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被落下的江南
作者:艾良人   郑在许途最新章节     
    当我坐在父亲打电话叫来接我的面包车上,飞驰于黄河大桥之上时,才恍然想起应该给线长发个短信告知一声我已经自动离职了。
    回到家休息了两天之后,我收到了江南发来的质询消息,询问我为何不辞而别。
    原来,他一直在等待我回到生产线,但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人影。
    最后去询问领导,才得知我早已自行离开了公司。
    在此后的或多或少的聊天记录中了解到,我自离了以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了我这个工厂搭子,他也是一个人熬不住了。
    每天下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一直玩到深夜三四点钟。
    有时甚至整栋楼只剩下他一个人还未入眠,但这种孤独并没有让他停下手中的游戏,反而变得愈发疯狂。
    长时间的熬夜和过度沉迷使得他的身体逐渐吃不消,终于有一天,偏头痛毫无征兆地袭来。
    那剧烈的疼痛仿佛要将他撕裂一般,令他无法忍受。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公司请病假住进了医院。
    在医院休养了大约一个月后,偏头痛才稍稍缓解,他便办理了出院手续。
    然而,这次生病不仅让他遭受了病痛的折磨,还几乎耗尽了他打工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
    有时想想真觉得不公平,自己辛辛苦苦干一整天活儿挣来的钱,生一次病去趟诊所或药房抓点药就用光了;
    如果病情稍重需要去大医院挂号做检查、打针甚至输液治疗,那么一周的工资也就打水漂了。
    唉,郑州虽大,但对于像他这样的普通打工人来说,想要安居乐业实在太难了!
    京城居,大不宜。
    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所以回到乡村的时候就挺好,操持自家的十亩地和两分的菜园子,就解决了大部分的自给自足,农村不可以让你来挣大钱,但至少能让你吃喝不愁的。
    回想当年,老父母正值青春年华之时便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打工谋生。岁月如梭,如今他们已步入暮年,选择回到故乡安度晚年。繁华喧嚣的都市纵然美好无比,但生活中的每一步却都需要金钱支撑。
    他们辛苦打拼数十载,所赚取的财富却难以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
    父亲常言:“人啊,总得向前看,但偶尔也要向后瞧一瞧。”
    背负着沉重的城市房贷,还款期限长达三十年之久,等到还清贷款时已是垂垂老矣。
    不仅如此,医疗费用、养老金皆成问题。待子女长大成人后,婚嫁之事亦需耗费大量钱财。
    因此,对于那些未能成就一番大业之人而言,年轻时或许可以外出闯荡一番,但随着年岁渐长,最好还是回归故里。
    毕竟当衰老至无法找到合适工作且积蓄微薄之际,只能依靠硬撑来对抗小病小痛;若是不幸身患重病,则根本无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
    甚至有时不得不外出捡拾垃圾或收集瓶罐以换取些许糊口之资及支付物业费用。
    就像是都知道出国好,可是出国以后去刷盘子扫垃圾拾瓶子有什么的好,受人白眼工作卑贱收入低下,他们有的人是故乡没有了根回不去了,但凡故乡里有着自己的立足之地,死也埋到乡村田野里。
    经过一个多月漫长的卧床休养后,江南终于重新回到了健康的轨道上来。这段时间里,他尽情地享受着自由与闲暇时光,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是沉迷于游戏世界、沉浸于阅读书籍,还是品味各种美食佳酿等等,都让他感到无比愉悦。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江南也开始认真反思起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来。当他仔细回顾这一年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时,突然间恍然大悟:
    如此艰难困苦的流水线工作,自己竟然坚持了整整一年之久!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啊!
    而且,他曾经不止一次向我抱怨过,说流水线打螺丝简直就是非人所能承受的苦差事。
    特别是那些需要频繁弯腰、长距离行走,并手持沉重无比的气动风批去拧螺丝的活儿,更是让人叫苦不迭、身心俱疲。
    每次提起这些,他总是感慨万分,表示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强度真的太折磨人了。
    我也是深有感受,在我出去找其他的工作的时候,林林总总的也换了五六项工作了,这种强度的体力劳动也是没有的,真不愧是号称铁娘子董明珠带出的集团,我只是想要挣她的钱,钱不多给就罢了,还想要我的命。
    江南出院之后,只上了半天班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经过整整一个月的休养调整,他才意识到自己实在无法再忍受那份工作的高强度压力。于是乎,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并最终决定前往物流园区尝试一份拉叉车的工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流员岗位。
    事后,江南曾与我分享过他对这份新工作的感受:
    “这物流员的活儿可真是轻松惬意啊!每天只需开着叉车在广阔无垠的物流区域内转悠几圈,待得倦了,便寻一处舒适之地坐下,掏出手机消遣一番;若是困意来袭,还能小憩片刻呢。”
    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满足感,从他那朴实无华的言辞之中便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这份物流员的工作,他已经坚持做了将近五六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经验丰富。
    当被问到是否有更换工作岗位的打算时,他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我才会在不同的地方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上街、北三环、新郑、港区以及新密等各个物流园区。
    可以说,整个郑州除了位于市区市中心的那些区域以及三环外西北方向的惠济区之外,其他地方他几乎都已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