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燕鸣幽燕
作者:墨尚花开   大宋的天空最新章节     
    宋辽多年无大战,中原和草原都已经蓄积了足够的力量。

    中原王朝做梦都想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事情。要不要收复要!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就是天时,时机要对。

    雍熙三年,边将贺令图向太宗上奏:“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贺令图,开封陈留人,太祖赵匡胤的结发妻子孝惠贺皇后的侄子。年轻的时候随伴赵光义左右,因此贺令图既是皇亲国戚,也是太宗身边的宠臣。

    太平兴国七年四月,右监门卫将军韦进韬任雄州知州,由于舍不得购买酒肉犒赏士卒,士卒放火烧毁了知州官舍和雄州城门楼子。贺令图从韦进韬手里接任雄州知州,雍熙二年,领平州剌史,充幽州行营壕砦使。

    边关将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搜集情报,及时地给他们的皇帝发信息。作为太宗的亲信,贺令图知道自己到雄州,不仅是为了挂职锻炼,最终回到京城陪王伴驾,还要搜集契丹情报,让太宗知道自己不是吃闲饭的。为了尽快创造点成绩,让太宗对自己刮目相看,贺令图可谓是挖空了心思。

    太平兴国七年九月,辽景宗耶律贤驾崩。幼子耶律隆绪继位,其母萧绰垂帘听政,辅助年幼的儿子主持国家大事。

    三年之后的雍熙二年,贺令图以瓦桥关为根据地,率军攻克固安、新城、涿州。

    不知是听的军中传言多了,还是贺令图别有用心,他竟然发现自己立功受赏的机会来了,大辽国现在孤儿寡母的,这是多么好的出兵机会。他立即联合文思使薛继昭、军器库使刘文裕、崇仪副使侯莫陈利用,共同上言:

    “自国家伐太原,而契丹渝盟,发兵以援,非天威兵力决而取之,河东之师几为迁延之役。且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开宝七年,辽涿州刺史耶律昌术向雄州知州孙全兴表达了希望休战的意愿,两国皇帝皆大欢喜,一拍即合,这是宋辽双方的首次议和活动,史称“雄州议和”。打这开始,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宋辽双方使者往来不断,互通有无,每到年节互相遣使庆贺,互问起居,好不和谐。

    贺令图等人的意思是说,自打大宋跟北汉交兵,契丹就背叛雄州和约,发兵救援太原。要不是我们举全国之兵把太原拿下来,河东的驻军不知道还要兴师动众,往来奔波多少回。如今契丹国主年幼,大事小情都是他妈萧太后说了算,太后专宠她的老相好大将韩德让,引得臣民痛恨,请陛下乘此契机,一举夺回幽燕之地。

    为了一雪高粱河兵败之耻,赵光义总想找机会跟辽国干上一仗,最好玩点大的,好好教训一下契丹人,让他们长点记性。首先这个出发点就错了,打仗打的不是赌气,不是侥幸,更不是玩命,一切的急功近利,必将矛盾百出,生死难料。

    太宗觉得贺令图的上疏太及时了,出兵大辽,他正在找机会找借口,到底是自己人,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这确实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出兵机会。熟悉契丹的宋琪已经罢相,大宋现在是文人治国,文人除了纸上谈兵,有几个敢于抡刀上阵的。真正懂兵法的那些老将,早就死的死,驻外的驻外,没几个在朝廷,太宗现在是说一不二,他决定的事,除了照办,还是照办,没得选。

    此时的辽国真的像贺令图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吗这位继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权倾天下的女子,又是如何神一般地存在呢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辽国的皇帝史。

    出身后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崛起,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建都城上京。

    耶律阿保机征渤海国,回军途中病死。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掌控大权,杀伐果断,稳定了人心。太祖即将下葬时,述律皇后以传统的人殉制度为借口,诛杀一百多名大臣殉葬,并砍下自己的右手,装入棺木里,作为陪葬品。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述律皇后排除长子耶律倍,立次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大辽国第二任皇帝。

