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人性
作者:枫良   抗战:从金陵保卫战开始最新章节     
    只要让那些百姓和战俘,认为那个指挥官是个疯子,会带他们送死,那对方的防线就会不攻自破。
    “但要让那些战俘相信,恐怕不简单吧?!对方可是救了不少战俘的。”松井石根皱眉。
    那些知道他们进行屠杀的战俘,肯定会将事情告诉其他人,这样一来,难度就变大了些。
    “那又如何,只要说,杀得那些战俘,都是因为反抗才被杀,在说他们是想拉着其他人垫背一起死,所以才会撒谎,这样,又能有多少人相信?!
    到时候,我们在让一批不知情的战俘和百姓出来帮忙劝降,
    并且给那些战俘和百姓,提供好吃好喝的,就在阵地前边劝降边吃,这可信度不就更高了?!”朝香宫鸠彦王说到后面嘴角不禁上扬起来。
    论打巷战,他承认,确实不如那个指挥官,可若是论懂人性,对方绝不如他。
    “亲王殿下高见。”松井石根也露出笑容。
    杀人为下,攻心为上,朝香宫鸠彦王这一手,几乎是杀人不见血了,利用了华夏百姓的人性,来攻破敌人的防线。
    在可以活下来的情况下,没几个人想死。
    “劝降说话时,在将他们家人也带上,告诉他们,家人还在等着他们回去,不要被一个疯子给骗了,白白丢了性命!”朝香宫鸠彦王继续说着。
    华夏人注重孝道,他敢肯定,那些投降的人,大部分都是考虑到了家人,在得知长官逃命时,他们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活下去。
    回家尽孝这几个字,对这些军人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力!也是最容易将他们心理防线攻破的。
    他不说全部人会再次放下武器,但也绝对会有八九成的人会这么做。
    “松井君,你写一份劝降书,然后让后方的人,将劝降书打印出来,在派两架飞机,飞到西北城区上空,将这些劝降书撒下去!”朝香宫鸠彦王吩咐起来。
    单单是靠喇叭喊,是无法让那么多人知道的,所以,撒劝降书,是一个关键。
    “那给他们的时间期限是多久?!”松井石根询问,劝降也得给人家考虑的时间。
    “三天!只有三天,告诉他们,三天后,我们会全面进攻,
    到时候,若还是有人不肯出来,防线攻破时,里面的人,全都得死!”朝香宫鸠彦王满脸杀气。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让这些人活着,现在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这些人现在勉强给他带来了些许麻烦。
    若是不这么做,直接进攻,会玉碎很多士兵,他也承担不起责任。
    “明白!”松井石根点头,随即让谷寿夫将纸笔拿了过来,他开始写劝降书。
    朝香宫鸠彦王也开始给井下木左和长谷元下令,让他们只围不攻,这样一来后面的劝降,可信度也就更高了。
    “谷寿夫,你去将一些战俘和百姓带到这边来,在让人给他们准备上好酒好肉,
    记住跟那些战俘说的话,要有可信度,
    就告诉他们,我们本来就打算优待他们,并不打算杀害,可是却有一群人在反抗,我们无奈之下只能将大部分的反抗者杀死,但还有一部分逃掉了。
    逃掉的那些人,解救了很多战俘,并且欺骗了他们的战友,让他们的战友跟着反抗,这样会白白牺牲,请他们救救自己的战友!让他们可以有机会回家。”朝香宫鸠彦王叮嘱起来。
    说的话要是没有可信度,可骗不过那些战俘,至于那些百姓,让他们劝降,有几个敢不劝的?!
    “亲王放心,我记住了!”谷寿夫点头,随后离开这里。
    “可惜,在人性方面,你了解的没有我多!”朝香宫鸠彦王冷笑起来。
    对方打仗确实很厉害,可是对方也太大意了,救了那么多人。
    只要那些百姓,有一半的人选择相信,那剩下的人,就会盲目的跟随!
    到时候,在坚固的防线也会从内部瓦解!
    ………
    西北城区,许多战士们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可是却发现,鬼子只是包围了他们,却没有发起进攻。
    “什么情况?!鬼子为什么不进攻?!”西边的一条防线后面,贺明皱起眉头。
    按理说,这个时候鬼子应该抓住机会,趁他们没有将防线弄好,发起进攻才是。
    可为什么对方围而不攻?!
    “奇怪,他们想干什么?!”徐清风也被鬼子的这一手,给搞的陷入沉思。
    鬼子的指挥官,不可能不明白,现在进攻是最好的时机,一但他们把防线弄好,鬼子再想占到便宜,基本就不可能了。
    “会不会是鬼子觉得,我们人太多了,加上现在天还没亮,视线受阻,担心伤亡会加大?!”贺明猜测起来。
    现在的视线确实不好,就算有照明弹,对眼睛的影响依旧很大,战斗力会下降。
    “总感觉没这么简单,让人做好防御准备,避免鬼子突然袭击!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徐清风叮嘱。
    面对这个鬼子指挥官,徐清风不敢大意。
    随后徐清风跟贺明离开这边的防线,往指挥部赶去,在此前,徐清风也让人将部队的指挥系统弄好。
    从班长再到营长,全都直接升官,继续带领底下士兵,并且带领其他没有长官的士兵,听从指挥。
    六万人的新夏军,在安排一个师长出来,一共四个师,一个师一万五千人,分别守着四个方向。
    关键是没有几个人不服的,都选择了听从命令,这让徐清风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不听指挥,几个人他倒是不担心,但若是有三成的人都选择不听从指挥,那麻烦就很大了。
    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令徐清风没想到的是,楚华他们救人时,根本没那么麻烦,击毙看守的鬼子,一开门一堆军人都选择跟他们走了。
    所以,这些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赶过来。
    说实在的,徐清风现在都有些后怕,因为东边那时候传来消息,有一个旅团的鬼子跑到那边去了。
    这就说明,鬼子的指挥官看破他的计划,并且派人想去阻拦。
    只是鬼子没想到,他们的行动还是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