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数学界的那些事儿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最新章节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这才发现了中大校园外面,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穿着普通的短裤短袖,但身上孔武有力,气势非凡。
    他们训练有素,在学校附近和校道等地方巡逻,也不打扰学生们。
    并且大部分人也都只是在大礼堂附近这边转悠,并没有去教学楼那边。
    瞅见这一幕,盖尔范德、维布伦等人顿时脸色微变。
    看来,今天这个情况,是没办法很快过去了。
    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怕邱宗岳他们已经知道了不少信息。
    所以才会作出这样的安排。
    也因此,在午饭过后,维布伦他们这些北美的数学家们,就率先提出了离开。
    对此,邱宗岳根本没有拦着他们。
    想要离开的话,完全没有问题。
    而陈国华纯当没有看见这一幕,更没有去给他们送行。
    陈省身却意外地表示要在这边多留几天,因为他想要回老家祭拜先祖。
    对于这件事,维布伦很大方地放行了。
    毕竟陈省身的家人还在北美呢,他怎么可能放得下?
    因此维布伦也不担心陈省身会一直留在内地不走了。
    周炜良自然是跟着离开了,这人性情淡泊,即便是交流的时候,说话也很少。
    北美团队走了不少人,但卡拉比这些独自或自己组团前来的数学家,就依然选择留了下来。
    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呢,说不定能够有什么不同的进步呢?
    转眼第二天,盖尔范德他们陆续离开了。
    有意思的是,瓦尼奥可这位女博士,居然真的留了下来。
    或许盖尔范德他们还没死心?
    想着看看瓦尼奥可留下来的话,会不会有什么意外转机呢。
    邱宗岳他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调侃陈国华:个人魅力大涨,居然都有这么漂亮的女博士崇拜者了。
    众所周知,搞数学研究的人,很少很少。
    而女性数学研究者,那就更少更少了。
    更别说瓦尼奥可还是一位颜值漂亮、身材还不错的女博士,对男人的吸引力,直接拉满了。
    莫斯科那边盛产美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
    那边的美女,很多在十七八岁的时候,那真的是颜值一流身材也一流。
    面对大家的调侃,陈国华无奈地瞪了他们一眼,却没有作出任何的解释。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一个人的人品,不是靠别人的几句言语能够决定,肯定要看他怎么做啊。
    反正陈国华就觉得,瓦尼奥可这人跟霍曼德尔很配。
    他自己都是已婚人士了,又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所以,他直接无视了众人,即便是瓦尼奥可有点羞涩的小表情,也被他无视了。
    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该走的人也会在今天离开。
    后续还会留下来的人,不会很多。
    伯特兰罗素这个老头,居然要前往京城逛一逛。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很有可能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来京城了。
    所以,想最后看一眼。
    他说得没错,毕竟他已经八十八岁了,黄土都埋到头顶了。
    如果是其他人,估计坟头草都被割了好几茬了呢。
    也就是罗素他这么长寿,身体也还很不错。
    这事儿自然是由邱宗岳来安排,陈国华没有出面。
    埃尔德什留了下来,霍曼德尔在深思熟虑过后,也选择留了下来。
    让陈国华意外的是,卡拉比居然也留了下来。
    即便是达文波特、克劳斯费里德里希和塞尔伯格他们三人也选择留了下来。
    能留下来这么多人,已经远远超出陈国华的意料之内了。
    邱宗岳知道名单之后,直接咧嘴笑了出来。
    总共有七人留下来,到时候努努力,让他们全都选择定居内地,那么这一波,内地绝对是血赚啊。
    虽说,这一次的报告会,来了一千多名数学家,仅仅只是留下来七人,非常非常少。
    但也十分意外了。
    要知道,现在的内地,各种基础还是很差的。
    不过,他们要做的是纯理论数学研究,对其他层面的要求并不高。
    谢过中大校方之后,陈国华他们一行人就在白云机场乘坐飞机返回京城了。
    搞笑的是,郑曾同和夏敬农两位数学教授,也带着他们的学生,跟着大部队,一起回了京城。
    只因为这一次,埃尔德什他们七人留了下来。
    这七人当中,最顶尖的数学家自然是埃尔德什,稍微差一点点的霍曼德尔、塞尔伯格他们四位欧洲数学家,那也仅仅只是比华罗庚差一点点的罢了。
