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他惊人的天赋在隔空辉映【求追读】
作者:老告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最新章节     
    “你联系的张让?”曹操道。
    虞妃又把被子往下拉了两寸,“不是我联系的他。”
    “是张让的人找到我的女官,说可以找机会带我出宫。他一直是太后的人,我以为是太后在试探我,没敢应。”
    虞妃小声哔哔:“想不到他那晚突然把我带出了宫。”
    曹操想起张让咽气前,说过苍天已死的话。
    张让信奉黄老,也就是道家,和大贤良师张角有密信往来,是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
    曹操心想张让的出逃,显然还有后续安排,只是被自己堵在半路所杀,没能展开。
    他带着皇帝,陈留王,虞妃等人出逃,到底想干什么…
    曹操念头动了动,很快又压下思绪。
    张让有什么计划,已经不重要,人都死了。
    曹操侧头看虞倾:“你先在这住下,别急着回家,我让人去试探下虞家的态度再说。”
    虞妃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又把脑袋缩回了被子里。
    殿内熄了灯盏,彻底安静下来。
    ……
    夜色深暗。
    洛阳西北方向,百里外,矮山起伏。
    荀彧正站在一座矮丘上,往山下眺望:“将军有多大把握?”
    他斜前方两三步,站着一个年近六十,身形笔挺的人。
    他就是当世第一名将皇甫嵩。
    现在的朝中将领,大多曾是他麾下,随他一起征战过。
    其一生大小交战以百计,攻无不克。
    他也是董卓最忌惮的人。
    去年十一月,凉州出现叛军,首领名字叫王国,带人包围陈仓。用人之际,灵帝刘宏又任命因为他听信谗言,下旨罢免的皇甫嵩为左将军。
    董卓也以前将军的身份,辅助皇甫嵩。
    当时董卓提出迅速进赴陈仓,但被皇甫嵩一言否决,按兵不动。
    事实证明,皇甫嵩是对的。
    王国统领叛军,围攻陈仓多日,由于城防坚固,最后也未能攻下,部众疲劳不堪,只好被迫撤退。
    这时皇甫嵩突然出击。
    董卓劝阻说:敌人已经在撤走,他们现在被逼迫就没有了退路,必死战,不宜急追,不然我们也会损失惨重。
    皇甫嵩大笑:疲惫溃乱之兵,哪还有斗志、锐气与我一战!
    皇甫嵩连战连捷,大破王国统领的叛军,平定了叛乱。
    董卓在皇甫嵩面前,向来进退失据,频频出错。
    皇甫嵩似乎总能看见他看不到的用兵机会。
    所以他对皇甫嵩,羡慕,嫉妒,畏惧,都有。
    此时皇甫嵩在矮丘上回头,眼神明亮,问荀彧:
    “曹操早在数日前,就给我送了封信,劝我及时出兵。他说已来不及迎面阻击董卓,但可以阻止他的后续援兵。”
    皇甫嵩说话时,取出曹操用蔡侯纸书写,遣亲兵秘送给他的信。
    “我初看此信,仍有几分犹豫,但现在已证明了董卓有不臣之心,幸亏当时有此信提醒,我权衡后选择了出兵,否则悔之晚矣。”
    荀彧道:“我也是与上军商议,决定来协助将军。”
    皇甫嵩:“这正是我要问的,你从洛阳来时,我已统兵在赶往阻击董卓援兵的路上,你为什么能找到我的兵马位置?
    这次出兵,为了保密,我没告知任何人行军的路线。”
    “是曹上军的判断。”
    荀彧:“他指出两处位置,说皇甫将军若统兵来阻击董卓援军,必在这两处之一,又以此处,可能性更大些。”
    皇甫嵩哦了一声,似乎很意外。
    要知道,判断行军路线,殊为不易。
    不仅要考虑的因素多,还是统兵者的心里博弈。
    “曹孟德能看出董卓的援军路线,还有我统兵阻敌的位置?”
