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犬父
作者:爱喝甜辣酱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最新章节     
    陈群想过很多自己会面临怎样的威胁。
    是伏兵?
    还是杀手?
    他感觉都不会,以荀叔侄的个性,绝不会做出这样卑劣的事。
    只是他全然不曾料到,在这里居然会见到自己的父亲陈纪!
    从西出迎接天子之后陈群就与父亲离别,陈纪自己留在鲁国军校帮助荀一起招生教学,父子二人甚至都没有通信,陈群本来盼着大军撤到兖州,或者雒阳稍稍安定之后再把父亲接过来,没想到父亲居然在此刻出现了。
    “大人可是与荀文若同行?”
    陈群见了许久未见的老父,本该按照礼数恭敬地下拜,可他现在却极其警惕地注意着四周,并牢牢抓住手上的铁矛,警惕这周围会有其他的敌人。
    陈纪笑呵呵地摇着头,有些欣慰地看着儿子。
    一年不见,陈群长大了,气质也改变了许多。
    之前的陈群虽然出身高贵且学识渊博,可总是有些说不出的青涩。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
    陈纪长长地舒了口气,盯着儿子,正色道:
    “不错,文若要来雒阳,我也跟着他一起来了。
    这不是正好遇上了颍川故人,为父心中甚慰,长文,找几个人,送奉孝去河北。”
    “什么?”
    “我说,奉孝见过天子之后要去河北。”陈纪言简意赅,并不解释缘由。
    身为人父,他没有必要向自己的儿子解释。
    陈群无奈地苦笑。
    孝道是这个年代躲不开的话题,身为一个清流名士,陈群的一言一行势必要流传千古,他的这些清流朋友荀、荀攸等人也是一样。
    陈纪身为陈群的父亲,直接要求陈群保护郭嘉,将他护送到河北,这让陈群一时有些犹豫。
    拒绝吗?
    这是不孝啊。
    荀攸和郭嘉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经过了之前的种种,曹操手下的颍川谋士的处境更加艰难,荀攸对曹操没有那种殉道者的热忱与忠诚,在收到了陈群的书信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逃脱。
    可荀攸与郭嘉的关系很好,而郭嘉又一根筋的一定要跟随曹操,决不能在这种时候将曹操抛下,劝说许久,荀攸终于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郭嘉的族兄郭图在袁绍那听说很受重用,而且现在袁绍多次与徐庶交战,日后肯定要大举南下与徐庶决一死战,作为曹操的盟友,袁绍现在肯定很需要帮助。
    横竖在南阳混不下去了,要不然就直接去投奔袁绍算了。
    郭嘉也拉不下这个脸,毕竟当年他去投奔袁绍的时候袁绍对他的态度不错,还亲自请他吃饭,但郭嘉仍旧在郭图面前高唱袁绍不会用人,之后翩然而去。
    现在再去,郭嘉岂能忍受这样的屈辱,可是……
    曹操之前在战场上甩开蔡瑁,一路狂奔占据邓县,之后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一边与蔡瑁联合,一边在南阳招兵买马。
    如果没有外敌,曹操这是找死的行为,可因为有了袁术这个外敌,蔡瑁也无法分心对付曹操,只能暂时采取拉拢的态度,这让曹操得以与更多的荆州豪族及避难荆州的关中人联合,准备图谋大事。
    这样一来,郭嘉等人的地位更加尴尬。
    毕竟徐庶之前放出话了,他跟别人没仇,唯一的仇人就是郭嘉。
    只要弄死了郭嘉,一切就太平,什么都能谈,不少新近投奔曹操的人都表示不希望与郭嘉扯上关系,以免在日后遭到徐庶的记恨。
    曹操虽然一直说这不管郭嘉的事情,但郭嘉被反复折磨的滋味真的很难受,于是,他主动向曹操表示愿意代表曹操去朝见天子,并且伺机前往河北拜见袁绍。
    郭嘉的话让曹操有点内疚。
    曹操最了解郭嘉是被冤枉的,他对郭嘉的才能非常信任,之前败在徐庶的手上也是无法,他想挽留郭嘉,可桓阶、文稷包括儿子曹昂在内的人都坚决要求趁机将郭嘉赶走以缓和与徐庶的关系,曹操万般无奈,也只能真的让郭嘉担任使者,进入雒阳这龙潭虎穴。
    “你们的胆子是真的不小啊。”陈群闷声闷气地说着,瞥了一眼父亲,又把目光聚焦在荀攸的脸上。
    郭嘉叹道:
    “以长文的本事,难道还不知道这是徐庶陷害我?