    述律平家族与二审密都被太祖耶律阿保机赐姓为萧,从此,述律皇后的族人都以“萧”为姓,称为后族。

    辽国法律明文规定,耶律姓与萧姓为永久姻亲关系,属于王族与后族。《契丹国志》载:“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之人通婚。”

    因此,在大辽国,提到“耶律”,你首先想到的是“皇帝”一族,提到“萧”,想到的就是“皇后”一族。在辽国,“萧”是一个尊贵的姓氏,从耶律阿保机开始,皇后皆出自萧家。

    后唐清泰三年夏,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太宗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唐。辽太宗亲铁骑,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石敬瑭攻入洛阳,灭后唐,燕云十六州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契丹的地盘。

    后晋是成也耶律德光,败也耶律德光。

    开运三年,契丹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十二月契丹攻占后晋都城开封,后晋出帝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

    开运四年二月初一,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崇元殿,接受胡汉百官朝贺,下诏改国号“契丹”为“大辽”。

    由于汉人武装的不断反抗,四月,耶律德光罢兵北还,途中病逝于栾城杀胡林。在太宗灵柩前,大家一致拥立耶律阮继任大辽国第三任皇帝,耶律阮即辽世宗。

    耶律阮,东丹王耶律倍的长子,辽太宗的侄子。当时还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太宗的长子耶律述律,按照常理,太宗驾崩,继位的应该是嫡长子耶律述律。

    既然不合常理,悲剧就来了,辽国宗室的王公贵戚,相当多的人不服世宗耶律阮,故而叛乱不断。耶律阮是按了葫芦起了瓢,皇位之争,此起彼伏。

    后周广顺元年,辽世宗耶律阮继位四年后,应北汉皇帝刘崇的请求,召集各部首领商议出兵攻打后周,援助北汉。人马到达归化州的祥古山,晚上下寨于火神淀。

    世宗在行宫祭祀父亲东丹王,设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首领,当晚,耶律阮喝得大醉,被左右扶入内帐。

    貌似恭顺而内心狡诈的泰宁王耶律察割,趁机发动政变,联合耶律盆都等人,冲入内帐,杀死辽世宗耶律阮。耶律察割自立为帝,史称“火神淀之乱”。

    世宗四岁的儿子耶律贤,被用毛毡裹着,藏在柴禾垛里。耶律屋质逃出,联合太宗长子,寿安王耶律述律平乱。耶律述律诱骗耶律察割前来,将其割肉碎杀。耶律述律改名耶律璟,称帝,即大辽国第四任皇帝辽穆宗。皇位又回到辽太宗一脉。

    穆宗耶律璟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十八年是辽朝政治的黑暗时期。他沉湎酒色,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喝酒、娱乐、美女,每天喝到三更才睡,每次睡过瘾才起来上朝,因此得了个诨号叫“睡王”,大臣们也拿他没办法。穆宗还喜欢杀人,身边伺候他的人经常遭到无端滥杀。

    嗜杀者终将被杀。开宝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穆宗在黑山打猎,射中一只熊,驸马都尉、南京留守萧思温等敬酒祝贺,穆宗喝得酩酊大醉,回到行宫。当夜,穆宗酒醉索要食物,无法满足,

    便要杀人。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联合厨子辛古等六人,不甘心坐以待毙,趁穆宗大醉将其杀死。

    萧思温,权衡再三,通知与自己来往甚密的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连夜赶到黑山。

    耶律贤,字贤宁,小字明扆。火神淀之乱,耶律贤也险些被杀,藏在积薪中才侥幸死里逃生,不过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得了“婴风疾”,和现在的“羊角风”比较相似。穆宗耶律璟即位后,耶律贤被收养于永兴宫中。

