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女娲诞辰
作者:菠罗小吹雪   别让玉鼎再收徒了最新章节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这是玉鼎前世中的诗人幻想出的大商王都繁华盛大景象。
    而这里……是洪荒的朝歌!
    宏伟的城墙坐落在大地上,磅礴巍峨,如一尊太古巨兽匍匐,城墙广阔的如山岭一般,岁月也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痕迹。
    但是这座城依旧坚固,始终不倒,成了人族的象征。
    殷商是继夏朝之后的人族正统!
    而作为殷商国都的朝歌则是洪荒当之无愧的人族第一大城。
    没有之一。
    因为这座巨城承载的人口太多了,所以哪怕殷商在四座巨大的城墙下各开了九个孔洞,每天进出的贵族和平民们依旧会时不时让门口堵塞。
    此城之繁华已难用寻常之语来形容,而分散在洪荒各处的人族也无不将这个地方视作梦想,对这里充满了向往……
    而王城之内,此时早朝还未退去。
    上方商王高坐,底下文武两旁,正在商议着一些政务。
    “报!”
    突然传信官匆匆而来,手捧一卷竹简,欣喜道:“启奏大王,闻太师传来捷报,不日即将还朝。”
    说话间,竹简被送到年轻的商王跟前。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两边文武官员神情大部分都差不多,纷纷露出喜色。
    而上方,帝辛接过书简打开一看,笑道:“好,太师果然没有令孤失望,来啊,将捷报传与诸位爱卿看。”
    当驾官接过简书,送到白玉阶下的文武官员手中。
    众人一看,就见其中写到袁福通与率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与妖魔勾结,祸乱一方,征战之际,幸得两位天神下凡相助他这才迅速平息了叛乱。
    所谓两位天神下凡自然是闻仲‘处理’后的说辞。
    他本不想带上玉鼎上仙的两位高徒,但眼下大商内忧外患,他需要以此来为帝辛造势,稳定朝堂内外。
    帝辛也秒懂其意,将这封捷报送给文武大臣看。
    果然,一众大臣看完后纷纷开口恭贺,称大王是天命所归,有上天庇佑……
    如此这一日的早朝就在上下振奋的氛围中散去。
    后殿中。
    “太师这一趟出征倒是顺利。”
    帝辛看着捷报,这时侍女进来道:“大王,两位王子前来请安。”
    “叫他们进来吧!”帝辛点了点头。
    ……
    一轮夕阳朝着远方落下,也将金红色的余晖洒落在城门前排队的人身上。
    队伍中,一个身着长袍的老者随着人流上前接近朝歌,也缓缓抬起了头望着这座雄城。
    “朝歌……”
    老者目光有些复杂,轻语一声,接着背负双手随着人流上前。
    一个洞口两侧是两队披坚执锐的殷商军士,负责镇守,省的有人闹事,也有人负责检查和登记造册。
    “从陈塘关来的?”
    军士有些惊讶的看着手中的路引和眼前其貌不扬的老者。
    老者冲他咧嘴嘿嘿一笑:“正是!”
    “来朝歌做什么?”
    “卖艺谋生!”
    “卖艺?”
    负责检查的军士有些讶异的看了眼老者:“你会什么艺?”
    老者一抚胡须,咧嘴笑了:“实不相瞒,老夫在昆仑山学艺多年,上知天文下……”
    军士瞥他一眼:“说重点,看后面队都排成什么样了。”
    老者讪讪一笑:“老夫会相面,会画符、捉鬼、算卦,尤其在算卦之道最有天赋,要不我送大人算一卦?!”
    “原来是个神棍!”
    军士将路引丢给老者不耐烦摆手道:“快点进去,不要磨蹭。”
    “我……”
    老头只好悻悻的穿过幽长阴暗的门洞,再回头时,身后的城门孔如发光般的小洞,摇头叹息一声:“生活不易啊。”
    不久后,老者出现在了朝歌的街道上。
    北海的叛乱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朝歌上下依旧一片和平盛世之景。
    月亮已经升起,但是城中的热闹不减反增。
    大关贵族们乘坐马车出门,准备开启美丽的夜生活,
    而为碎银忙碌一天的平民们则踏着疲惫的步伐归家,
    至于那些奴隶们……
    地位低贱,早已算不得人了,劳动和奴役早已麻木了他们的神经。
    白天与黑夜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你,做好准备了吗……老者的目光穿越一条条街道,直至雄城最中央处的王城。
    夜至三更!
    王宫,龙德殿内,一道身着描金玄鸟王袍,头戴王冠的身影正坐于案几后,正以手撑头假寐之际,
    忽然微风拂来使他猛地惊醒,就见一位仙风道骨的道人,踏入大门迳入了大殿内。
    帝辛瞥向四周,见殿中通火通明但镇守的守卫以及随侍的侍从早已不见,却此番他艺高人胆大,也不惊慌,淡淡道:“道者来孤王宫不知有何见教?”