    当然,只是说他们的数学天赋,并不是说他们的数学成就。
    至于说卡拉比和瓦尼奥可两人,数学天赋就跟段学复、吴文俊他们差不多了。
    还无法跟陈景润这位中科院数学助理研究员相比呢。
    有这么七位数学家,加上陈国华这位顶级数学新星,郑曾同和夏敬农他们当然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所以跟着北上,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准备在北大这边交流一段时间。
    指不定,还能够有所突破呢。
    京城南苑机场,前来接机的人有不少,特别是陈国华走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鼓掌。
    这是在欢迎他们的凯旋。
    在过去几天的报告会交流时间里,陈国华可谓是成功证明了庞加莱猜想这个世纪数学问题。
    就连陈省身他们这些顶级数学家们,都佩服不已。
    而在四号那天之后,段学复和吴文俊等人就抓紧时间对论文进行翻译。
    然后交给数学期刊的鹿乔山主编,抓紧时间安排出版。
    尽管是只有一篇论文,但国际版这次还是直接刊发了出去。
    华润公司也是以最快速度,把这篇论文送到了有缘人的手中。
    伴随着论文的发酵,以及维布伦、盖尔范德等这些数学家们返回自己的大学,陈国华的名字会彻底响亮起来。
    不管是欧洲还是北美,都会有大量的数学家们继续研读陈国华的论文。
    他们都会去钻研陈国华提出来的数学工具。
    因为不管是几何机构还是曲率流,亦或者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等等,这些工具在庞加莱猜想的研究中,都有非常不错的工具。
    并且陈国华在最后面,关于如何掌控那些奇点动向的几个数学工具,在其他领域,估计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反正,这一次的数学报告会,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了。
    作为内地第一次如此成功的学术报告会,京城这边十分惊喜、满意,也就不奇怪了。
    陈国华看到这一幕还是吓了一跳,这也是太隆重了吧?
    于沫离、陈梨花她们几人都在欢迎的队伍里面,十分激动地呐喊着。
    额,今天好像是周末,所以她们出现在这里也很正常。
    不知不觉都过去了那么多天,时间走得可真快。
    在机场这边,有大概十多分钟左右的欢迎仪式,主要是领导有发表简短的讲话。
    所以拖延了一些时间。
    到家之后,陈国华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还是家里舒服啊!”
    他抱着自己的儿子,坐在凳子上,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感慨说道。
    “那肯定啊,家里肯定比外面要好很多.”
    于沫离笑嘻嘻地跟他打听起了报告会的事儿,比如跟他们一起来到京城的那位漂亮女博士,到底是什么情况?
    她这是吃醋了?
    也不是,就是纯粹好奇。
    以她对陈国华的了解,他这个人有洁癖。
    当初她堂姐于筱离那么漂亮,他都看不上,更别说那位莫斯科女博士了。
    大洋马的名头,好听是好听,但在这个时代,很多国人还是相对传统的。
    跟老外结婚,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何况,陈国华都结婚了,跟她的感情也极好,咋可能呢?
    于沫离只是听说了搞数学研究的人,几乎都是男性,女性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出现一位漂亮女博士,还是挺让人好奇的。
    陈国华闻言,简单跟于沫离说了一下,结果他说的是拓扑学这些知识,她顿时就蒙圈了。
    “你不要说这些高深的理论嘛,我都听不懂.”
    面对撒娇的于沫离,好几天没吃肉的陈国华,眼神霎时间有些心动了。
    只不过现在大半天的,还真是不好办呢。
    外界,关于陈国华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的事儿,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是港岛这边,只因为这边跟白云城非常近。
    所以很多数学家回来之后,以及华润公司第一时间把论文拿了出来,所以港岛数学界瞬间就轰动了起来。
    虽说港岛目前不是归内地管,但港大等多所大学,还是内地人占据主体的。
    或者说,港岛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内地人。
    因此,他们这边的数学界,第一时间就受到了冲击。
    然而,能够看懂陈国华论文的数学家,却不超过十人。
    “扑街啊,他就不能够写得更加详细一些吗?他的大脑是怎么长的啊?同样是人,为什么他就可以简化这么多证明过程和验算公式?”