    耶律贤黎明时分到达黑山,萧思温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人,立二十一岁的耶律贤为帝,是为辽景宗,大辽国皇帝。星夜变换间,皇位又摇摆到辽世宗一脉。

    开宝二年三月初九,辽景宗耶律贤回到上京,因为拥戴有功,萧思温被封为北院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南院枢密使高勋被封为秦王;女里加封政事令。

    萧思温,小名寅古,契丹“后族”,述律太后的侄子,父亲是辽太祖功臣北府宰相萧敌鲁的族弟忽没里。萧思温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儒雅有风度,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娶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吕不古,当了驸马,成为辽穆宗耶律璟的姐夫。

    穆宗时,萧思温出任南京留守。作为一个封疆大臣,史书上说萧思温“握笄修边幅”,过于拘泥小节,重视修饰边幅,相对于舞刀弄枪的契丹人来说,文韬武略就差了很多。大伙儿公认他就是个绣花枕头,不够将帅之才。

    显德六年三月,周世宗柴荣统帅大军前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兵锋直指南京。萧思温见周兵势不可挡,甚是嚣张,于是,上报穆宗,请求增兵援助。

    穆宗回复道:“敌来,则与统军司并兵拒之;敌去,则务农作,勿劳士马。”敌人来了,就与统军司合兵拒战;敌人走了,就务农耕作,不要让兵马太过劳顿。

    周军神速推进,很快三关失守,萧思温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也不敢派兵驰援被攻打的州县,只是告诉手下将士,皇上很快就能到了,让大家据守南京。

    手下将士争先请求出战,思温不从。他告诉众将,“敌众而锐,战不利则有后患,不如顿兵以老其师,蹑而击之,可以必胜。”敌人来势汹汹,我们不能硬碰硬,为今之计,不如固守南京,伺机而动,到时敌疲,再乘势攻之,必将大获全胜。

    不久,周军攻陷易、瀛、莫三州,南京告急。城内百姓震惊无比,很多人都携家带口逃到西山去了。萧思温因为防守防失利,害怕皇上怪罪,上表请求皇上亲征。所幸周世宗柴荣得了急病,不得已班师收兵,南京的危机瞬间解除。

    周军一撤,萧思温这回来了尿性,果断派兵追击,打了一场十分有面子的“胜仗”。

    萧思温有三个女儿,天生丽质,个个容貌出众,知书达理,智慧非凡。由于是后族出身,她们要嫁的人除了皇上就是皇族贵胄。

    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契丹皇室贵族婚俗在辈分上比较乱,这是出了名的。萧思温的长女萧胡辇,嫁给了辽穆宗的弟弟齐王耶律罨撒葛,萧思温是穆宗耶律璟的姐夫,与穆宗的弟弟是平辈,这是典型的舅舅娶外甥女。

    二女儿萧夷懒,嫁给了辽太宗的侄子、耶律李胡之子赵王耶律喜隐;三女萧绰,小字燕燕,年方十七,尚待字闺中。

    做了北院枢密使的萧思温,正在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局。萧家三女,个个都是萧思温的掌上明珠,尤其三女儿萧燕燕,才华出众,更是被寄予厚望。

    第一皇后

    后周广顺三年,幼年聪慧好学,才智过人,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契丹人也讲

    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一次,萧思温让三个女儿一起干家务,两个姐姐草草地就收场了,唯独萧燕燕还在继续仔细地擦拭着瓶瓶罐罐,把家具归拢得整整齐齐,萧燕燕从小就办事认真,尽职尽责。思温见后,称赞道:“此女必能成家!”

