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长忧九十九
作者:2川   七零军婚这女同志太能干了得升职最新章节     
    在去五大队的一路上,向暖都没说话。
    路过三大队的时候,犹豫了下也没再去陈家老宅去看一眼了,而是顺着石子已经不多变得坑坑洼洼的路,继续往五大队开。
    三个小的缩在后面也没敢再闹腾了,毕竟妈妈(小婶)都哭了。
    敦敦问姐姐:“是不是那个老爷爷不记得妈妈了,所以妈妈才难过的哭的。”
    花花点点头:“所以以后我们都要记得妈妈,不然妈妈又要哭了。”
    糖葫芦点头:“我也要永远记得小婶。”
    “你记不记得没关系。”花花道:“你记得你妈妈就行。”
    “就不,我也要记住小婶。”
    三个孩子在后座“窃窃私语”,向暖都能听见。
    她擦了擦眼睛,虽然还有些伤感,但悲观的情绪已经随着眼泪流走了。
    从生到死,这是大自然给万物定制的规律,谁都不能逃过,道理都懂,可轮到自己身边的人经历这一关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伤心难过。
    车子开到五大队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
    村子里唯一买车的就是陶家,所以村子里的孩子看到有车子进村,有那机灵的拔腿就往陶三爷家跑,每次去送信,都能从陶奶奶那拿到糖。
    陶家给的是那种白色的奶糖,或者是饴糖,比水果糖好吃多了。
    村子里虽然富裕了,但孩子们也不可能天天吃到奶糖,一般也就家里大人过年前回来的时候,会给他们带一点奶糖。
    陶三奶正坐在院子里择菜,陶三爷不在家。
    听到脚步声,老人抬头。
    “三太奶奶,你们家来人了。”
    陶三奶赶紧用手撑着膝盖慢慢站起来,一边往前小步挪着一边问:“是谁来了啊?”
    “不知道呢,开着车子来的,还有小孩子。”
    陶三奶立刻从口袋里掏出奶糖递给那报信的孩子:“二牛,你去地里喊一声你陶大伯,让他赶紧回来。”
    “哎,我跑得快,很快就能通知大伯的。”那孩子一边跑一边说,手还没闲着,快速将奶糖剥开,塞进嘴里。
    村子里的路弯弯曲曲,车子开得慢。
    三个孩子又趴在窗户上朝外看着,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只觉得跟城里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今天礼拜天,不用上学,所以村子里也有不少孩子,这会儿都跟在车子后面往陶家走去。
    小孩子们面面相觑,都好奇的看着彼此。
    等车子停在院外的空地的时候,陶三奶已经站在院门口了,看到车子,老人皱眉,这不是她家大柱的车啊。
    陶大柱买了一辆黑色的桑塔纳,是村子里第一个买车的土豪。
    向暖开车门下来,看到站在门口也满头银丝的陶三奶,就觉得嗓子有些硬。
    “小暖……?”陶三奶的眼神不太好使了,看人看不太清楚脸。
    “哎,三奶奶,我回来看看你们。”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车门,三个小的从车上蹦跶下来。
    向暖拎着副驾驶上堆放着的营养品,招呼三个小的:“快过来,喊三太奶奶。”
    花花跟敦敦有些扭捏,糖葫芦歪着脑袋,看着陶三奶,一项腼腆不爱说话的小孩反倒是第一个开口喊人。
    给陶三奶都弄迷糊了,看着向暖:“你又生了个?”
    咋没听说啊?
    向暖噗嗤一乐,那点伤感顿时烟消云散。
    “这是我大嫂的儿子,小名糖葫芦。”
    介绍完糖葫芦,她才轻轻给了儿子跟女儿一下:“快喊人,你们在车上不是都已经练习过了吗。”
    花花小手捏小手:“三太奶奶好。”
    见姐姐喊了,敦敦也赶紧跟着喊了一声,“三太奶奶好,我叫唐书霖,小名叫敦敦。”
    “哎哟,敦敦啊,快来让太奶奶看看,你们也来,都来,太奶奶这有糖。”
    三个小的看着向暖,向暖笑道:“去吧。记得扶着点太奶奶。”
    三个小的哎了一声,光荣的接过了扶着三太奶的重任。
    一人扶着一边,慢一拍的糖葫芦就没的扶了,着急的看着向暖。
    向暖:“那你在后面护着点。”
    糖葫芦一笑,立刻跑到陶三奶的身后。
    这会儿三个孩子也不扭捏跟拘束了,殷勤的“照顾着”老人,搞得陶三奶都有点不会走路了,但她很高兴,都要高兴坏了。
    向暖面带微笑的提着东西慢慢地跟在后面。
    进院子之前,向暖从口袋掏出一大把的奶糖,给了外面的孩子们:“车子可以看,不要爬,那是军车。”
    孩子们一听说是军车,就不太敢了,接过向暖给的奶糖,几个小孩分了分后就欢快的跑走了,无忧无虑的,真好。
    三个小孩子围着陶三奶,向暖就笑着将东西提进了房里。
    至于对门那个本来的娘家,她也只是扫了一眼。
    那房子已经歪歪倒倒随时要塌的模样了。
    大概是陶大伯弄的,在倾斜要倒的墙体那支撑了一块木板,木板后面还抵着一根碗口粗的木头。
    陶天翔这个小崽子,去年冬天的时候,越过她直接跟唐和平“狼狈为奸”,办了休学,直接参军去了。
    政审是她公公老唐帮的忙。
    说一句不好听的,有老唐做保,别说是陶来宝犯罪陶天翔被连累,就是陶天翔在外面犯了点不大不小的事,老唐打个招呼,也是能送进去的。
    过年那段期间,就有不少干部来走公公的关系想把孩子送到部队去。
    这些二代们的父母都忙,孩子就缺少教育跟正确的引导,一个个又仗着父母的势,每天看谁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看谁不顺眼恨不能几掏出刀子来干一架,整的跟龙傲天似的。
    天天上门告状的人太多了,学校那边也头疼的很,管束不了啊。
    这些领导们没得办法,孩子这么大了,想管,迟了,想打,下不去手或者打不过。
    但到了部队,是龙得盘着,是虎得窝着,敢在那里面犯浑,人家是真下黑手揍你。
    为了孩子好,还是得送,心疼几年比后悔一辈子好。
    当时姚老师还跟她吐槽:“早知道现在又何必当初呢,现在知道孩子要管了,迟了。部队是铸就钢铁战士的地方,又不是垃圾回收站。”
    向暖点头,但她觉得有些垃圾到了回收站,还能再废物利用发光发热下,也确实有改造好了的小孩,但对弈那些有害垃圾,到哪里都是有害的,在部队学点本事,回到地方更混账的也不是没有。
    哎,但是没办法啊,国人就是这样,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