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资本的力量
作者:尚木香堂   三生灵石记最新章节     
    耶律阮看着摆在书案上那一份账本直抽凉气,
    里面是宋辽超市商圈开业后一个月的收支流水,他是宋辽超市的大股东,占三成股份,程昱也占三成,另三成是分给辽国肃氏和耶律氏的实权人物,还有一成给李允则这些宋国官员。
    这短短一个月,扣除所有成本,他本人的分红已达一百多万两,要知道大宋每年给的岁币才三十万呀,这三十万还要分很多出去呢,
    这一个月来,除了辽国的皇亲贵族,大臣官员在这拼命花钱消费,还有各个部落的首领也闻风赶过来,
    他们进到这个超市后个个都惊讶得瞠目结舌,
    买个粮食米面的地方居然比皇帝行宫还要奢华,而且这不是一般的奢华,是一种想像不到的奢华,
    他们紧张得手脚都不知放哪里了。
    看着这些种类繁多,堆成小山似的货物,他们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贫穷,
    在导购们的循循引导之下,这些首领们纷纷办理会员卡开启买买买模式。
    当然,能办金银卡的非常少,大多数都是青铜卡或普通卡,
    当他们带着从超市买来的货物回到自己部落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耶律阮看完整本账册,忽然有种背脊发凉的感觉,
    程昱这种挣钱如鲸吞的能力让他觉得非常可怕,
    细思极恐!
    这些辽国贵族,部落首领们积攒了多少年的家底,在这一个月内几乎可能全花光了,
    他们有些人在这里买了房子的就再也不想回去,
    因为这里的生活实在太舒适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哪是以前那些穷旮旯毡帐能比的?
    但,即使能看出这一切又怎样?
    难不成把它叫停吗?
    所有人都不会答应的,特别是那些股东,而且自己也是股东,自己同样舍不得如此巨大的利益。
    罢了!罢了!
    自从宋辽签下盟约之后,两国已很少打仗,
    这些贵族们早已养成安逸奢侈淫乐的生活习惯,如今只是换个方式而已,
    而且现在自己还有这么大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赚贵族们的钱耶律阮可是乐见其成的,但他很明白,这种安逸奢侈的风气绝对不能漫延到军队,
    否则由奢入俭难,
    军队如果也养成这种风气,那将会亳无战斗力,
    所以他立刻下达命令,凡军中将士皆不得进入辽宋超市商圈消费。
    当程昱听到这道皇命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心想,他太低估人性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喜逸恶劳是人的天性,你越是禁止,人们越是好奇,
    当他们发现有这么一个天堂般的地方,自己却连去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久而久之心里就会不平衡,到时就不是一道皇命能禁止的了。
    不过,耶律阮是个英明的君主,他虽严禁军队进去,却鼓励牧民去,特别是家里存了一堆羊毛的,
    他派人去草原上每个部落,告诉那些牧民只要把羊毛送到雄州就能换取很多钱,因为那里有个大大的羊毛交易区。
    他真的很想知道程昱花高价收这么多羊毛做什么?
    但本能告诉他,这个人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他如今有点后悔,当初应该把羊毛价格再抬高一倍才对。
    ……
    ……
    距离宋辽超市几里路的一个露天空地上,竖着一块写着【宋辽羊毛交易区】的大牌子,一群牧民正背着一袋袋的羊毛围着几个管事在称着重量,
    他们都是收到消息后赶过来的,
    起初他们都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直到有些人用卖羊毛的钱换回了一大袋粮食的时候,整个部落里的人都沸腾了!
    在这里,一斤上好羊毛能卖六十八文,差点的也有五十文,
    牧民哈勒鲁一共有三十斤上好羊毛,满满两大袋,卖了两千零四十文,这就是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对于普通牧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哈勒鲁激动得脸色通红,
    当他拿着交易凭证去拿钱的时候,那间大屋子里面的管事就递给他几张奇怪的纸,并告诉他这就是钱,
    哈勒鲁傻眼了,
    钱是这样子的吗?
