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花舫中的一夜激情!
作者:天帝   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最新章节     
    刘偕差点骂娘。
    这姑娘怎么就油烟不进呢。
    “嫣儿姑娘,我没有嫌你脏,我只是不忍坏了你的名声。”
    “你在醉花轩赚够了钱,日后嫁给好人家岂不美哉?何必在我这么一个人身上错付。”
    嫣儿直接给刘偕跪了下来。
    “张公子,我……我实在是有难言之隐。”
    刘偕看嫣儿眼角泪水决堤,于心不忍道:
    “你有什么困难就讲出来!”
    “我能帮,一定帮。”
    嫣儿赶紧给刘偕磕了几个头。
    “今夜这般相邀,嫣儿实在是无可奈何,嫣儿知道张公子是个好人。”
    “也知道张公子日理万机。”
    “但阿母得了重病危在旦夕,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非张公子不能搭救啊。”
    刘偕眉头蹙了蹙眉头:
    “你母亲病了?”
    嫣儿咽了咽喉咙,擦掉眼泪,依旧跪在地上:
    “已有三日滴水未进!”
    刘偕闻言这才恍然:
    “去过洛阳医馆?”
    嫣儿点点头:
    “去过三次,其他医馆也都去了,所有大夫都是束手无策,连是什么病都瞧不来。”
    刘偕沉吟片刻,看向刘偕:
    “要我救人直说便是,何必轻薄自己啊?”
    嫣儿一脸惶恐:
    “嫣儿乃闾左白衣,公子乃王侯之后,又是医术精妙的圣手。”
    “我能拿来请公子问诊的,只有这贫贱之身了。”
    刘偕抬了抬手指:
    “河风清冷,你先把衣裳穿好。”
    “今夜先在这花舫休息一夜,明日一早,我随你去瞧上一瞧。”
    刘偕这话无疑是给嫣儿给了一剂定心丸。
    随即给刘偕止不住地磕头。
    “张公子大恩大德,嫣儿今生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刘偕没有回答,而是将衣衫重新裹在嫣儿身上,随后将其扶了起来。
    “早些休息,你母亲要是能救,我必会全力相救,不必行此大礼。”
    嫣儿万分感激地看着刘偕。
    当散落在地的衣衫披到身上的那一刹那,她的心化了。
    刘偕说罢,则是靠在乌篷上,在花舫的摇摇晃晃中逐渐有了睡意。
    哪成想嫣儿那细细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张公子,你要了我吧。”
    短短的一句话。
    是嫣儿鼓足了莫大的勇气才说出来。
    “嫣儿的身子已经让张公子看了个遍。”
    “今夜让我服侍公子一夜。”
    “明日之后,公子大可忘了我。”
    刘偕忽然回过神来。
    这可是汉末。
    自己把人家姑娘看了个精光。
    那这姑娘的贞洁就算是交出去了。
    刘偕将嫣儿略微冰凉的躯体揽进了怀中。
    在刘偕慢慢的抚摸下,一开始紧张无比的嫣儿逐渐放松下来。
    漆黑的乌篷中,气氛也变得燥热起来。
    借着小船外透进来的月光,
    刘偕看着嫣儿这张没有过分妖艳,只有知性和淳朴的素雅面庞。
    也许是月光的美丽。
    也许是见嫣儿救母心切。
    刘偕看得有些痴醉起来。
    小舟泛清河,荡起层层波。
    乌篷吱呀呀,涛浪拍船边。
    而嫣儿的呻吟声抵消了今夜浪花的喧嚣。
    轻盈悠扬又动听的柔声随风直到天涯边。
    天亮时分。
    嫣儿看着尚在梦中的刘偕,泪水斑驳起来。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嫣儿轻声地吟唱着卓文君诀别书中的一段。
    她想摸一摸刘偕的脸。
    却又不敢。
    而刘偕也并非是在睡梦中。
    嫣儿这一曲的悲切,他都听到了。
    刘偕醒来后,便和嫣儿上了岸。
    因为是要回家,嫣儿将自己身上穿的绫罗衣裳换成了一般常服。
    嫣儿的家就在东市附近的一个潮湿胡同里。
    嫣儿带着刘偕来到了一个简陋的瓦房前。
    这就是她的家了。
    进到屋里,陈设简陋,但一切都井井有条。
    狭窄的屋子被一堵墙一分为二。
    “张公子,让你见笑了。”
    嫣儿强忍着昨夜的痛楚与疲惫。
    一进屋就给刘偕端上来一碗粗茶。
    刘偕打量了一眼屋内,只见屋内的床上躺着一个妇人,随后便问道:
    “家中就你和母亲?”
