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躁动的青春
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最新章节     
    初三一班的班主任汪天亮是隔壁沙步大队的,民办教师出身,听说也是乡中学的毕业生。
    据说当年在乡中学高中部毕业以后,因为“政治方面表现良好”,被学校留校任教了,主要教初中部的政治和历史。
    说实话,他的讲课真的很一般,只会照本宣科,很多知识点问他都需要“研究”半天,这或许也是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学校的特点吧。
    哪怕再差劲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追求,何况还是“政治明确”的汪老师,他现在铆足了劲的要往上爬。
    教育局的领导说了,要是今年的中考有所突破,就会考虑解决他的编制问题。
    他就有可能成为公办老师,所以这段时间他是特别的卖力,整天的在教室外面转悠,监督初三一班的学习。
    这次谭震到初三一班,其实也是他的手笔。
    谭震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他就连夜找了校长,将谭震收入囊中。
    等另外两个初三班的班主任反应过来,他已经是将谭震的学籍资料都已经办妥了,这也使得另外两个初三班的班主任老师后悔不已。
    要知道学校也是讲绩效的,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你嘴上说再多,都是假的,只有提高升学率才是真的。
    “同学们!这个学期是最关键的一个学期,你们将要迎来中考,它将决定你们的未来走向,考高中,考中专,务农…”
    “你们自己好好想想,时间是宝贵的,希望你们好好上课,将来学有所成…”
    汪天亮一脸的威严,虎视眈眈的看着下面的学生。
    谭震还是被安排在最前排的位置,依然还在讲台下面。
    班主任汪天亮走了以后,谭震这才有机会观察身边的同桌。
    谭震的同桌是一个身材纤细,苗条性感的小女生,穿着一套南方流行的青色牛仔套装。
    披肩长发,标准的瓜子脸,配上祸国殃民的绝世美颜,绝对是许多男生心目中的“白月光”。
    在后世的人看来,穿紧身的牛仔裤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哪怕是大爷大妈,穿它的都不在少数。
    可是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这绝对是非常“前卫”的事情,何况还是在乡中学。
    不得不说,这位女同桌实在太有料了,胸前的“丰满”包裹在短小的牛仔上衣里面,仿佛呼之欲出,看的谭震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小弟弟,你很不老实呦…”,随着一声娇笑,一只纤细白皙的小手揪住了谭震的耳朵。
    “姐…姐,你放手,疼…”,谭震感觉耳朵被扯的有些难受,忍不住龇牙咧嘴的叫了起来。
    “小弟弟,我叫汪兰,班里人都叫我兰姐,在这里只要乖乖听姐姐的话,姐就罩着你!”女同桌拍了拍他的肩膀,得意的对他说道。
    谭震很想说,小姐姐,你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吧,还罩着我,你以为你是大侠呀!
    可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谁叫自己小呢,谭震赶紧舔着脸上前拍马屁。
    “兰姐,小弟初来乍到,以后请多多关照!”
    “不错,有前途!”兰姐见到谭震如此上道,很是欣慰,她满意的点了点头。
    “小弟,听说你学习不错,以后我作业的事就全靠你啦,还有考试的时候,你懂得的…”兰姐伏在他耳边,语重长心的对他说道。
    谭震感觉有点懵,这样也行?
    就这样,谭震开始了初中三年级的学习生涯。
    尽管只有短短的半年就将迎来中考,可是它却是决定人生命运的第一道门槛。
    如果不能越过它,那么今后的人生规划也将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上大学了。
    虽然自己的成绩很好,还是年级的第一名,在乡中学基本可以称王称霸了。
    可是谭震知道,中考是面向全县的考试,他将要面对的是全县的初三毕业生。
    谭震所在的宜城县虽然不大,可是也有十几个乡镇,一百多万人口。
    除了每个乡镇的中学,还有县属的几所中学,就算每个中学一百个初三毕业生,加起来也是不少。
    他清楚自己的使命,每天都在不断的学习,偶尔还要看看高中的课本。
    因为他要预防出题的老师搞个突然袭击,这种超纲的事情在历届的中考或者高考中都出现过,不得不防。
    来到初三一班以后,谭震多了一个任务,就是每天帮自己的同桌写作业。
    作为初三班的“大姐大”,“兰姐”还是很讲义气的,每次帮她写完作业,谭震都会得到一些奖励,有饼干也有糖果,甚至还有巧克力。
    这也让谭震对兰姐的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不是什么人都能买的到巧克力的。
    通过和兰姐的聊天,他才知道,原来兰姐家以前也是村里的困难户,属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种。
    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兰姐的父母一狠心把孩子托给了家里的父母,跑去了粤省闯荡。
    没曾想到跑到粤省以后,发现这里私营经济发达,挣钱机会还挺多,便想在当地打工挣钱。
    可是工厂招的基本都是技术工或者那些年轻人,像他们这种没有技术,年纪又大的工厂根本不收。
    两夫妻无奈,只能是上街捡破烂,靠卖废品维持生计。
    都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没想到拉下脸捡破烂却成就了她们。
    两年功夫,他们就在当地靠捡破烂建起了自己的废品站,不但还清了外债,还开起了回收公司,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
    兰姐的父母发达以后,家里的生活也变得好了起来。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不能在家陪伴几个孩子,便尽量在经济上弥补他们。
    外头流行的衣服,鞋子,化妆品,只要外面有的,想要的,他们都会想办法给孩子寄回来。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有了兰姐不差钱的豪横。
    那个年代的农村学生经济上普遍都比较拮据,往往囊中羞涩。
    兰姐家境变好以后,零用钱也多了起来,成了乡中学有名的大款。
    再加上她一向大方,经常请吃请喝的,身边自然而然的就聚集了不少“狐朋狗友”。
    这样的朋友多了,兰姐放逐的心便一发不可收拾。
    好好的一个女孩子,打扮的像一个假小子一样,整天在学校呼朋唤友,不是聚众斗殴就是在打架的路上。
    她也成了乡中学名副其实的“大姐大”,可以说在乡中学是无人敢惹。
    其实“兰姐”本性并不坏,虽然有时候说话有些冲。
    那都是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过度溺爱,缺失家庭的温暖,才会造就了“兰姐”跋扈嚣张的性格。
    在后世,有一个话题叫“留守儿童”。
    说的就是九十年代以后,大量的农村劳力涌向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创业,家里留下的妇女、儿童、老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现象。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爱的缺失,这里面有不但有母爱、父爱、丈夫的爱,还有家庭的温暖。
    正是这些缺失的东西,让他们的家庭收获了金钱的同时,却失去了家庭该有的那份温情。
    当他们多年以后收获了自己需要的金钱地位,满心欢喜的回到家中。
    却发现失去了亲人的爱,面对毫无生气的家庭,他们这才后悔,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