    钱明明是铜做的或者是银做的,这分明就是纸呀!
    他对管事说,这不是钱,
    但管事说,这就是钱,在这里只有这种钱,
    哈勒鲁生气了,
    揪着管事的衣领说他骗他,这不是钱是纸,管事也生气了,骂他乡巴佬没见识,这里就是用这种钱的,
    两个人哔哩吧啦地就吵了起来,快要打起来的时候,有人过来把他俩分开,
    一些有经验的牧民告诉哈勒鲁,这里的钱是这样子的,只要拿着这些钱去到那边的集市就能买到东西的了。
    哈勒鲁半信半疑地按照他们指的方向过去,
    当他骑马跑了几里路后,前面的一切把他给深深震撼住了!
    他从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屋子,
    这些屋子起码有二丈高,一间接着一间望不到边,中间隔着一条宽宽的路,并排跑十几匹马都可以,
    这些路非常坚硬,整条路好像都是石板似的,马匹跑在上面咚咚响。
    他下来拉着马在街上边走边看,
    原来那些大屋子都是商铺来的,有卖饭食的,有卖布匹衣料的,有卖粮食的,有茶馆酒肆……,
    哈勒鲁从来不知道,原来人是可以这么多的,他们在草原上有时跑马跑半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在这里却是人并着人,牵着马都得小心避让。
    他当然不知道,如今这里几乎集中了燕云地区大半的人口,
    从雄州辐射出去,莫州,瀛州,涿州,幽州很多人都来到这里讨生活,
    燕云地区是宋辽混居的地方,从儿皇帝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后,这里的宋人就变成了辽人,
    自古燕云多悲歌!
    这悲歌二字是由多少人的血泪写成的啊!
    自从程氏工业在这建造商圈开始,来这里的人就越来越多,
    这里每天都在搞基础设施,
    铺路,挖泥,盖房子,天天都需要人,只要不是歪瓜裂枣,在这里基本能找到活干,有活干就有饭吃,
    假如干不了体力活还可以贩点东西在这里卖,这里人多,什么都卖得出去,
    程氏工业还专门划了几个片区出来,让这些小商小贩卖点农副产品或家里婆娘做的针线鞋袜或吃食什么的,
    这些区域每个月就收个十文钱管理费,因为成本低,这些集市人气非常旺,很多人在这里都能挣到一口饭吃。
    哈勒鲁如今就逛着一个名叫【东区大集市】的地摊市场,
    地上一个个的摊位摆满了各种货物,里面人声鼎沸,砍价的,聊天的,选货的……,
    他走走停停,看得目不暇接,
    最后,他在一个卖粮食的摊位停了下来,他觉得什么都比不上粮食重要,
    这个摊位卖的粮食不是稻米粟米小麦高梁,而是各种细粉,
    老板介绍说,这些粉比平常的粮食好吃多了,有土豆粉,红薯粉,米粉,玉米面等等。
    把粉煮熟了,再加点牛羊肉和辣椒进去,不仅美味还祛寒,玉米面可以做玉米锅锅头,玉米烙饼,外出放羊牧马很方便食用。
    哈勒鲁一听,觉得很不错呀!
    问了价格比稻米小麦还便宜,他拿出卖羊毛的几张纸币有点忐忑不安地问老板收不收这种钱?
    老板一看,爽快地说,“收,怎么不收,在这里铜钱银子都不好使,只能用这种钱,“
    哈勒鲁一听,心头石头终于放下,咧开大嘴笑了,
    最后,他用这二两多纸币买了几大袋粉和一袋玉米面,还有一些辣椒香料,剩下的钱给家里婆娘买了一条如今时兴的面巾和几块鞋垫。
    每天,都有无数个如哈勒鲁一般的辽国牧民来到这个宋辽新商业圈,并且立刻被这里的繁荣深深地吸引住。
    为了让这个商圈形成一个巨大的虹吸效应,程氏工业如同上游水库一般向它源源不断地注入资金,
    因为,程昱心中有一个宏大的计划 ,一个关乎大宋百年国运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