    虽然耶律贤已经有了妻室,做了皇帝,还是要马上广纳美女充斥后宫。蠢蠢欲动的萧思温立即将自己三女儿萧绰,推荐给耶律贤。按照辈分,他俩的结合属于典型的表姑嫁表侄关系。聪明颖慧的萧燕燕瞬间把景宗耶律贤整三道的,当即封她为贵妃,萧思温也顺利地被晋升为北府宰相。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妃黛无颜色,凭借自己超凡的魅力,开宝二年,宋辽双方首次展开议和休战,史称“雄州议和”,宋辽双方互通使者,边境贸易蓬勃发展。

    辽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辽景宗耶律贤成为辽朝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这一切成就与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皇后萧燕燕的英明治理和辛勤付出。

    福兮祸兮

    萧思温这个“非将帅才”的国丈,凭借拥戴之功,拜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尚书令,封魏王,成了权倾朝野的第一人,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极为不满。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老萧的权倾朝野给他带来的不是什么福气,而是杀身之祸。见不得别人好,这或许是某一类人的通病。

    宋开宝三年正月,萧思温陪景宗耶律贤去东京祭祖。大女婿太平王罨撒葛派人当街给萧思温递上高勋和女里谋逆的证据,本来二人只是觉得萧思温没啥能耐却能得坐,骏马得骑,在皇上身边耀武扬威,有点红眼病,没啥大不了的事,可是如果被查出二人谋逆,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于是狗急跳墙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萧思温。

    箫海只和萧海里,这兄弟俩是萧思温的侄子。二人一直盯着萧思温,妄图成为嗣子,将来继承萧思温的位子。萧思温没有儿子,他觉得两个侄子资质平平人品也不咋地,也就没有将这兄弟俩过继过来的意思。后来在皇后萧燕燕的主持下,将萧继先、萧隗因两个萧氏族人过继到萧思温名下,成为他的嗣子。

    箫海只和萧海里计划落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高勋和女里决定借刀杀人,利用箫海只和萧海里跟萧思温的小矛盾,挑起事端。

    宋开宝三年,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次年,宋开宝四年,皇子耶律隆绪出生。

    “母凭子贵”,生下皇子,耶律贤大为欣喜。为了安抚皇后萧燕燕及萧氏后族,景宗封萧燕燕的母亲耶律吕不谷被封为燕国大长公主,追封萧思温为楚王,追封燕燕的祖父胡母里为韩王。

    之后,萧燕燕又连续为景宗生下三子两女,三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佑、耶律郑哥;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萧燕燕的四子耶律郑哥,八个月就夭折了。如此高产,可见耶律贤对皇后萧燕燕的宠爱是不言而喻的。.

    宋开宝九年二月耶律贤诏集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着为定式”。

    “朕”这个字在古代,那是皇帝专用,耶律贤此举,也正式确定了皇后萧燕燕在大辽的地位,是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存在,就如同当年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一样。有这么一个是把天下都愿意拱手送给自己的丈夫,萧燕燕夫复何求!

    若遇到重要的军国大事,萧燕燕便召集蕃汉大臣共商大计,最后做出决定,她所做的决定,耶律贤最多只是听听汇报,不做任何干预。

    宋太平兴正月初一,耶律贤封皇子耶律隆绪为梁王,耶律隆庆为恒王。

    宋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亲征太原,北汉皇帝刘继元立即遣使向辽景宗耶律贤求援。

    萧燕燕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兵驰援太原。听闻是赵光义御驾亲征,又命左千牛卫大将军韩悖、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再率两镇雄兵南下增援。“雄州合约”被打破,辽宋关系亦宣告破裂。

    三月十六日,耶律沙行进到

    石岭关,遭遇宋军郭进部队的阻击。耶律沙的意思是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开战,耶律敌烈不待后军至,率部抢先渡河进攻宋军,郭进乘其半渡发动突袭,斩杀耶律敌烈,歼万余人。

    敌烈成为“烈士”后,北院大王耶律斜轸才率后军赶到,弓弩齐放,救下耶律沙,辽兵余众仓皇退走。不久,辽北路援军也被宋军击败。

    很快,宋军攻取并焚毁太原,逼迫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辽国失去了一个相当难得的战略同盟。