    皇甫嵩正要再说话,有亲兵来报,斥候探到大量轻骑,在疾行靠近。
    对方人衔枚,马裹蹄,遮掩行军的动静,距他们已不足十里。
    此时荀彧也不禁赞叹。
    皇甫嵩不愧当朝名将,判断精准,迎头堵在了凉州兵马来的路上。
    凉州去洛阳,有多条路线可选。
    而他们提前埋伏的这条路,既不是最近,也不是最适合行军的路。
    皇甫嵩却是断然选择了这条,来伏击对手。
    眼前真有骑兵出现,证明了他的判断。
    同理,皇甫嵩也诧异于曹操竟然有着和他一样的判断。
    兵家争锋,是世间最复杂的一门学问,涉及人性,心里,复杂的军事知识,地理,甚至是天气变化等等。
    两军在生死之间,机变诡诈。
    稍有错失,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来了。”
    皇甫嵩遥遥盯着远处的宽阔地带。
    视线尽头,一支全员骑兵的队伍,正露出行迹,潮水般快速拉近着距离。
    皇甫嵩号令左右:“准备阻敌!”
    他身后矮丘下,绵延的骑军,全员静默,却同时举起了手中长枪!
    战意骤然攀升。
    蓄势待发!
    这座矮丘周围,连温度似乎都在下降。
    对方的兵马,呈一个扇面,往他们的区域接近,看起来有近万人的数量。
    而皇甫嵩只带了三千精锐。
    队伍在皇甫嵩命令下,倏地从矮丘后扑出,兵分两路,一左一右,迎向对面敌军。
    夜色中,两军像两道起伏的海浪,轰然拍击在一起。
    箭矢如雨,喊杀声蓦然爆发!
    洛阳。
    曹府。
    虞妃的体质特殊,先前的疲倦很快恢复。
    她有些睡不着,躺在卧榻内侧,偷瞄曹操。
    曹操多谋善断,心机内敛,面相也很有威严感,细看脸上棱角转折分明,又很有味道。
    虞妃偷偷打量片刻,竟觉得有些吸引自己,还怪好看嘞。
    这个大恶人,就这么把她占了。
    不过刚才的经历是从未有过的……虞倾感觉脸颊有些发烫。
    思绪纷乱中,她慢慢的也睡了过去。
    时间流逝。
    到了凌晨,曹操却是睁开眼,从榻上起床,穿衣来到书房。
    幼虎一脸大怨种的表情,趴在书房。
    今晚虞妃和曹操住寝殿,没让它进屋。
    府内在入夜后,仍戒备森严。
    曹操来到书房,典韦便随之出现在门口。
    他和萧项轮替,其中一人会一直保持警觉,护持曹操安全。
    坐在矮席后,曹操再次拿出地图,伏案查看。
    若皇甫嵩收到书信,去阻截董卓援军,今晚很可能发生交火。
    董卓的援军,走哪条路来洛阳,曹操早有判断,信手在图上做出标注。
    其位置,和皇甫嵩扎下伏兵,阻击董卓援军的地方,完全重合。
    曹操盯着地图:“皇甫嵩必会选一个地形相对复杂,最好是有稍许起伏的区域,以限制凉州部众善骑射,纵马如飞的灵活性。”
    “再让麾下兵马,分从两翼杀出,冲击对手。
    敌军因为急于赶赴洛阳,又是夜里行军,必定队列散开,来不及收缩,皇甫嵩以快打慢,接战就能占据上风……”
    曹操说的正是皇甫嵩所用战术。
    地形,人马排列,近乎相同。
    皇甫嵩与曹操,像是在隔空呼应,用他们对军事的认知和天赋,做出了一样的判断。
    曹操的眼睛落在行军图上,熠熠生辉。
    他的军事天赋得外挂辅助,虽然还没主持过大战,但显然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天亮后,宫里有消息送过来,太后召曹操入宫。
    崇德殿。
    卫尉杨彪,太尉崔烈,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等朝中要员,陆续而至。
    曹操也站在队列中。
    太后召这么多人来,明显有事发生。
    何太后,皇帝刘辩,遂相携进入殿内。
    ps:心里好慌,求个票,求追读,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