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改嫁
作者:爱吃桃子的李子   穿到古代,天才甜品师忙种田最新章节     
    大颗大颗的眼泪从李少明手中滑落,“你是不是嫌弃我了,觉得我没用。”
    张青竹心疼地抱住他,慌忙摇头,眼泪也不自觉落下,“不是的不是这样的,是三儿生病了,才拖垮了我们这个家,你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张青竹生了三个孩子,上个月三儿出水痘,她们一家子不敢声张,只悄悄找大夫来看,药一副副吃下去,靠着人参吊着一口气,坚持了半个月人还是去了,夭折的孩子大伙都是裹着草席偷偷埋小儿坡去,没有声张,因此只有几个亲近的家人知道。
    人财两失。
    仅仅半个月,原本还算衣食无忧的人家,一夜之间崩溃,张青竹已经被逼到没办法,刚刚才会不顾丈夫的脸面求到陆云风面前,好在陆云风给了他们一家人体面。
    李少明抹掉眼泪,“在兄弟面前的面子丢了,里子不能也丢了,明天鸡一叫,我就和你到地里去摘菜。”
    张青竹欣慰,她丈夫不愧是她选回来的人,即使再难,也会往最积极的方向上去努力。
    陆云风一路上都有些自责,大家都住在县城里,兄弟有难处,他却一无所知,还是嫂夫人求到他面前,至于是因什么有难处,他也不好问,曾经一起挨骂受罚,现在各自为家,大家都重面子,人家不说,他也不能扯人家的脸面,只是以后还是要多走动走动,能帮就帮一把。
    秦小舟手里扒拉着石榴,抬头望过去,“怎么了?”
    陆云风把李少明家要卖菜的事情说了,秦小舟并没有异议,“你去纺织厂后厨说一声就是,送菜的人家还没有定,只要菜好,定谁家都是一样的,既然能卖个人情,让他们在李家坝帮衬着小姑姑说些好话,那就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说罢忍不住叹气,“那李阳真不是个东西,就算婚事不成,有气也不能这么败坏了小姑姑的名声,不知道小姑姑以后受不受得住,要不,直接在县城盖一处宅子,我们搬进去住,顺便把小姑姑也接过来,让李大夫师徒在县城开个药铺好了。”
    “你啊,李大夫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小姑姑不会允许你过多干涉她以后的生活的,她总该是要成长一些才好,否则再好的条件或是再多的银两,她也过不好日子。”陆云风在石桌一侧坐下,拿起桌上的纸张,上头还有石榴汁水晕染,“这石榴好看,寓意也好,石榴色的裙子也好看,要是有牛乳茶渍颜色就更丰富了。”
    秦小舟哼哼又挑眉,没想到陆云风居然能想到这一层,能过好日子的人怎么样都能开出花,过不好的人就是在温室里也是要死掉的,“你就笑话我吧。”
    她闲不住,坐着画图纸已经是一种酷刑,总喜欢东摸摸西碰碰的,不是吃东西就是口渴或是四处溜达,纸上难免沾染了些东西。
    李家坝的闲言碎语终究还是传到了陆玉耳朵里,她再次闭门不出,王兰又开始抹眼泪,秦小舟听说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陆玉不是个能爆发的人,秦小舟也无能为力,倒是李珍让她刮目相看。
    九月底李珍改嫁,李珍穿着红嫁衣坐在床上,不舍地望着这屋子,十三年前她从李家坝嫁到王家村,嫁入这个家里,如今她要从这里嫁出去,嫁到潭水村,思绪万千,最后只能拉过女儿,摸摸她的脸,“大丫,娘昨晚和你说的话,你记住了吗?”
    大丫点头,“娘,我都记得的,以后要是谁敢欺负我和阿奶,我就去找村长或是去找你。”
    李珍强忍住泪水,“大丫,你长大了,娘很高兴,你记住,娘永远都是你娘,娘不会不要你,即使我改嫁了,也还是你娘,你是娘心肝上的肉,我会护着你的。”又转头安慰婆母,“娘,银子藏在床下的砖头里,地契房契都在里面,你要好好的守着,你不可让族里的那些叔伯们抢了去。”
    村里人欺负没男丁的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这种事村村户户都有,自从李珍丈夫死后,她在村里也是举步维艰,那些叔伯打着王家财产不外流的旗号,惦记着房契地契,多少次打上门来要抢,好在村长不想让这些事闹得太难看,一直压着那些人,那些叔伯才没有把她们祖孙三人逼死。
    何况寡妇门前是非多,好在婆母对她好,性子比她泼辣一些,才打跑了那些不三不四的汉子,李珍也就很少单独出门了,不管是洗衣还是下地,都是婆媳两个形影不离,这才少了很多是非,尽管如此,这两年的守寡心酸,也只有她知道。
    好在后来,因着陆家她才一步步起来,如今也给自己找了门亲事,终于自己做主了一回,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看在陆家的面子上,村里那些人也该掂量掂量,不会轻易欺负人。
    她抹了眼泪,这门亲事是钱嬷嬷牵线,可也是她争取来的,跟着秦小舟这半年,她明白想要什么东西,只要不是害人害己,就都可以去争取,叶肃性格沉闷寡言,可为人还算不错,又能赚钱,她嫁过去又没有公婆要伺候,她还能继续去绣楼,这是最最好不过的亲事。
    秦小舟拿着一个木盒子,去给李珍添妆,这是明目张胆地给李珍婆母在王家村撑腰。
    李珍打开盒子,里面有两锭银子,一锭五两,还有一批绸缎,绯紫色,亮眼又漂亮,李珍手抖了一下,“掌柜的,这我不能收。”
    十两银子可是一户人家几年的积蓄了,还有这绸缎,能做两身衣服,这样好的料子,一身衣服可以值七八两银子了。
    秦小舟把盒子塞给李珍婆母,“劳烦阿嬷放到她的箱子里去。”
    李珍婆母眼睛都直了,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还有这布,咋就那么好看呢。李珍还要推拒,被秦小舟拦下,李珍给她赚的钱可远超这十两银子的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