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胡小娇送吃食
作者:深海里的小鱼   天上掉下个小娇娇兵王一把扛回家最新章节     
    余笙半晌起床后,才发现家里就剩下了她和应玉芝两人。
    “太奶奶,太爷爷他们都去干嘛了?”
    应玉芝笑着开口,“他们都去买年货了,咱们好不容易回来老家,肯定得好好过个年。”
    “他们去置办年货,怎么没叫我啊?太奶奶,我也想去。”
    余笙笑眯眯的趴在应玉芝的肩膀上,“太奶奶,那您今天要做什么?我来给您帮忙?”
    应玉芝笑着摇头,“没啥玩做的,等你太爷爷他们把年货都买回来再说。”
    “笙笙,你要是觉得无聊,就出去玩儿会儿。”
    余笙抿唇,“太奶奶,我不想出门,外面太冷了,我还是在家里待着吧!”
    刚说完,胡小娇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余笙,你在家吗?”
    余笙一怔,看了一眼应玉芝,忙起身边边往院子里走,边应声,“在家呢!进来吧!”
    “小娇姐,你咋来了?”
    胡小娇手里拎着篮子,笑眯眯的看着余笙,“这不是听说你昨晚回来了,我就过来了。”
    “余笙,这是我自己炸的红薯丸子和萝卜丸子,拿来给你们尝尝,我做的不太好,你别嫌弃啊!”
    余笙看着胡小娇略微紧张的模样,忙摇了摇头,“小娇姐做的味道肯定差不了,我怎么会嫌弃?”
    “不过,小娇姐,你一下子拿过来这么一大篮子吃的,是把炸好的东西,都拿给我们了吗?那你们家该吃什么?”
    “不行!小娇姐,这些吃的,我拿出来一些,我们一家人尝尝味儿就行了,剩下的你还是拿回家吧!”
    胡小娇摇头,“我不能拿回去。”
    “我们家里还有吃的,我妈和我嫂子也给我们送了不少吃的。余笙,你不用担心我们家没吃的。”
    应玉芝给胡小娇倒了杯热水,“小娇,笙笙说的没错,你拿这么多东西过来,我们不能要的。”
    咱们都是一个村里的,街里街坊的,哪用的着给我们送这么多吃的?”
    胡小娇摇头,“婶子,我给你们家送这些,我都还觉得少了呢!”
    “真的!”
    “之前要不是余笙和泽厚他们救了我和我儿子,我和我儿子怕是得出事了,婶子,他们对我这救命之恩,我拿这点儿东西过来,我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应玉芝抿唇,“小娇,泽厚和笙笙就你,那是他们该做的,谁让咱们是只村里的人呢!”
    余笙也赶紧开口,“小娇姐,你可别再说什么救命之恩了,我们就是帮了一点儿忙。”
    “再说,当初你们好了以后,胡大哥不是给我们家送了好多肉嘛,那肉我们可是都吃了,可一点儿都没跟你们客气。”
    胡小娇心里暖暖的。“余笙,能认识你,真好!”
    余笙抱着胡小娇的胳膊,“小娇姐,嗯以后别这么跟我客气了,不然,以后我再见到你,都不敢跟你打招呼了。”
    胡小娇笑着点头,“好!以后不跟你客气了。”
    “小娇,你怎么没把孩子抱来?”应玉芝笑着问。
    胡小娇理了理耳边的碎发,“孩子还小,天气冷,不敢让他吹冷风,所以就把他留在家里,让他爸看着了。”
    余笙突然蹙眉,“小娇姐,你们家肖大友,是不是要毕业了啊?”
    胡小娇笑着点头,“是啊!”
    “听他说是会分配工作的,就是不知道他能分到哪里?”
    余笙抿唇,“应该是根据所学专业分配的。”
    “大友他学的好像是什么经济学,我也不懂,又怎么能猜到他会分配到哪里?”胡小娇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大友他应该不会分到太远的地方,他大学就在咱们省里上的,我听他说,他是想到咱们县城工作,这样我们就不用两地分居了。”
    应玉芝笑着点头,“小娇,这大友对你可真是好!以后你们俩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红火。”
    胡小娇脸上一红,“大友对我是挺好的。”
    余笙心里略微一动,所以这分配工作,是可以自己通过关系去转换的。
    胡小娇坐了没一会儿就回家了,余笙将人送走以后,回到屋里想着自己毕业以后,又该怎么分配?
    一直等到余川柏父子三人都回来以后,应玉芝和余笙看着他们买的东西,都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应玉芝尽管晃了一下神,却还是动作迅速的挑了几样东西,准备给胡小娇家送去。
    “泽厚,今天小娇来家里,拿了不少吃的,妈刚才从你们买回来的年货里,挑了几年出来,你和笙笙给小娇送去。”
    余泽厚微微蹙眉,却还是一手拎着篮子,跟在余笙身后去了胡小娇家里。
    双方又是一阵推拒,但在余泽厚这儿却是怎么也推拒不了。
    他趁胡小娇和余笙拉扯的时候,肖大友抱着孩子哄的时候,直接把篮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胡小娇家的桌子上。
    然后拉着还呆愣愣站着的余笙,就直接往家跑。
    “呼……”
    余笙叉着腰,“爷爷,你刚才也不跟我打声招呼,拉着我就跑,吓了我一跳。”
    余泽厚抿了抿唇。“没来得及!”
    余笙叹了口气,“爷爷,这村里的知青跟知青可真不一样。”
    “他们现在,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考上了中专,还有的是留在村里跟人结婚生子,但像小娇姐他们两口子过的那么好的,却是没有了。”
    “现在一直强撑着留在村里干活的知青,感觉他们都麻木了,仿佛看到他们再也看不到未来了。”
    余泽厚叹了口气,“这也是难免的。”
    “一直留在最后的人,要么是家里的原因,帮不上什么忙不说,反而还要下乡的知青,支援家里。”
    “要么就是考大学的时候,不够认真,一次的错失了好几次机会。”
    余笙点头,“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现在恐怕就剩下返城了。”
    “希望他们都能等到这一天!”
    余泽厚抿唇点头,“会的。”
    “这些下乡的知青,很多都是迫不得已的,若是有机会回城,他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余笙点头,“真的很佩服一直坚持到最后的知青,他们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