    宋太平兴国四年六月,宋太宗还师至镇州,决定以新胜之师收复燕云十六州,宋辽之战爆发。

    当初,萧燕燕派耶律沙救援北汉时,就已经考虑到幽州的布防。她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统军使萧讨古等,率兵同南京留守韩德让以及耶律学古一道,戍守燕地,死守南京。

    宋军在开局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并没笑得太久,攻打南京城成了宋军噩梦的开始。大将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萧燕燕便以耶律休哥代替耶律奚底,统军之精锐驰赴前线。

    在耶律沙和大将耶律休哥的拼死护卫下,高粱河一战,宋太宗身负箭伤,乘牛车逃走,宋军惨败而归。

    自此,辽宋边境,经常冲突不断,互有胜负。

    宋太平兴国四年十月,萧燕燕任命韩匡嗣为南面行军都统,与南府宰相耶律沙、大将耶律休哥南攻宋朝,以报复宋朝进攻幽燕。

    宋军诈降,韩匡嗣不听耶律休哥劝阻,执意受降,结果中了宋军的埋伏大败。韩匡嗣率其残部逃至易州山,耶律休哥因早有防范,得以全师而还。

    景宗大怒,欲治韩匡嗣之罪,皇后萧燕燕率众皇族为韩匡嗣求情,景宗怒气难消,韩匡嗣死罪饶过,被打了二十军棍。

    宋太平兴十月,景宗耶律贤为鼓舞士气,找回面子,亲率大军攻宋,于瓦桥关大败宋军,俘宋将数名,斩杀甚众,是为瓦桥关之战。景宗是速战速决,见好就收,打完就撤兵退回。仗都打完了,赵光义才从开封率军出发,为此,嘲笑辽景宗是被他的气势给吓跑了。

    进入“萧太后时代”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偏偏是“恩爱夫妻不到头”。

    宋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廿四日,耶律贤在出猎途中,病逝于云州焦山行宫,享年三。临终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同时立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

    闻知景宗驾崩,时任辽朝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不俟召,率其亲属赴行帐”。萧燕燕见到韩德让,心中顿安。很快,耶律斜轸也赶了过来。二人帮助萧皇后易置大臣,天亮之后,拥立辽景宗长子梁王耶律隆绪于灵柩前即位,是为辽圣宗。皇后萧绰奉遗诏摄政,下诏晓谕诸道。

    十月初一,圣宗耶律隆绪初次临朝视政,初三,群臣上尊号“昭圣皇帝”,尊皇后萧绰为皇太后,大赦天下。

    这一年,萧燕燕二十九岁,耶律隆绪十二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萧皇后的身份变成了萧太后。萧太后二十九岁,便开始临朝摄政,而女皇武则天掌权时是六十岁,同为女政治家,名分不同,实质相同,年龄可差得多了。年轻的寡母,无知的幼子,能挺过这改朝换代的危机吗

    主少国疑,内有拥兵自重的宗室亲王对皇位虎视眈眈,外有大宋时刻威胁大辽边防。萧燕燕深知此时危机四伏,她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以及韩德让面前哭诉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原本就是每天在朝堂上见面的重臣,他们眼中的那位沉稳干练、叱咤风云的萧皇后,原来也是一个孤立无援、楚楚动人的小女子。男性那种天生的“怜香惜玉”荷尔蒙瞬间爆棚,各个都是纯爷们。几位重臣当即跪倒,拍着胸脯

    发下重誓道:“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太后你就相信我们吧,不要有任何顾虑!他们似乎忘了,面前这个年轻的女人,是已经执掌朝政十多年的一代女皇。

    萧太后临朝摄政,大赦天下。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以及韩德让三人,这三人都是军事上的大才,能征惯战,有勇有谋。

    命令耶律休哥留守南京,总管南面军事,加强军事防范;任命侄女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取他们的兵权,同时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最终解决了宗室势力过于庞大、内部夺位的一切隐患,顺利地完成了景宗过世后的朝政布局。