    不少人,拿到论文之后,研究了好几天之后,气得破口大骂。
    真的是破大防了!
    跟这些破防的人差不多,远在莫斯科这边的赫鲁,收到消息之后,办公室的一切办公用品,又再次遭殃了。
    工作人员听到办公室内的动静,不由心疼了起来。
    好家伙,过去一两个月的时间,赫鲁的办公室都消耗了超过上百万卢布的办公用品了。
    所以,工作人员当然很心疼啊。
    这些钱财,拿来给他,不香吗?
    然而工作人员确实无法理解赫鲁为何如此生气。
    首先是维多鲁什卡那边,根本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回来,石沉大海了!
    如此诡异的情况,多半是遭遇不测了。
    接二连三出现这样的状况,在损失了尼古拉夫、罗科索夫、维多鲁什卡等下属之后,赫鲁即便再愤怒,也得先忍着。
    毕竟,现在的情况,对赫鲁这边,可能不太友好。
    而且他也不知道内地那边,到底掌握了多少情况。
    别到时候建立对话途径之后,却又因此被对方嘲讽几句。
    除了这件事之外,那就是从返回的盖尔范德他们口中,赫鲁也知道了瓦尼奥可留在内地的事儿。
    这明明就是肉包子打狗的事儿,盖尔范德他们居然还沾沾自喜?
    真不知道他们这么聪明的脑子,是不是被大门给夹了一下,要不然怎么能够听信陈国华的鬼话呢?
    毕竟瓦尼奥可留在京城,还不是任由人家揉捏?
    即便是她让陈国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那也很难让陈国华回到莫斯科啊。
    要知道,现在内地对陈国华,绝对是非常非常看重的。
    一个庞加莱-陈国华定理,足以让陈国华扬名全世界了。
    事实上,跟赫鲁猜想的一样,北美、欧洲、南美和莫斯科等地方,都已经在盛传这件事了。
    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也是褒义居多。
    比如华盛顿邮报这边,就称陈国华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而伦敦那边的泰晤士报这样的大报,也在头版头条这边,刊登了这个消息。
    普通民众弄不懂,这个东方面孔到底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呢?
    跟普通民众不同,伦敦这边的数学家们,却是集体沸腾了。
    十八世纪之前,伦敦是无可置疑的全球数学中心,因为牛顿这位历史大名人,就是他们伦敦的。
    由此造就了牛顿学派和皇家学会的诞生。
    即便是到了现在,伦敦的皇家学会,也依然把持着整个大不列颠的数学话语权。
    而现如今的伦敦,已经式微了,除了一个伯特兰罗素可以拿得出手之外,也就是李特尔伍德、艾伦麦席森图灵等几人有点名气了。
    但他们的成就都不是在拓扑学领域。
    比如艾伦图灵,此君是一个计算机、数学等层面的超级天才,在逻辑数学、李群的有限数等层面有很多的研究。
    可是这人由于家中被盗,被警察发现他与同性伴侣的关系,然后就被迫害了。
    是一九五四年,他自己吃了带有氰化物的苹果,就这么离开了。
    腐国的那什么,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至于艾伦图灵为什么要咬一口苹果自杀,可能是致敬牛顿?
