气无力的叫了一声:“王嬷嬷。”
    声音虽小,但王嬷嬷听来,像是耳边突然有鞭炮炸响一样,立马惊醒过来,惊喜的看着顾莺儿:“王妃您终于醒了!现在感觉如何?可有不适?”
    顾莺儿没有多余的力气,只微微摇摇头。
    王嬷嬷:“王妃现在定是乏力的很,老奴去端些粥来。王妃用点,也好恢复体力。”
    顾莺儿闭上眼轻点头,表示同意。
    王嬷嬷很快便端来了温度刚好入口的粥,扶起顾莺儿,喂她吃粥。
    吃完粥顾莺儿总算是有点力气了,忙问道:“孩子怎么样了?男孩还是女孩?”
    王嬷嬷欣喜的道:“回禀王妃,是男孩,皇上为皇长孙赐名‘舟鸿’,王爷为皇长孙安排了三位奶娘,轮流贴身照顾着,就这两天便长胖了不少,老奴待会儿命抱过来给您看看?”
    顾莺儿:“不必,外头风雪大,那孩子又是早产,身子骨弱,别吹了凉风着凉了。先养着吧,等养好些本宫去看他。”
    王嬷嬷:“也好,王妃您的身子也该好好将养着。”
    王嬷嬷是顾莺儿的奶娘,从小看着她长大,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王嬷嬷陪在顾莺儿身边的时间,甚至比她的生母刘氏还长。她已经习惯了王嬷嬷的关爱,很多时候只听着不回应。
    顾莺儿现在体力确实跟不上,问里两句话,歇息了一会儿,才又问道:“本宫昏睡了多久?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提起昏睡时间,这两日王嬷嬷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顾莺儿再也醒不过来,心有余悸的答道:“现在是大年初二,早晨卯时,王妃您昏睡了一天两夜。老奴都快担心死了,还好现在您醒了,您这次经历这么大的劫难,还能醒过来,可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现在又有了嫡皇长孙,真可谓是苦尽甘来,以后都是您的好日子。”
    在同意催产的时候顾莺儿就知道,这是在赌,赌输了自己和孩子都没命了,赌赢了自己将是荣华一生。
    其实太子府子嗣一直没有动静,不管是否催产,这孩子都是嫡皇长孙,但是正常出生这孩子就属蛇,现在这孩子属龙。龙跟蛇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总要搏一搏的。
    现在她醒过来,孩子也好好的,不用王嬷嬷说,她也知道今后自己都是好日子。所以并未子在意后面的话,只注意到今日初二。
    “今日初二,按礼本宫是不是该回相府?”
    王嬷嬷为顾莺儿掖了掖被角,道:“王妃您如今在月子里,哪里能回娘家,您如今只管好好将养身体,其余的不用操心。您现在不仅不用回相府,一会儿丞相大人和夫人还要来看您,说不定刘姨娘也会过来。”
    顾莺儿淡淡的‘嗯’了一声,感觉此时气力又有些不足了,便想躺下。王嬷嬷很有眼力见的上前扶着她躺下。
    顾莺儿又休息了两个时辰,感觉身边有悉悉索索的声音,睁开眼便见刘姨娘在床边眼含热泪的看着自己。难掩开心的道:“娘亲,您来看我了?”
    刘姨娘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看了看屏风外的外间道:“嗯,你父亲和母亲也来了。”
    刘姨娘话音刚落,外间的顾夫人就绕过屏风进来了,像是没听见顾莺儿叫刘氏娘亲一样,亲切的询问道:“莺儿,你醒了,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顾丞相不好进刚生产完女儿的内室,便在外室等着。
    原本顾莺儿是该叫刘氏姨娘的,以往顾夫人听见她叫娘亲会说教两句。现在顾莺儿身份尊贵,一个称呼而已也不用计较,重要的事维系好关系。
    顾莺儿忙起撑起身乖巧的点头:“嗯,恢复的很好,多谢母亲挂怀。”
    顾夫人进来,刘氏就把床边的位置让了出来,站在了顾夫人身侧。顾夫人看顾莺儿乖巧,上前笑盈盈的道:“你这孩子是个有福的,为娘和你父亲刚刚去看了舟鸿,那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也是个有福相的。要说你娘亲才是最有福气的,生了王妃你这么能干的女儿,如今又有身份贵重的外孙,这满都城的贵妇都嫉妒你娘亲呢。”
    顾莺儿应和道:“舟鸿也是母亲您的外孙,我能有今天也全靠母亲教导的好。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分你我的。”
    顾夫人很满意顾莺儿的回答,这说明她并没有因为身份地位陡升而目中无人。
    于是笑的更真诚的道:“说来还有另一件好事呢,你父亲念在你娘亲在身边伺候多年,如今子女都有出息,打算将她抬为平妻,以后你也是相府嫡女,你弟弟就是相府嫡子了。”
    顾莺儿表现得很激动:“真的吗?太好了,多谢父亲,多谢母亲。”说着竟然想下地磕头谢恩。
    顾夫人连忙将她按在床上,让她不必多礼。随后又寒暄了几句,顾丞相就带着顾夫人和刘夫人回丞相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