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徐琨将军
作者:布鲁斯老爷   血之孙吴最新章节     
    徐琨本是丹阳太守,后来随孙贲前往庐江平叛成功,便做了庐江都尉,在皖城定居了下来。

    后来,接到求援,徐琨又率军前往安陆,这一呆就是半年。

    当时,陆绩被我委任为了新的庐江太守。庐江也随着淮南三郡的设立,而成了内陆,被取消了都尉的设置。

    于是,徐琨的家人便在我的授意,和张昭的邀请下迁移到了金陵。

    徐琨的平虏将军府就紧挨着孙贲的征虏将军府,离我的大将军府(原吴侯府)也很近。

    这次随我回来,乃是徐琨第一次来到金陵。与家人久别重逢,我便给他放了一个小长假,让他好好休息一番。

    徐琨和妻妾共生有二子一女。

    长子徐矫,原本历史上在父亲徐琨死后,袭封为广德侯。后来讨平山越,官至偏将军。

    次子徐祚,由于兄长无子,在其死后承袭爵位,后以战功官至芜湖督、平魏将军。

    长女在历史上谢夫人死后,成为了孙权的第二任妻子。

    如今二子一女都还很小,最大的才四岁,最小的尚在襁褓。

    “主公,张大人,有失远迎啊!”徐琨得了通报,立马走路带风地迎了出来,向我等拱手道。

    “徐琨将军!”张昭也连忙拱手回礼。

    在大汉鼎盛时期,州刺史和杂号将军平级。但这时正值乱世,天下的州刺史就只有十三位,反倒是有将军位的不下百人。此消彼长之下,州刺史依旧尊贵,反倒是做将军的显得有些烂大街了。

    “表兄,和家人久别重逢,可痛快否?”我笑着问道。

    “痛快,哈哈哈!”徐琨大笑道。

    徐琨将我们二人请进了正厅,然后命侍女送上茶水,以及瓜果点心。

    “不知二位今日来找琨有何要事?”

    三人喝着茶,气氛也变得惬意起来,徐琨想到我二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于是问道。

    “正为大战中死伤将士的抚恤和补偿而来!徐琨将军,此战庐江籍阵亡将士多达三万两千余人,这补偿的田亩和钱粮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如今金陵的库存吃紧,我等也正为此事而来。”我直接开门见山道。

    “原来如此,当初主公制定新政之后,琨便已经率军与伯阳兄前往了安陆。后来,庐江那边战死将士的抚恤和补偿多由陶士行在负责,因此琨对于此事也不甚了解。二位此来,可是要琨前往庐江一趟,寻陶士行出面解决此事?”徐琨一番分析道。

    我与张昭互相对视一眼,不禁喜上眉梢,没想到我这便宜表兄都已经猜到了。

    “不错,今日我二人正是为陶士行而来!要论对庐江的情况谁最清楚,恐怕非陶士行莫属!”张昭喝了口茶,然后回答道。

    “张大人不愧是刺史,陶士行担任庐江郡丞多年,有他出面帮忙,确实能够事半功倍!不知张大人,这一次庐江那边一共需要补偿多少田亩、钱粮?”徐琨先是夸赞了张昭一句,然后问道。

    “良田近二十万亩,钱四千万,或者粮食一百五十万石!”张昭回答道。

    “这么多?”徐琨不禁吃了一惊。

    于是,张昭把如今各郡和金陵府库的情况,跟徐琨又细细地说了一遍。

    “琨算是听明白了,主公的新政确实是好政策,但弊端也很明显。就比如这一次,赤壁一战和安陆一战,再加上后来军中发生的动乱,伤亡多达十万计,其中还不乏从军多年的老兵和中高级军官。各郡和金陵府库吃紧,也确实难以避免了。”徐琨分析道。

    “不错,我和子布在讨论过后,便想出了两种方案,一是找陶士行帮忙,令他想个妥善的办法出来。二是便只能向大族和商贾借粮了。”我有些无奈地说道。

    “主公,琨以为,此事就算找了陶士行帮忙恐怕也无法解决!”徐琨说道。

    “哦?为何?”我不解地问道。

    “咱们眼下的困境有三,一是整个扬州境内无主之田并不多,也就是补偿给将士的田地根本不足。二是钱粮方面入不敷出。三的话,恐怕主公和张大人都未必想到过。”徐琨又喝了口茶,然后说道。

    “哦?不知徐琨将军所说的第三点是什么?”张昭问道。

    “自主公委任琨都督淮南三郡诸军事之后,琨便一直在想,日后与曹军之间免不了会多次交手!而琨的职责便是守卫淮南三郡,倘若到时候每一战都能取胜,那自然会有将士需要奖赏,需要补偿,又或者伤残、战死了需要抚恤。那么到时候,岂不没完没了?”徐琨淡淡地说道。

    “额…”我不禁语塞,这一情况还真是我没有想到的。

    不过也确实,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徐琨还未赴任就已经在为我未雨绸缪,可见他对接下去的工作真的很上心。

    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看人的眼光,我这个便宜表兄确实是个人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张昭不由地看向了我。

    “看来在新政中确实存在着不少纰漏,我和子布研究了半天,多是关于此战的处理,却从未想到过将来。”我不由地感叹道。

    “主公的政策确实是好的,但不妨变通一番。”徐琨说道。

    “哦?怎么变通?还请表兄教我!”我诚恳地说道。

    “主公和张大人担心的,无非有两点:一是良田不足以用作补偿,二是只发放财货的话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不知琨说得对否?”徐琨说道。

    “不错!确实如此!”张昭想了想说道。

    “而现在咱们的粮食又不足,所以二位想向大族和商贾借粮,却又担心借不到,又或者借到的数量不够,对否?“徐琨又接着问道。

    “不错!”张昭再次肯定。

    “如今江东的舰船多达千艘,主公何不拿出一些进行销售?卖给大族和商贾,以此换取粮食呢?”徐琨微笑着说道。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徐琨在水师半年还真不是白混的!

    注:徐家本为吴郡豪族,与同郡的孙家有密切交流和往来情谊。徐琨的生父徐真,与孙坚相互亲善,孙坚便将妹妹许配给徐真,生下徐琨。

    在孙坚死后,徐琨便追随起兵自立的孙策。

    徐琨与孙策领兵攻打扬州刺史刘繇的部将,当由于缺少舰船。徐琨的母亲孙夫人当时正在军中,便建议他以芦苇为筏,徐琨将这个办法告诉了孙策,孙策立即实行。

    后来袁术任命族弟袁胤为丹阳太守,并且接收丹阳郡,孙策就派遣徐琨将袁胤驱离了丹阳。

    孙策上表徐琨领丹阳太守,适逢吴景放弃广陵太守的位子回来。因为吴景以前是丹阳太守,吴景宽仁得众,吏民所思,更得人心,孙策于是令吴景复任为丹阳太守,让徐琨以督军中郎将职位继续领兵。

    所以说徐琨本就水战、陆战全能,且文武双全,只不过英年早逝,名声不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