    反正这么一位数学和计算机层面的天才,就这么离开了。
    现如今,伦敦这边之所以那么激动,自然是因为陈国华的身份。
    他父亲是白云城人,而港岛那边有大量的白云城人。
    如果能够在港岛找到跟陈国华有关系的家族亲属,利用华人对宗族亲情的关系,尝试说服陈国华前往港岛发展。
    而港岛目前可是他们大不列颠的地方啊。
    所以,到时候直接把陈国华带回伦敦,这不是顺理成章的嘛。
    这就是为什么伦敦如此沸腾的地方。
    尽管陈国华只是华人,但以皇家对方殖民地的那一套,给一个什么太平绅士、勋爵什么的,不就可以成功把陈国华给收为己用了嘛。
    而陈国华今年才十九岁,便已经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后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可是在斯德哥尔摩举办,到时候陈国华拿菲尔兹奖,几乎板上钉钉。
    未来,他登顶数学至高宝座,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儿了。
    如此牛逼的领军人物,伦敦皇家学会的数学家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希望陈国华这样的人能够回到伦敦,带领伦敦重新夺回数学中心。
    众所周知,十八世纪的大革命之后,巴黎就取代伦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数学活动的蜂巢’。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伴随着亨利庞加莱时代的过去,以及哥廷根的数学统一运动,让柏林成为了全世界数学家向往的‘麦加’
    在这个时期,戴维希尔伯特、艾米诺特、菲利克斯克莱因、马克斯韦伯等数学家都极为出名。
    比如戴维希尔伯特可是号称数学之王,无数天才的老师,二十世纪最后一位数学全才。
    又比如艾米诺特,这可是被爱因斯坦等多位名人形容为数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人,被称为现代数学之母。
    只不过,柏林的数学中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因为他们自己太作了,然后二战结束之后,数学中心转移到了莫斯科和普林斯顿这两个地方。
    莫斯科的崛起,最为震惊世人的便是一九五八年那一次。
    这一年,他们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虽说它是由电子管制造的,但这里面也说明了一件事儿:莫斯科的数学,很牛逼。
    只因为这个时代,很多人对宇宙星空的了解,还很少很少。
    如果需要发射这样一枚人造卫星,必然是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这其中,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
    在莫斯科发射卫星之后,肯尼迪就说过了,他们北美也要搞空间技术,而且也还要超越莫斯科。
    并且肯尼迪也了解到,莫斯科能够成功发射卫星的原因之一,便是莫斯科与此相关的数学领域,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以及莫斯科极为重视基础科学教育,也是它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具有雄厚实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肯尼迪也下令大力发展数学。
    纵观二十世纪的数学史,毫无疑问,莫斯科无疑是一支令人瞩目的力量。
    从叶戈洛夫到莫斯科的数学大师鲁金,再到柯尔莫哥洛夫。
    到了柯尔莫哥洛夫时代,莫斯科的数学就迎来了巅峰时代。
    因为受到他影响的数学家不计其数,而直接受他知道的学生数目也十分惊人。
    柯尔莫哥洛夫总共带了六十七位学生,其中十四人成为了科学院院士。
    还有就是最为牛逼的盖尔范德此人,现在已经是莫斯科数学界的领军人物了。
    便是有了如此重视师徒传承的历史,盖尔范德当初才会那么硬刚赫鲁。
    因为以盖尔范德为首的莫斯科学派,掌控着整个莫斯科的数学。
    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莫斯科的数学家们,要么是盖尔范德的师父师叔们,要么就是师兄弟们,要么就是学生们。
    毕竟从叶戈洛夫开始,人家盖尔范德这一脉,就是莫斯科学派的正统。
    加上柯尔莫哥洛夫此人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当然知道人才培养的不易。
    所以极为支持盖尔范德带队前往陈国华在白云城举办的学术报告会。
    莫斯科发射的那枚卫星,盖尔范德他们这群人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要不然,人家一个莫斯科,就带着两百三十二位数学家、博士前往白云城了。
    瞧瞧欧洲和北美,抠抠搜搜,都没有来多少人。
    或者说没来多少真正的领军人物。