    我等结交多年,你为何反倒信任徐庶这寒门鄙夫?”
    陈群哼了一声,一脸不屑地看着郭嘉,心中却飞快转过各种念头,权衡种种利弊。
    陈群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风评认可。
    风评都认可郭嘉是坏人,尤其是颍川另一位大名士钟繇也认可郭嘉不法,他当然要从善如流,狠狠冲锋陷阵――就像他本心里也不太相信上古尧舜禅让之事,可依然还要不断告诉自己尧舜代表了最崇高的美德。
    出卖郭嘉可以让其他的颍川士人得到徐庶的信任,曹操靠颍川人起家,徐庶也未必不能,就看陈群如何安排。
    所以,陈群必须对郭嘉展现出极其恶劣的态度,越恶劣越好。
    “见天子可以,想要去河北就得凭本事了。”陈群淡然道,“群无能,不过是大厩令艾先生门下学生,若是答应护卫奉孝渡河,在半途船翻了,岂不是要害了奉孝?”
    陈纪对儿子的态度非常不满。
    他是曹操的支持者,之前加入鲁国军校的时候就存着在军校中揉沙子,慢慢控制这把利刃,借以慢慢控制破坏徐庶内部,当时陈群也非常赞同,没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陈群居然成了徐庶军的真正支持者,还反过来帮助徐庶迫害颍川老乡郭嘉。
    这是陈纪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陈纪比陈群看得还远一点――之前世族之所以厉害,甚至破落也名声尤在,还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知识的解释权?
    他们的知识、出身、品评就是做官的最大途径,甚至堪称不二之法,他们掌握了经典,我说圣人是这么说的,就是这么说的,我说圣人说的是这样的意思,那就是这个意思。
    徐庶任用寒士他能忍,徐庶用典韦来搞新的儒学他也能忍,因为学来学去还是在儒学的大框中,只是比谁能得到更多的认可,陈纪自认为绝不会输。
    可他在鲁国军校这些日子,愕然发现徐庶居然要做一套跳出儒学的知识体系,而且极其聪明的陈纪发现,这数理化的学问极其博大,而且无穷无尽,似乎可以从现有的一两本书推出寰宇的大道。
    现在都如此,再过几年呢?
    这些人万一得了天下,开始推广这些学问,世家引以为豪的知识解释权将不再是显学,起码不会如现在一般,是所有人向上的唯一道路。
    如果所有的寒门都开始学习这种新的知识,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都要被推倒,都要重新开始学起,听艾先生说这种学问之后还能演变出高等数学、核物理、精细化学等一座座巨厦,率先钻研出这学问的人足以彻底改变这天下的模样。
    到时候天下翻天覆地了,他们现在掌握的这些知识还有屁用?
    这是挖他们的根!
    在鲁国军校的这段时间,陈纪一直想破坏这座新学堂,只恨自己力量微薄,而荀也不肯配合他。
    现在,他豁出去了。
    为了这大道,袁绍必须胜!
    只有袁绍胜了,他们才能将这学问全都贬斥为妖术。
    再来一把火,将这些妖术烧的灰飞烟灭,大道仍在我等手中!
    见儿子如此推诿,陈纪索性说道:
    “好啊,长文尽管安排船便是,我和奉孝一起乘船,如果船沉了,那就是我等德行不修,合该送死。”
    陈群一口气没上来,被陈纪气的胸口隐隐作痛。
    这犬父怎么有我这种虎子,真是气煞我也。
    父亲啊父亲,你只考虑颍川同乡,考虑你的大道和名声,却全不考虑你的儿子吗?
    我若是放走郭嘉,之后被徐元直知道了,岂能饶了我?