    嫣儿点点头:
    “开春的洛阳一役,父亲应征入了乾字军,战死在了城头。”
    “如今家中就剩下我和母亲。”
    闻言,刘偕眉头不由得生出怒意:
    “你的父亲为大汉战死,理应是有几十万钱的抚恤钱。”
    “怎么?有人克扣?”
    嫣儿摇摇头:
    “钱朝廷当时就给了,只是为母亲瞧病全都用光了,要不是我在醉花轩做事。”
    “恐怕阿母今日连喝一碗汤药的钱都没有。”
    刘偕自穿越来,倒是很少切身体会过汉末百姓的苦难与绝望。
    他想到了一句话。
    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能压死人的一座大山。
    刘偕径直走到了昏迷不醒的妇人床边。
    看了看,随后把了把脉搏。
    嫣儿见刘偕良久没有说话,一脸急切:
    “张公子,有救吗?”
    刘偕道:
    “你阿母,这病来得是毫无征兆?而且瘫痪在床之前一两月,就已经开始日渐消瘦?”
    “对否?”
    嫣儿稍稍松了一口气:
    “张公子全都言对了,自从阿父战死,阿母便开始沉默少言。”
    “一月前忽然昏倒,醒来后便全身不能动了,我只能喂些粥米,以此喂阿母续命。”
    “白日里我不在时,就有劳隔壁老婆婆帮忙照看。”
    刘偕随后从道:
    “你母亲这种偏瘫,并非是中风引起的,故而百医难救。”
    “你母亲这是因为过度劳心,思绪太烈,导致心神紊乱进而瘫痪。”
    “你去买医馆一副银针来,我施针一次,或许会有奇效。”
    嫣儿闻言赶忙去买。
    而嫣儿目前这病,刘偕再清楚不过。
    病因就是因为受了刺激从而瘫痪。
    后世有个专业名词,叫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后世的医术也于事无补,更何况这个年代。
    但他离合境的内力再配上鬼门十三针。
    或许有救!
    等嫣儿将银针买回来,刘偕便开始针灸。
    熟练的手法让嫣儿看得心里多了几分希望。
    刘偕在施每一针时,都将自己的内力通过银针导入到嫣儿母亲体内。
    鬼门十三针,并非只有十三针,十三针中的十三只代表十三个关键穴位。
    在足足忙活了两个时辰后。
    嫣儿母亲的嘴角开始微微蠕动,又等了一个时辰。
    从嫣儿母亲口中发出的一道微弱声音让嫣儿浑身一震。
    赶紧扑到了床前。
    妇人醒来后,看着面前热泪盈眶的女儿,一脸心疼:
    “嫣儿,娘方才……做了一场大梦。”
    母女俩交谈的功夫。
    刘偕悄悄走出了门。
    嫣儿母亲的病只要休息就没有大碍。
    就连一些暗疾,刘偕也顺手给疗理掉了。
    现在她们母女情深一叙,自己就先不打扰了。
    眼下必须赶紧回宫。
    自己这个做天子的一日一夜不见人影。
    宫里的几个女人,以及虎贲卫暗卫,现在恐怕都要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