    为了拉拢侄女婿耶律斜轸,太后又安排圣宗耶律隆绪与耶律斜轸互相交换弓矢鞍马,双方“拜把子”,成为最好的兄弟。

    接着,萧太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释放奴隶、奖励农耕、厉行廉政、治理冤狱、推行《唐律》、劝农桑、薄赋徭。进行开科取士,大胆选用汉人,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将士用命。经过一番励精图治,辽国一步步走向兴盛。

    大辽太后萧燕燕,一个比武则天还像皇帝的女人,她的爱情让人羡慕,她的伟业让人称颂!

    到了雍熙三年,耶律隆绪已经,继位四年,萧太后在韩德让和耶律斜轸的帮助下早已度过了政治危机,坐稳了江山。

    宋辽之间经过几年的休整,大辽国现在兵强马壮,兵精粮足,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不惧一战。

    趁火打劫

    赵光义一直想着一雪高梁河一战之耻,雄州知州贺令图的奏报,无疑给了赵光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然而此时出兵,可以说,大宋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战争时机,赵光义不管这些,他要的就是这个出兵的理由,以此说服那些喋喋不休的大臣们。

    北宋雍熙三年春,宋太宗遣使到渤海和高丽两国,约两地头领共同夹击辽国。虽然两国对辽朝都有破国杀主之恨,但是让他们和千里迢迢的宋朝联合,确实有点不切实际,这一点,赵光义失算了。

    幽云十六州分山前七州与山后九州,此次伐辽,太宗吸收以前的教训,并未直取幽州,而是兵分东西中三路。

    辽大将耶律休哥驻守南京,宋军失败就败在此人手上。此战,太宗势在必得,他定的战略为:“正面牵制、背后迂回包抄”。曹彬老成持重,太宗决定以曹彬为东路军主力,牵制耶律休哥的辽军主力,以西路的潘美与中路的田重进负责攻略山后,待山后攻略完毕,中西两路再由山后转至山前,三路大军会合之后,与辽军在幽州城下进行主力大决战。

    三月,赵光义令曹彬、田重进、潘美兵分三路,北上伐辽,目标直指幽蓟两州。为此,太宗做了相当周密的军事部署:

    东路军以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即东路军主帅,号称十万大军,分成两个梯队。曹彬、崔彦进为第一梯队,从雄州出发,取道东北经固安,再折至琢州,然后向幽州挺进。米信、杜彦圭为第二梯队,作为曹彬的辅助部队,从雄州出发,向西北经新城至琢州,与曹彬部队会合。为了牵制住耶律休哥,宋军名将大多集中在东路军。

    太宗嘱咐曹彬,一路上做出声势浩大、强攻幽州的架势,实则行军持重缓行,不得贪功冒进。目的是牵制耶律休哥在幽州的主力军队,从而为中、西两路军争取时间,待山西地区以及幽州北方各州被攻破后,实现三路大军包围幽州的局面。

    中路军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从定州出发,从西北越过太行山,占领飞狐口,切断并阻击辽军的西援,配合西路军拿下代北诸州

    。

    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关,目标夺取云州等山后地区,然后和中路军田重进部会合,最后与东路军一起合围幽州。

    在通讯基本靠走的年代,太宗皇帝布下了如此一盘直径超过千里的杀伐大棋,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坐镇开封的宋太宗,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盘大棋,到底有多少变数,更不知道有多少胜算

    大辽国萧太后得到战报,并不惊慌,立即下令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迎战曹彬,以耶律轸为都统,率军迎战潘美、杨业。

    萧太后觉得,这是她亲自临朝以来,辽宋之间的第一场战争,事关重大,丝毫马虎不得。红装策铁马,巾帼傲严霜,经过深思熟虑,萧燕燕决定带上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

    无论从哪个种族来说,中华民族都有同样的血统,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