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踏青烧烤识新友,合作创业谋共识
作者:现代剑客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最新章节     
    要结识朋友,自己得先是个朋友——哈伯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结交一个新的朋友,那么你首先得把自己看成是对方的朋友。
    在我的一生中,我认识过很多朋友,其中有很多人对我都有过很大的帮助,这得益于我始终秉持着真诚待人的原则,我从不把对方看做是谋求自己利益的一个工具或一块跳板,而是始终把对方看成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和伙伴......
    时间来到了2010年的3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一时间树木新绿,梅花、樱花争艳,燕子归巢,布谷鸟大声叫唤着“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到处是万紫千红、鸟语花香。
    随着春天步伐的珊珊到来,无锡汪庄的科创中心组织了这一批入选“530”计划的人才去无锡的太湖十八弯踏青和烧烤,目的是让大家能够藉此机会相互熟悉认识一下,应该说政府在引进“海外”人才上真的可谓是煞费苦心,就像一个称职的保姆。
    无锡汪庄位于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核心位置,当时的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在汪庄,因此是无锡“530”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创业载体,我们这一批入选的“海归”人才有50多个,因此包了一辆大巴,外加汪庄科创中心自有的一辆11座商务车。
    我这个人的处世风格一向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因为我远远地等着,准备等其他的人都上车了我再上车,与此同时,我看着一车的“海归”,心里想着今天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在试试大家对合作创业的看法?
    “x总,来,上我们这辆商务车。”这时汪庄科创中心的高主任见我在一旁不声不响地看着别人上车,就向我招呼道。
    高主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女子,她既是汪庄科创中心的主任,同时也是汪庄街道的副主任,可能是长期从事政府工作,在为人处世上,以及个人的风度和气质上,都明显与众不同。
    “我还是上大巴吧!”我客气地谦让道。
    “来,来!坐我们这辆车!”高主任见我在客气地谦让,就走了过来,把我推到了11座的商务车前。
    “谭总,唐总,贾总,来,你们也上这辆车。”高主任一面把我推上了11座的商务车,一面又叫着另外几个“海归”。
    “x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谭总,这位是唐总,这位贾总,他们三个都是这次无锡‘530’人才计划引进的a类人才。”上车后,高主任向我介绍着叫谭总,唐总和贾总的三个人。
    “谭总,唐总,贾总,这位是x总,他也是这次无锡‘530’人才计划引进的a类人才。”高主任又向谭总,唐总和贾总介绍着我。
    由于大家都是“海归”,相同的海外经历让“海归”们都是自来熟,所以我们很快就熟了。
    “x总,你现在住哪里啊?”出发后,高主任问起了我住哪里。
    “住火车站附近。”我回答道。
    我说住火车站附近,是因为我不能说我每天在常州和无锡之间来回跑,这样高主任肯定会怀疑,但我又担心她会看到我下班后往火车站方向去,因此就撒了个谎说住火车站附近。
    “啊?你为什么住那里?为什么不在这附近找一个房子呢?”高主任听我说住火车站附近,就不解地问了一连串的为什么。
    “哦,因为那时我还不知道会在哪里落户,同时对无锡也不熟悉,因此下了火车后,就在附近先找一个地方住下再说。后来我准备等公司注册好了后在这里买个房子,于是就不想再搬来搬去地折腾了。”我巧妙地掩饰道。
    “哦?你想买房子?”高主任听我说准备在无锡买房子,突然眼睛一亮,问我道。
    “对!我是真的准备在无锡长期扎根下来的!”我认真地对高主任说道。
    我说的是真心话,因为我确实准备把公司的总部放到无锡,也确实准备在无锡买个房子,并已经看好了尚东雅园,只是现在手里的现金还不够,因此只是付了一个定金。
    “如果你想买房子,可以买宝龙对面的尚东雅园啊,离我们的科创中心也不远,就几百米而已!”高主任听我这么说,就向我推荐起了尚东雅园。
    “你也推荐尚东雅园啊?!我也看好尚东雅园,我已经付了定金了。”我对高主任说道。
    “哦?你也看好尚东雅园?还已经付了定金了?这样的话,我帮你给他们公司的老总打个招呼,他们的办公室就在我们科创中心二楼,到时候你去找他,我让他给你一个优惠折扣!”高主任一听我也看好尚东雅园,还已经付了定金,就高兴地对我说道。
    后来,高主任真的帮我去打了招呼,我也真的获得了一个95折的优惠,不过这都是后话......