    事实上,由于陈国华在白云城的学术报告会上,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此行收获最多的数学家团队,绝对是盖尔范德他们了。
    尽管留下了一位瓦尼奥可,但盖尔范德他们已经十分满足了。
    整个莫斯科数学界,也在研究陈国华的论文。
    甚至盖尔范德亲自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给这些博士生们讲课,就专门讲陈国华的论文。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他们对基础数学的重视程度。
    尽管陈国华的论文非常高深,但如此肯花时间进行细致地拆分,那么绝大部分博士,还是能够读懂的。
    学会使用这些数学工具,对这些博士生来说,肯定有非常好的帮助。
    不管是在后续的数学理论研究当中,还是科研工作当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跟莫斯科团结一致的数学界不同,又区别于伦敦这边迫切希望陈国华来到伦敦并带来他们重回数学中心的大舞台这个美梦,北美这边却又显得平静了不少。
    尽管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都报道了庞加莱-陈国华定理这件事,然而,北美数学界对此的反应,相对平淡了许多。
    不过,私底下他们都在研究陈国华的论文。
    只因为其中很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作为全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北美这边搞数学纯理论研究的人,比其他地方多得多。
    只因为肯尼迪下令了,所以相关科研经费都会朝这些方面倾斜。
    周炜良、陈省身他们这些人,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在北美这边活得十分滋润。
    虽说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但在富人区,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富人区的友好警察,那就是富人缴纳了很多赋税之后的结果,警察局肯定在富人区布置更多的警力,确保该区域的安全。
    外界的纷纷扰扰,陈国华并不知道。
    他在回到京城之后,就休息了两天,然后这才回到振华研究所上班。
    “主任,您可算是回来了。”
    林志武、蒋却民他们,在看到陈国华的身影之后,全都激动了起来。
    前几天,人民报、妇女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关于陈国华在报告会上面的盛景。
    记者是采访了陈省身、埃尔德什、盖尔范德、伯特兰罗素等人,这些人对陈国华的评价都非常高。
    不管其他立场,即便是维布伦,也对陈国华这人极为钦佩,给予了非常非常高的评价。
    甚至还说,内地的数学领军人物,不是华罗庚,而是陈国华。
    因为陈国华所表现出来的数学天赋,已经远远超过了华罗庚。
    虽然维布伦这句话,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但记者采访华罗庚本人的时候,后者还是坦承地表示了对陈国华的钦佩。
    只是,关于内地数学界领军人物的说法,华罗庚却否认了。
    “我本来也不是什么领军人物,只不过是国家需要我,所以才让才疏学浅的我担任数学研究所的所长.”
    “我回到京城之后,就会跟上面建议,让陈国华领导数学研究所,因为他的数学天赋和能力,都远超我许多.”
    媒体报纸直接刊登了这些话,当然是修饰过的话。
    至于说媒体是否有推波助澜的嫌疑,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私底下,不管是陈国华还是华罗庚,对这个问题,早在飞往京城之前,就已经商量过了。
    陈国华不可能去担任什么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年纪太小,二来他现在忙得脚不沾地,不可能再接手这样的重任。
    反正不管华罗庚信不信,当着邱宗岳的面,陈国华也是这么说的。
    就算后续,领导私底下找到陈国华,后者也是这么说的。
    他是真的忙。
    再说了,他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不去搞应用科学的研究,天天待在办公室里写论文?
    就算他乐意这么干,邱宗岳肯定也不乐意的。
    要知道,振华研究所要是没有了陈国华,那么绝对是下一个材料科研所。
    或许情况会好一点,毕竟有薛晋权他们这些超学神支撑着。
    可终究不是长久。
    而物理研究所二部这边,早就迫不及待了。
    上面对蘑菇蛋科研项目,也同样是极为期待,迫切地希望蘑菇蛋研究团队能够快速地完成科研项目,造出那把绝世利剑。
    看着林志武他们,陈国华也露出了笑容:
    “好久不见,来来来,都汇报一下目前的研究进度,我在白云城的时候,可是一直担心着呢.”
    听到陈国华的话,林志武等人顿时错愕不已。
    好歹,也聊一聊八卦再说吧?
    这就秒入工作状态了?
    好家伙!
