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获桂冠 (四)
作者:贤通   情千千劫最新章节     
    风光秀丽的洱海之滨,生长着大片原始茶林,当地人自古以来多以经营药材、布匹、茶叶为主,因此,茶文化流播各地。

    云南是西南夷之地,崇山峻岭,交通落后,秦时封疆置吏,政权仍由土著左右,汉习楼船,纸上谈兵,两汉设置郡县,管治形式至南朝萧梁,(三国时诸葛亮,也只能以夷治夷)。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崛起,皮罗阁在唐的支持下,灭了隋未唐初洱海地区,六个小国“六诏”,统一西南,建“南诏国”。

    其中,几次改国号叛唐,唐朝几十万大军败于南诏国,(唐也设云南安抚司至唐末)。

    南诏国后经历了“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三个短暂政权,多沿袭南诏旧制。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使段思平,联合洱海贵族,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今云南大理。

    两宋时辽、夏、金的影响,宋太祖只能忍痛,划云南为“徼外”(塞外、外边之意)。

    元忽必烈也付出十万将士,战马四十万代价,才能破大理国。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对云南七次招降,梁王不应,且杀死明朝使者,朱元璋决定武统。

    朱元璋派大将军蓝玉、义子沐英率军三十万入滇,攻打元朝拒不投降的残余势力梁王部。

    雄居大理的段氏与梁王分庭抗礼,对明军攻打昆明梁王时,袖手旁观。

    梁王部不敌,逃至普宁,见无路可逃,率妃嫔亲信向滇池投河自尽。

    1382年,明军镇压了大理国残存的土司势力,把段氏第十二世段明等段氏贵族,及蒙元上层官员迁入内地,结束了处于割据状态、六百余年的云南。

    国之初定,战乱始息,百废待兴,急需休生养息。

    朱元璋在云南,设立了“三司”,借鉴元制管治,土司、流官结合治理,以汉官辅助,制衡土司专横,思想文化上,大力推行汉化(主要从服装、礼仪、语言方面入手)。

    内地的汉人迁到云南开发,军屯为主,商屯为辅(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云南有了稳定发展的机会。

    当时的云南白族人,大姓主要(王、杨、赵、李)都是中原迁入的,各族与汉族杂居,尽管土司、流官交错,但没有内阁高官、地方官、驻地太监三方干预,经商环境比内地宽松。

    一家姓夏的盐商,从内地迁入昆明,历数代人经营,由小贩成了商人,人丁旺盛。

    夏家七代经商,从第三代起以经营盐为主,开矿铸铜铁为副,特别强调诚信、道义,经商处处以“信”为重,不弄虚作假,以信誉得人,其次讲求“义”不哄人,不骗人,不侵假掺杂。

    尽管经商图利,但夏家却把利放在最后,并常告诫子孙,力戒“骄、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