    道人望着帝辛微笑点了点头,旋即手捏剑指道:“吾有一剑,请大王试之!”
    帝辛未及答,就见道人剑指点出,立时,带着毁灭气息的炽盛剑光将天地间的一切覆盖。
    帝辛惊醒过来一个用力,身前案几早已四分五裂,身上也骇出一身冷汗。
    他这才发现镇守大殿的军士和侍奉的侍从也都分立殿中,方才的一切只是一个梦。
    “真耶?梦耶!?”
    帝辛有些心有余悸,脸色很不好看,如果是梦,那也太真实了一些。
    主要是那道人的剑太可怕了,仿佛可以诛仙灭神,毁灭一切。
    自他修成武道人仙以来还从未受过如此惊吓。
    他不放心的闭眼催动真气,感知了一下发现体内并未有什么异常。
    而在繁华热闹朝歌城内一处简朴的院子里。
    一个老者背负双手在亭子里走来走去,神情中带着惊慌与担忧。
    亭子中摆放着一张古琴,琴旁的香炉中燃着一支香。
    “何事这么急找本座?嗯?你在慌什么?”
    不知何时他背后出现了一道笼罩在斗篷下的人影。
    老者见状忙上前拱手担忧道:“仙长,计划有变,闻仲已平定了北海叛乱,不日即将还朝。”
    “放心,闻仲他既然出去了,就别想轻易回来,继续按计划行事!”
    那道身影说着,忽然化作一阵金光消散。
    ……
    一道清光穿过王城脚下一座小院的院门,化作了一个道人。
    “看你这鬼鬼祟祟样子就知道肯定又没干好事。”
    院子里,白泽上前上下打量一眼,揶揄道:“又是改头换面又是满头大汗,说吧,干什么去了?”
    孔宣摇头笑了笑。
    玉鼎抬手抹去头上的汗,淡淡道:“贫道一路从北俱芦洲跑回来,那么远的路,出点汗不也正常?”
    他不知道这次女娲宫事件是天意,还是有谁在布局落子。
    反正不为了打草惊蛇,他都采取了稳妥的办法,变成一个卖艺人进城而不是用法术。
    白泽盯着玉鼎道:“你跟那两个巫族小子什么关系……必须给我一个交代。”
    玉鼎被盯的有些心虚,忽然反应过来,哼道:“你要交代是吧,那我还就跟你直说了,那两个小子就是我徒弟你能怎么着吧,贫道想收谁当徒弟就收谁当徒弟,你还想管我?真是搞笑!”
    “你……”
    白泽愣了一下,他料定的是玉鼎可能会跟他打哈哈,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可他没想到玉鼎竟然这么刚。
    “我告诉你,白泽,时代已经变了,妖庭已经亡了。”
    玉鼎抬手点指白泽道:“你们这些妖庭遗老能活下来真不错了,就别想着每天搞事,打什么反天庭复妖庭的主意了。
    好好想想曾经的太古天庭,龙凤麒麟三族,或者是巫族,哪有经历过大劫后像你们这么疯狂蹦跶搞事的?”
    一时间,白泽被玉鼎说的愣在那里。
    见镇住了白泽,玉鼎赶紧给孔宣使了个眼色,两人进了一间房屋。
    “不对啊,我没搞事啊!”
    白泽反应了过来道:“搞事的不是我啊,我问的不是你怎么收了两个巫族小崽子的事吗?”
    砰!
    回应他的只有被关上的房门。
    “玉鼎!”
    白泽气的脸都黑了,再说他也只是问问而已,根本没有发难的意思好不。
    毕竟玉鼎也收了妖族晚辈为徒弟。
    可是看玉鼎这死出……难道连问都不能问了吗?
    “玉鼎兄,其实白兄没有为难你的意思……”孔宣苦笑着给白泽解释。
    玉鼎向外瞥了眼:“我知道,不过这家伙就是命里犯贱,不能给太多好脸。”
    呃……孔宣沉默了一下,转移话题道:“那玉鼎兄你看我成为副总兵的事……”
    “说了总兵,总兵,你怎么还念叨副总兵?”
    玉鼎笑道:“此事我已经告知闻仲,他此前出征北海,听说现如今已经平定了叛乱应该是快要回来了,到时有他亲自作保可比一封介绍信有用多了。”
    孔宣轻轻颔首,本来他想催一下进度的,但此话一出也不好再开口了。
    虽然这位玉鼎兄说的有道理,且走玉鼎道兄的关系当的官更大,但他有种被这件事儿牵制住的感觉,每天只能跟着他们虚度光阴。
    假如当初他去找别的关系……这会儿已入朝为官了吧!
    翌日!
    朝阳初升,文武官员鱼贯而入大殿,开始早朝,商议处理各地官员送来的奏简和军政要务。
    如此过了没多久。
    “报!禀大王,东伯侯差人送来急报,东海平灵侯自号平灵王反了,请大王派兵支援。”
    正当一众文武有些疲乏时,忽然一道急报惊得一众文臣武将们精神一震。
    “平灵……王?狗一般的东西也敢称王!”