    可是,陈国华可不管他们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这一次参加报告会之后,他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内地还是太落后了。
    不抓紧时间搞科研,手中没有利剑,说什么都是假的。
    恐怕一不小心,在家待着呢,就突然听到了什么防空警报声,那就搞笑了。
    一场学术报告会,陈国华并不知道会给这个时空带来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唯有强大自身,才是真道理。
    就好像他一直担忧的西伯利亚冷风,道理是一样的。
    当他有众多护身符、免死金牌的时候,只要他不作死,那他怕个锤子哦。
    实验室内,陈国华最先了解到的还是晶体管的研制进度。
    咋说呢,不出他的意料之内,进度极为缓慢。
    如果说他离开京城的时候,进度是百分之八十二的话,那么他现在从白云城回来了,进度则是百分之八十二点一。
    没毛病,就是这么慢。
    光是积累的技术问题,就花了陈国华一个上午的时间。
    导致他都没时间去其他实验室,便已经是中午饭的时间了。
    邱宗岳又再次过来了。
    食堂的餐桌上,邱宗岳也打了饭菜过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位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很瘦的一个普通人,丢人群中,绝对很难注意到他。
    个子也不高,只有一米七出头。
    两人坐在陈国华面前,邱宗岳便笑着说道:
    “国华,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同志是龙康侯,从现在开始,他会跟在你身边,只要伱离开振华研究所,他都会跟着你,是上面派过来保护你安全的同志。”
    陈国华闻言,顿时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对方。
    尽管对方十分平淡无奇,普通到陈国华看了之后,也依然没有瞧出来,对方到底哪里不同?
    “好的,谢谢领导。”
    不过,既然是上面派过来的人,陈国华当然不会拒绝。
    也没办法拒绝。
    他又没有什么其他想法,有对方帮忙保护,他还乐呵呢。
    毕竟他是从和平年代穿越过来的人,对自己的小命还是非常看重的。
    之前刚穿越那会儿,就遭遇过几次的危险,就知道这个时代有多么不和平了。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那个时空,在这个时空,死亡其实是离大家都很近的一件事儿。
    “你就不好奇为什么吗?”
    邱宗岳闻言,顿时楞住了,即便是龙康侯也忍不住看了陈国华一眼。
    毕竟陈国华可是十九岁的年轻人,即便他在科研领域有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但保镖啊,他居然一点都不好奇?
    “为什么?”
    陈国华呵呵一笑,不等邱宗岳回答,便又说道:
    “反正这位龙康侯同志又不需要我发工资,他还能保护我,我为什么要拒绝?”
    “虽然我其实并不需要保护,但我每天需要从家里往返振华研究所这边,所以有人保护的话,我也可以更放心一些。”
    听到他这么说,邱宗岳顿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了。
    沉默之后,保镖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邱宗岳便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不过这个时候,龙康侯就端着饭盒去了另一边。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按照邱宗岳的说法,埃尔德什他们七位外国数学家,已经安排在了北大数学系那边。
    如果陈国华有时间的话,最好每周抽一天的时间,跟他们交流一二。
    另外,由于华罗庚想要辞掉数学研究所的职位,邱宗岳询问陈国华的想法是什么。
    听到这里,陈国华没好气地翻一个白眼:
    “领导,我之前回来京城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好几遍了,我不会去数学研究所的,我现在已经够忙了”
    “如果您答应我放下振华研究所的话,那我就去那边。”
    被陈国华这么一怼,邱宗岳顿时噎住了。
    好家伙,他现在不是商量的语气吗?
    这臭小子的语气,怎么跟他要摁陈国华喝水一样,至于那么激烈反抗吗?
    陈国华心说,他现在都这么激烈反抗了,可上面似乎还认为他陈国华还很有余力,能够兼任更多的职务呢。
    真是搞笑!
    他只是一个人,每天也是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难道他是哪吒,有三头六臂不成?
    “行吧,行吧,你小子就跟吃了枪药似的,跟你没法好好交流.”