    我们的车子在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行驶之后来到了美丽的太湖十八弯。
    所谓的太湖十八弯是从梅园到马山的一条公路,公路的一边是山,一边是湖,所以公路是顺山势而走,弯路较多,故取名十八弯。
    太湖十八弯沿途的道路险峻,但景色秀美,初春的阳光温馨恬静,轻柔的微风中含着阵阵暖意,蓝天上白云飘逸,举眼望去,青山绿水间万顷太湖尽收眼底。
    汪庄科创中心选择的烧烤营地就在太湖十八弯附近,是一个成熟的商业化烧烤营地,因此并不需要我们自己去烧烤,而是有专门的人服务的,如果感到无聊,甚至还可以去打一盘真人cs。
    但我们还是对相互间交流在中国的创业更有兴趣,交流中,最活跃的,同时也是很快就成为了交谈时中心人物的基本都是a类人才,而相对沉默寡言的则是c类人才。
    这也好理解,因为无锡“530”计划引进的海外人才分三个档次,最高的是a类,接下来是b类,最低的是c类。
    a类人才要比b类人才多得¥50万元的政府资助,比c类人才多得¥100万元的政府资助,自然会更让人羡慕。
    因此能作为a类人才被无锡“530”计划引进自然兴奋,而作为c类人才被无锡“530”计划引进的自然会或多或少地感到有点失落。
    不过,由于我习惯于低调做人,因此只是不声不响地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幕。
    “你也是这一批入选的?”就在我默默地看着这一幕的时候,有两个中年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戴着一副黑框的眼镜,留着一小撮胡子的人问我道。
    “是!”我点点头答道。
    我看了一眼对方身上的吊牌,发现对方姓王。
    “你入选了哪一类?”王总,在我身边坐了下来问道。
    “a类。”我轻描淡写地答道。
    “a类?”这时与王总一起走过来的另一个中年男子说道,也许在他的认知里,一个a类人才,还不应该兴高采烈地在那里夸夸其谈?怎么会默默地坐在一旁不言不语呢?
    我看了一眼对方身上的吊牌,发现对方姓刘。
    “对,a类!”我点点头说道。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刘总一面问着我一面也在我的对面坐了下来。
    “电子工程。”我微笑着答道。
    “嗯,这个专业好!我是学mba的,因此在申请政府的人才资金时很吃亏,所以这次也只拿了个c类。”刘总一面夸着我的专业,一面沮丧地说着着自己的专业。
    刘总的沮丧是有道理的,因为无锡“530”计划中的c类只能得到¥50万元的资金扶持。
    “学mba的相对学it或生物医药的在申报时是很吃亏的!”刘总又心有不甘地补充道。
    刘总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mba是管理专业,而且只是一个硕士,而当时中国各地政府希望引进的是科技人才,而且是那种手里有创新性技术的人才,因此学mba的人相对学理工科的人,特别是学it或生物医药方面的人相比,在申请政府引进海外人才的计划时确实会吃亏一点。
    “这实际上有点不公平,作为一个完整的创业团队,里面学mba的人是肯定不能少的!”我听了刘总的话,安慰他道,不过我说的是实话,比如我在美国时,lunx的创始人tom就是学mba出身的。
    “x总的这话讲得有道理!”这时坐在我身旁的王总听了我的话后,伸出一个右手的大拇指说道:“不过,这是在有一个完整的创业团队情况下!”