    帝辛神情威严瞥了一眼底下信使,道:“东伯侯总镇东边两百路诸侯,他手下出了反贼他不带兵平叛,反来朝歌求援,这是何意?”
    那信使被盯得头上冒汗,忙解释道:“秉大王,东伯侯已经命小侯爷带人前去镇压了,但那平灵侯勾结了夷方诸多部落……”
    “夷方?!”
    帝辛目光闪动,所谓夷方其实东方两百路诸位之外的人族部落,故又称东夷。
    除了东夷外还有南蛮、西戎、北狄等部落,乃是大商与诸侯们的大敌。
    若把格局大一些的话那这些蛮夷部落里的人也是人族,
    但这些人未受到中原圣人教化,从而依旧保持着上古人族的凶悍作风,走上了和中原人族的不同道路。
    这些蛮夷不事生产,缺少什么就侵入诸侯们的地盘,牛羊靠抢,粮食靠抢,女人靠抢……
    如此,这些蛮夷也被中原人族视作异族。
    这些蛮夷大商其实也不是没与诸侯们组成大军,前去剿灭,但对方作战凶悍,能打则打,打不了也会依仗地理优势撤退。
    联军们人困马乏想撤的时候吧又被追上来打……根本难以如此剿灭。
    “看来他们是又想挨打了,传令三军,孤要御驾亲征!”
    帝辛猛地站起,神情冷冽:“当初太爷爷没能打死他们,那便由孤来。”
    当前分封的制度决定了诸侯向商王臣服纳贡,但诸侯的财产与安全受到侵害时,商王也要出兵保护他们。
    如此方可服众,不然后果很严重。
    其实这些蛮夷侵扰之事时有发生,但让人无奈的是这些蛮夷打不死,只会隔一阵就来恶心人。
    至于他的太爷称作商王武乙,
    那时大商信奉占卜,各种事都要占卜,哪怕是王位继承人,而占卜结果解释权都在巫师口中。
    他那位太爷意识到了这种神权对王权的威胁,于是在解决了巫师和神权的威胁后,东征东夷,西讨西戎,北征北狄,将这三处祸患彻底打服。
    “大王不可啊!”
    闻言,一众大臣们吃了一惊,急忙劝阻。
    黄飞虎抱拳道:“大王乃国之根本,岂可轻动,飞虎愿请命率军前往平叛。”
    这时,比干出列道:“大王,臣觉得不妨让闻太师绕道前去东海平叛。
    太师虽然刚经历了一场征战但一来征北海时日尚短,大军不会太过疲累,二来太师得胜归来,士气正盛,二来从太师处去东海比朝歌更近,四来太师精通五行道术……”
    “臣附议!”
    众臣闻言纷纷附议,表示认同。
    帝辛看着请战的黄飞虎和出谋划策的王叔比干,略一沉吟后,吩咐道:
    “拟旨!命太师绕道前往北海,征讨平灵侯与东夷众部,注,这次一定要将他们给孤打疼,打出血。”
    “大王英明!”
    一众大臣们又给帝辛戴起了高帽子。
    有了此事打岔后,一时间,殿内再没几个人上奏。
    当驾官看了眼帝辛的脸色高呼道:“有奏出班,无事朝散!”
    言未毕,一老者出列,高呼道:“臣商容执掌朝纲礼乐,有事不敢不奏。
    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众大臣对视一眼后纷纷出列附和。
    帝辛道:“女娲娘娘有何功德,要孤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女神,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
    帝辛微一沉吟后:“准卿奏章。”
    ……
    王城外的小院中。
    堂堂商王竟然不识女娲……玉鼎蹙眉盯着眼前漂浮一面光镜,映射出此时早朝的景象。
    当然这一幕跟封神原着一毛一样,所以更让他疑惑这洪荒竟然有人不知道女娲。
    此外,让他意外还有一件事。
    “顺序没变,但平灵王反的……好像有点早了。”
    玉鼎食指拇指捏着下巴沉吟,平灵王的确是继袁福通之后反的,也的确是闻仲还朝回来后又去镇压的。
    但是……时间提前了十几年!
    因为在他两个孽徒的参与下闻仲征讨北海提前结束了十几年。
    “首相……商容!”
    最后,玉鼎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老头儿身上,这老小子有问题是他通过封神原着推断出来的。
    反正不管谁提女娲宫降香这事儿,谁就有问题!
    此刻他更加确定了,毕竟你要提女娲宫降香之事,没问题,前面有大把时间让你说,
    可是这老小子偏偏跟个哑巴一样不吭声,到最后只在女娲圣诞的前一天说出来,完了还一大帮附和的……
    根本不给帝辛任何反应时间嘛!
    “这老小子!”玉鼎摇头,希望他留下的那一手能不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