    见邱宗岳没好气地这么说话,陈国华翻了个白眼,懒得再吱声,努力干饭才是正事儿。
    随后,邱宗岳又说了一下,关于这一次报告会成功举办的奖励。
    毫无疑问,陈国华应该是能够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励的。
    上一次颁发这个奖励,还是一九五六年的时候,给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他们三人颁发的。
    后续的话,就到了八十年代才有了。
    陈国华没想到,居然听到了这个消息。
    真的是十分意外,旋即又释然了。
    这是他改变了原时空历史的又一个节点了。
    或许他真的可能煽动了蝴蝶效应吧?
    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十分正常。
    毕竟庞加莱-陈国华定理的出现,极大振奋了整个内地数学界和科学界。
    即便是远在大西北那边,也都知道了这些事儿。
    “好的,领导,我知道了。”
    消化了这个消息之后,陈国华便微笑着说道。
    激动是肯定的,但现在都没有领到奖,所以也没什么好激动的。
    至于说,这一次,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领奖,那就不得而知了。
    他对这些事儿也不好奇。
    见此,邱宗岳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苦笑着摇摇头。
    接着这才说道:
    “对了,二部那边的秦元勋同志,希望可以跟你谈一谈,你什么时候能够抽时间跟他见见面?”
    “嗯?”
    陈国华闻言,顿时疑惑不已。
    他是知道秦元勋的,但不明白对方找自己干嘛。
    “领导,您也知道,我刚回来没几天,所以,如果他不是很急的话,我的想法是下周再抽时间跟他见面。”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对方能够来振华研究所这边,您也知道,我现在真的很忙.”
    说着,陈国华又跟和尚念经似的,把他目前手头上的事儿,简单说了一遍。
    该说不说,他是真的忙啊。
    可林志武他们又不争气,陈国华能怎么办?
    仅仅只是光刻机这边的研发工作,就有很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比如光源这个核心部件,需要完成的试验还有很多。
    一个干涉滤光片的研究,就能够拦住陈国华他们了。
    要知道,陈国华他们需要拿出来的是能够产生400纳米的蓝光,也就是汞线。
    只有使用这种光源的光刻机,才能够支持一微米的特征。
    如果想要实现更小的晶体管尺寸,那么就必须使用360纳米的不可见紫外线光源了。
    基于这样的情况,陈国华他们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就非常非常多了。
    芯片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其技术难度,如果很低的话,那么早就被北美、莫斯科等地方给研制出来了。
    即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面的陈国华,想要实现这个壮举,那也是需要付出莫大的牺牲和努力,才有可能。
    否则的话,类似闵乃大、吴几康他们那样的话,拿出来粗制滥造的芯片,直接就把计算机给干报废了。
    陈国华还是从林志武他们口中得知这件事的。
    因为之前王树迎过来找过林志武他们,追问目前振华研究所的芯片研发进度。
    提了这么一嘴。
    所以陈国华知道这件事之后,整个人都有些懵逼。
    不得不说,闵乃大他们可真是人才。
    如果被他们这么折腾下去的话,材料科研所肯定要废了。
    只是现在陈国华也抽不出时间来,否则的话,还真的想处理一下这件事。
    另外就是他现在在计算机领域的话语权还不够,他又不想主动开口。
    毕竟他主动开口的话,邱宗岳、王树迎他们未必会真的处理闵乃大他们。
    相反,他还落人口实,得不偿失。
    这样的事儿,还是少干为妙。
    邱宗岳闻言,顿时便说道:
    “这件事还是很急的,主要是涉及到了蘑菇蛋科研项目,所以国华你处理好了振华研究所这边的事儿.”
    “后天,后天我让秦元勋过来找你,如何?”
    陈国华沉吟片刻,道:
    “领导,秦同志有说是什么问题吗?”
    “他简单说了一下,是关于拓扑学跟球形什么相关的,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一下,他给我写了一张纸条.”
    听到这里,陈国华也好奇了起来。
    秦元勋之前是内地为数不多的数学纯理论研究者,如果不是蘑菇蛋科研项目,他也不会隐姓埋名。
    现如今,对方找到他,咨询关于拓扑学的问题。
    只怕是跟原子核学相关的问题吧?
    以前,陈国华对于这样的事儿,绝对是十分排斥的。
    但是现在,唉!
    ps:请问还有月票吗?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