    “但现在,我看了一下这次入选的人,基本都是单枪匹马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mba的自然就吃亏了。”
    “实际上不要说刘总,就说我,我是学计算机软件的,在申报时也同样感到有点憋屈!”王总说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我听王总说自己是学计算机软件的,却又说自己在申报时也感到憋屈,就感到奇怪,于是就用不解的目光看着王总,问道:“哦?为什么?”
    “因为我感到自己的项目不行,但怎么改进才能提高?自己又想不出来!因此这次和刘总一样也只入选了一个c类!”
    “我过去在美国的时候,是专门做软件的框架设计的,不是做产品设计的,因此现在要我自己去想一个产品出来,并且还要有市场,还要有创新性,这个还真不是我的特长!王总说到这里开始摇起头来。
    我听了王总的话明白了!因为计算机软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决定了软件需要和一个具体的应用结合才有意义,如果缺少一个好的应用,那么软件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这好比你会写一手的好字,但未必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于是我点点头,表示赞同王总的观点,说:“我对王总的观点深有同感,不要看我入选了a类,但我也愁啊!”
    “你入选了a类还愁什么?”刘总听了我的话,感到好奇,因为在他看来,a类可以拿¥150万元的资金了,还有什么好愁呢?
    “唉,拿钱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创业成功!我的项目在技术上和理念上确实有很多新颖之处,但这个项目太大,光靠我一个人肯定做不下来,再说这点资金也肯定不够!”我对刘总解释道。
    实际上我这么说是意有所指的,因为今天我想利用政府组织了这么多的“海归”来野外烧烤的机会,在试试大家对合作创业的口风。
    于是我接着又说道:“所以很多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要想创业成功,像现在这样单枪匹马地干,肯定是不行的!”
    我试探性地说出了我的想法,这是我第二次试探性地说出我的想法。
    “x总的想法是对的,但问题是人多主意也多,因此要组建一个团队谈何容易!”刘总听我这么说,就点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观点,但同时又说这个太难了。
    “除非像在美国‘硅谷’那样,有一个人确实很有能力,同时项目也很能吸金,这样才有可能吸引一些优秀的人才去加入。”王总听了刘总的话,点点头,表示同意刘总的说法,但同时又说这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我听了王总的话,感到他过去可能参加过初创型的高科技企业,因此从他说的话里可以听出他虽然认为刘总的话是有道理的,但他又赞同我的想法的,只不过他说这是有条件和有前提的,那就是项目领军人至关重要,包括项目自身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讨论了半天,一切回到了原点,那就是要想建立一个“海归创业联盟”,鼓动大家通过合作一起来创业,这事能否成功取决于我的人格魅力!说白了就是我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项目的吸金能力!
    就在我和王总还有刘总热烈地交谈时,高主任走了过来,笑着说:“你们在讨论什么啊?这么热烈?”
    “哦,我们在交流各自的创业心得。”我笑着对高主任说道。
    “x总,我看了你的公司发展规划,你说在夏天之前公司的规模会发展到至少三十个人的规模,这可能吗?”高主任看着我。用怀疑的口吻问道。
    原来,就在上个月,汪庄科创中心给我们发了一个统计表,里面有一项是公司近期的发展规划。
    当时我在填写统计表时说在七月份公司的员工人数将可以达到至少三十人,而现在已经是快四月,因此短短三个月,我的公司就要从现在只有l一人迅速增加到三十人,高主任自然要感到怀疑了。
    “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我已经在苏锡常一带的大学中招了一批马上要进入毕业实习的大学生,现在只等一放暑假,那么这些马上要进入下一年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学生就马上可以来我们公司报到了!”我笑着对高主任说道。
    不过,我没有说是这些学生是从常州大学城招的,而是说从苏锡常一带的大学招的,这是为了避免引起高主任的怀疑——我为什么会到单单跑到常州大学城去招人?而这又会进一步引起高主任对我是否还入选了其他城市的人才计划的怀疑!