    校长现在如此信任我,要是知道我放走了郭嘉,我之前的努力岂不是要前功尽弃?
    你们这群人,我陈群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颍川人,可你们又在做什么?
    我把你们当同乡,们把我陈群当成什么东西了!
    他大袖一甩,喝道:
    “先别说这个,不是要朝天子吗?先进城,我要给讨逆将军好生介绍介绍咱们颍川的名士!”
    陈群为自家犬父上头的时候,青州的临淄城中,也有一个人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可恶啊!当真可恶!这个,这个……我叔父欺我太甚!”
    袁谭满脸涨红,全身不停地颤抖,在斗室中转来转去,随即从角落里翻出一个牌位,重重安在面前的桌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喷出凶戾难言的厉色,又有点委屈地看着上面的字。
    “父亲在天之灵,定要护佑孩儿周全啊!”
    刘艾之前使用袁绍压箱底的策略,现在已经开始到处散播消息,说袁绍愿意全力辅佐刘备当新皇帝,还把袁谭送给刘备做人质――
    这种话说的时候袁绍就没打算认,恶心恶心人而已,反正就是刘艾空口胡说,也没有袁绍的手令之类,纯纯的谣言,袁谭之前听袁嗣说起这个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心说这肯定是谣言,说话就离谱。
    刘备算什么东西,我父袁绍怎么可能会向他低头?还把我送到刘备那当人质?
    正好之前一直蜗居在青州没事干的焦触得到袁绍重新启用去黎阳,袁谭随口就让焦触去问问这事到底有没有――其实以袁绍的情商,当然不可能承认,焦触也不认为自己去了之后就能问出什么来。
    但是。
    作为袁绍新任的军师祭酒,郭图当然在黎阳主持这件大事,他之前是知道沮授的这些计划,听见焦触询问,立刻添油加醋地给袁谭传递消息――
    你看看,这就是沮授不当人的地方了。
    这种人现在能想出这种拿袁谭当人质的诡计,之后有什么诡计我简直是不敢想啊。
    还是我们颍川人道德高尚,想要成就大事,还得看我们啊!
    郭图添油加醋,再添了些其他的佐料,新仇旧恨混在一起,然后说给了袁谭。
    袁谭本来以为这只是江湖上一群人想要搞个大新闻,然后不知道怎么搞把自己给牵进去了,可听郭图一说他才知道,原来犬父还真的拿自己去当了筹码诱惑刘备。
    虽然只是诱惑,只是恶心,但袁谭的心中还是极其不爽。
    因为这代表的东西不一样。
    虽然把嫡长子抵押出去的事情不算什么新鲜事,可那都是被迫,那是无可奈何,但袁绍本就是准备随便恶心刘备一下,也就是他随便搞了一下,心中下意识安排的人质人选居然是袁谭!
    心里话经常就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说出来的。
    袁绍没有正式公布自己的继承人,一直青睐第三子袁尚,让几个儿子各自掌握一方,也还是把袁尚带在身边,而让他的两个哥哥出去打死打生。
    袁谭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只要努力还有机会,可他之前做的已经相当成功,袁绍这次恶心刘备还是下意识地将他抛出去作为人质的人选。
    刘备信不信不重要,以后其他人说起袁绍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件事,袁绍身边的人也会认为袁谭是袁绍在关键时刻可以随便抛下的那个儿子。
    这种人怎么可能会作为继承人培养?
    这也是个明确的暗示,让其他人不要再浪费精力在袁谭身上下注。
    而且有了这话,万一之后袁绍确实打不过徐庶,需要真的向刘备求助了,会不会真的就把袁谭叫到身边好言相劝,送去问刘备求兵?
    看来袁谭不管如何努力,哪怕袁绍日后掌握了天下,他的继承人也不可能是袁谭这个已经过继出去的嫡长子。
    这将袁谭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击碎,他一脸怨毒地抬起头,看着站在自己身边不远处一脸微笑的袁嗣,恶狠狠地道:
    “翁继啊,我不服啊!我父,不,我为叔父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为何如此对我!
    他还要我做什么?袁尚到底何处比我强?到底何处!
    我又不是他儿子,他凭什么拿我当质子!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