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飞驰牌马车
作者:尚木香堂   三生灵石记最新章节     
    天禧三年二月初,京杭真宗大道正式通车,这条历时两年,举全国之力的水泥路终于正式投入使用。
    这条真宗大道换作现代充其量就是一条宽点的村道,现代正式马路要挖路基,铺钢筋,要能承受几十吨大货车的通行,
    而这条路呢,就是平整地面把水泥沙石混好倒进去就行了,
    不然,这上千里路哪能短短两年就能铺好!
    这条京杭大道从汴京一路延伸到杭州,途中衔接无数条分叉路,这些分叉路又通往无数村镇,
    虽然分叉路暂时还是黄泥路,但对比以前要去杭州或汴京一路黄泥来说,如今已是好上不少了。
    沿路开有很多脚店,这些脚店每年需要向朝廷和地方官府缴纳一些税收,领取牌照后就可以开张营业,
    脚店同时又带动当地人的就业,有些村镇还在大路附近自发开辟一些市场,从前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通过这条路都能互相交易,这些市场又为当地官府带来税收。
    曾经有官员提出要在路上设置关卡收费,但被延议以不利于经济发展为由给否决了。
    通车当天现场人山人海,随着声声轰鸣的礼炮声,宋真宗赵恒携皇后刘娥,皇太子赵受益还有一众朝中大员登上由程氏工业研发的新式马车上,
    这种马车和以往的两轮马车不一样,它有四个轮子,前轮较小,后轮较大,前面一个车夫位,一辆车能坐四个人,全封闭的车厢,车门在侧,另一侧是可开关的透明琉璃窗户,上车后,前后各有一张靠背软椅,坐在上面舒服极了。
    当所有人上了马车后,侍卫关上车门,车夫挥动强绳,马匹开始在路上缓慢奔跑起来,
    随着马匹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家发现原来坐马车居然可以这么舒适,
    车厢有节奏地轻轻晃动,坐在软软的座位上一点都不觉得颠簸,关上窗户,风吹不进来但能清楚看到外面移动的风景。
    领头那辆专为皇帝打造的豪华马车内,程昱陪着赵恒父子坐在里面,赵受益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
    赵恒对程昱说,“爱卿,这辆马车非常好,又快又平稳,以后这些水泥路还要继续修,路修得越多买马车的人就越多。”
    “官家说得对,咱们平常的马车之所以颠簸,路面不平是一个最主要原因,只有路好了,才有更多人愿意购买这种马车,”
    “对,以后这种马车要尽量扩大生产,要尽量满足人们的购买需求,”
    “是,官家,”
    古代人们出行普遍靠腿,就算是达官贵人的出行方式也非常辛苦,
    要么骑驴马,要么坐轿子,滑杆,平常的马驴车多是用来运货的,为了好调头只有两个轮子,这种车的乘坐体验可谓是非常糟糕,路况好还好点,路况不好能把人给颠簸死。
    这款新式马车一经推出,立刻就有大量皇公贵族争先购买,虽然价格昂贵,但汴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但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还得要有权,
    这些马车暂时产量还不高,皇亲们付了订金也得排队,如今能拥有这么一辆马车就是身份的象征。
    赵恒作为这款飞驰牌马车的大股东之一,当得知出售一辆马车那惊人的利润之后,开心得做梦都能笑出来。
    这款马车是程氏工业近年才研发出来的,里面最具技术性的就是橡胶轮胎,
    刚回汴京不久,程昱就已派人随海商出海去寻找橡胶树,一直到近年才找到橡胶树种子和一船橡胶回来,种子已派人带往了海南种植,最快要七年才有收成,
    如今能使用的橡胶则是由之前带回的那船橡胶做的,橡胶遇热会融化,必须要通过硫化处理才能做成如今能够使用的橡胶轮胎。
    那些寻找橡胶的人,去的时候足有几百人,回来时只剩区区十来人,个中艰辛简直不忍述说,他们是程氏工业的英雄,为此,程昱除了给予他们和其家人丰厚的回报,更是为那些牺牲的功臣立碑纪念。
    在程氏工业的进门处就有一块巨大的石碑,最上面刻着赵恒亲笔题字【向工业英雄致敬】几个大字,下面刻着一个个为了这些工业化进程而牺牲的人员名单和事迹,
    就是因为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程氏工业的工匠们才能在短短数年就研发出一项又一项的成果。
    如今在大宋,谁不知道在程氏工业里当工匠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以至于很多普通人家都希望孩子能学一门手艺,然后可以有机会进入程氏工业。
    ……
    这群马车在御林军的护卫下跑了一个时辰就停了下来,略估约有六十多里路,
    平时骑马大约也是这个速度,但问题是骑马就算是青壮也会觉得累,
    坐这种马车就不一样了,这十几位大臣中如王旦的年纪已较大,下了马车气色照样如常,其它人如王钦若,寇准李迪等年轻一点的还是神彩奕奕。
    赵恒几人也下了车,众人纷纷上前见驾,
    “众位爱卿,这马车感觉如何?”
    赵恒问,
    “启禀官家,这马车太好了,简直是如履平地,”
    “官家,这马车太舒服了,臣坐了这么久亳无半点不适的感觉,”
    “对,实在太舒适了,”
    众人纷纷举起大拇指赞叹道!
    赵恒得意一笑,接着说,“众位爱卿平日为国事辛苦操劳,朕都看在眼里,为表朕的心意,这些马车就赏赐给你们,”
    此言一出,所有大臣欣喜若狂!
    这可不仅是天大的恩宠,更重要是这辆马车的确非常好用,现在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想象一下,在北风呼呼的时候,坐在软软的车厢内,烧着碳炉,喝着小酒欣赏着风景赶着路,就别提有多惬意了!
    大臣们纷纷向赵恒下跪谢恩。
    施恩完毕,赵恒让人摆宴,
    只见同行的宦官取来火锅铜炉放在各个车厢内,又奉上酒菜肉食,三两人坐一个车厢,欣赏着外面的野趣,
    众人吃着火锅吟着诗,可不要太有意思了!
    这种野外露营式的活动就算放在现代也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更何况是在宋代,众人玩得不亦乐乎,直至晌午才依依不舍地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