    “啊呀!x总,你真是家大业大啊!要招这么多的人!”刘总一听我的公司马上要有三十个员工了,不由得大声惊叹起来,因为无论是在美国“硅谷”还是中国,一个初创型的高科技公司,在成立后的半年内就达到了三十个人,这确实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公司的发展潜力。
    “x总的公司确实是家大业大!我去他的公司看过,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个刚刚成立的‘530’企业里有这么多的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这时高主任听到刘总的惊叹,就在一旁笑着说道。
    “x总,那什么时候我来你公司参观参观啊!”这时王总听了高主任的话,也用赞叹的口吻对我说道。
    “欢迎大家有空来我公司坐坐,说实话,我还真希望有一天能和你们两位来个合作呢!”我一面客气地说欢迎王总和刘总来我公司看看,一面顺水推舟地再次试探道。
    “哎呀,x,这可是求之不得啊!”刘总听我这么说,就马上笑着拍了一下我的大腿,说道。
    “x总,什么时候有需要我的地方,喊一声就行!”王总也在一旁笑着对我说道。
    虽然我第二次试图说服大家建立一个“海归创业联盟”的尝试依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但刘总和王总的态度让我突然对“实力”两字有了更深的体会!
    几个月前,我在常州武经区科创中心举办的圣诞节化装舞会上提出了大家通过合作一起创业的想法,但大家说这不现实!
    而今天,我同样提出了大家通过合作一起创业的想法,还具体地提出了想和王总和刘总合作,却得到了正面的回应。
    如果说我家大业大,那我在常州的公司同样无论从公司的员工还是设备的数量上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为什么上一次我提到大家合作创业时老鲁和小黄却不以为然?而这一次则能得到王总和刘总的正面回应呢?
    区别就在于上次我是以一个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引进的二档人才的身份发出的邀请——当时我的项目是一个只拿到了¥60万扶持资金的三类项目,而这一次则是以无锡政府引进的a类人才的身份发出的邀请——我的项目拿到了“530”人才计划中最高的¥150万扶持资金!
    这印证了之前我的一个想定:如果说在政府引进的海外人才这个小圈子中,什么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包括你项目的吸金能力?
    那就是你能多次入选政府的引进海外人才计划,包括入选的是什么档次的海外人才!
    因为在引进海外人才这件事上,现在中国政府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风险投资者,如果你能多次赢得他们的青睐,那么自然证明你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同一般!
    更重要的是:政府引进的海外人才,都是经过初审和复审两道关口,并由国内顶级专家评审出来的!
    因此,你入选越多的政府引进人才计划,就越证明你的能力,因为这证明你的能力是被普遍看好的——不可能这么多的顶级专家都同时看走了眼!
    包括我们来的时候,高主任为什么要拉我上她11座的商务车?包括她又叫了谭总,唐总和贾总?无非是我们这四人都是这批无锡政府引进的“530”人才中的a类人才,因为我们这批入选无锡“530”的“海归”人才在整个无锡一共有500多个,但a类的只有不到50个,而入驻旺庄的就我们四个......
    我突然发现接下来我准备申报苏州的引进海外人才的“姑苏计划”有了新的意义!
    因为我已经入选了常州和无锡的两个城市的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如果再能干入选苏州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那就是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入选了三个地方政府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的计划了!
    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我自己?
    我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把为了打开建立“‘海归’创业联盟”大门而必须先证明自己的钥匙......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下章看点】
    要成立“海归”创业联盟,就必须先证明自己,这让成立“海归创业联盟”遥遥无期,而就在此时,公司的资金压力已经到了x必须有所行动的时候了,那么他在“海归创业联盟”成立之前,又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新的资金来源呢?
    欲知详情,请见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