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教导无方的顽童
作者:凤三   盛唐最强太子最新章节     
    李杰步入书房,着手为孩子们准备学习资料。鉴于他们大字不识,李杰首要任务是教授基本的拼音和阿拉伯数字。
    安排妥当后,他走向五个孩子。
    “义父,这些是什么呀?”
    孩子们一脸困惑地问。
    “从今天起,你们五个都要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每周都会有测试,成绩不佳的人会有惩罚哦。”
    李杰说,必须给他们一些压力,否则像雷王那样,对一切都不屑一顾,可不是好现象。
    “义父,什么是测试呀?”
    孩子们依旧满头雾水。
    “呃,就是到时候会让你们复述所学,说不出或写不出的话,就要挨板子了。”
    李杰解释道。小丫头电脸羞红,想到义父要打他们的屁股。
    接下来,李杰遭遇了有生以来最艰难的教学经历。他们连笔都不会握,更别提拼音了,光是一个“a”就让他几乎晕厥。
    “看来我得先找个老师来,嗯,上次似乎记得有个叫杨烔的,就在我的府里做事。”
    李杰回忆起上次参加诗词聚会时遇到的人,似乎是府中的詹事。
    “来人!”
    “殿下。”
    一个小宦官应声进来,高延福此刻仍沉醉在酒香中。
    “去请杨烔过来。”
    李杰吩咐道。宦官连忙去传唤杨烔。
    杨烔接到召唤有些迷惑,殿下为何突然找他,平时殿下从不过问他们的事。
    他匆匆赶到,看见殿下正与几个小孩在一起,似乎还要教些什么。
    “杨烔。”
    “杨烔参见殿下。”
    “嗯,你来得正好。现在,你手头的事先放一放,看这里,以后你就在这里工作。”
    李杰指向孩子们的房间。
    “殿下有何吩咐?”
    杨烔预感不妙,自己一个詹事,难道要沦落到教小孩的地步?
    “你负责教这些孩子握笔写字,不必求多,何时教会他们写一千个字,何时恢复你的职位。”
    李杰定下规矩,否则教学内容杂乱无章,只会误人子弟。
    “殿下,恕我愚钝,您的意思我不太明白。握笔写字我能理解,但是一千个字,是要教《论语》还是别的?”
    杨桐从未听闻有人如此教授知识,不是应当逐篇学习吗?为何如今却按字计数?
    “不必顾虑,拣些简单的字教他们,比如‘天’和‘地’,切勿重复,每人掌握千字,学成后我亲自验收。若有一人未达标,你便留在此处,全部合格,你方能归去。”
    李杰吩咐道,让古人教导古人更为妥当,他实在无暇分身,哪能长久与稚童纠缠。
    “遵命,微臣定不负所托。”
    杨桐还能说什么呢?殿下已明示任务,若教导不佳,便无法官复原职,或许教得好还能晋升一级。
    “嗯,理解就好。你们几个,从今起由杨桐授课,谁若扰乱课堂,休怪我不讲情面。”
    李杰转头对众人警告,像雷王这般顽皮,万一杨桐制不住,预先说明总是必要的。
    众人忙不迭点头,干爹言辞严厉,他们怎敢在干爹面前违逆。
    李杰安排妥当,心中稍感宽慰,终于有人能分担他的工作,否则他何时才能从繁重的任务中解脱。
    李杰离院,高延福这时走来,终于从宿醉中清醒。
    “殿下。”
    “睡得可好?”
    李杰瞥了高延福一眼,这家伙竟如此偷懒,一杯酒下肚就酣睡许久。
    “殿下,小高我实在是不胜酒力,未能抵挡,再说,殿下,这酒实在醇厚,我饮一杯仿佛登天一般。”
    高延福回味着太白醉的滋味,那是他生平最奇妙的体验。
    “罢了,换身衣裳,今日我们出去瞧瞧,我们的酒在外头销售如何了。”
    李杰说,虽已让韦玄贞帮忙售卖,但他仍想亲眼目睹,因为这关系到太子府的一大进项。
    两人更衣完毕,离开了太子府。
    来到韦玄贞开设的酒馆,早已人满为患。
    众人排成长龙,争购太白醉。
    韦玄贞放出风声,这是太子府中酿出的美酒,事实的确如此,但他设了个悬念,不直接说是李杰所酿,只说是出自太子府中。
    这样一来,人们便猜测,太子爷府中的酒岂会差?恐怕这批售罄就不再有了,这或许就是贡酒。
    一尝此酒,众人无不惊叹,果真不愧出自太子府,皇帝享用的酒也不过如此吧。有些尝过贡酒的人更是震惊,这,这绝对胜过贡酒,他们这辈子从未尝过如此佳酿。
    “殿下,进不去啊。”
    高延福皱眉道,前方人潮汹涌,已被堵塞。
    \"这是个机遇,无法进入意味着我们的财富即将增长。\"
    李杰分析道,长安城韦玄贞的酒馆几乎被这阵势挤满,照此下去,酒水恐怕过不了两日就会售罄。
    然而,李杰并不急于再次酿造,下一批还需等待一段时间,利用稀缺性来吸引大唐的顾客,每次开业必定门庭若市。
    \"走吧,我们去城外瞧瞧,不知胡孟他们进展如何。\"
    李杰说着,重新躺回车内。目前,他的经济来源和武器供应已稳定,只是缺乏人才,他开始规划自己的基地建设。
    \"遵命,殿下。\"
    高延福闻言,调转马车,向城外驶去。如今,太子殿下在长安城的频繁出入已成为常态,李治和武则天的命令早已被抛诸脑后。
    马车驶离长安,抵达工地,此刻工地上的工作近乎暂停,工人们都在一旁疲惫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