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痛骂
作者:爱吃肉的小同学   青州雪最新章节     
    “宫外?”明德思索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你所言有理,且让本王想一想对策,届时再与你商谈。”
    明砚舟闻言也不再耽搁,颔首应了声“好”便转身离去。
    明德从门缝中看着他身形隐入黑暗,心中对他顿时起了几分忌惮。
    这样滴水不漏的人,为己所用之时固然是好,可若有一天翻了脸,便是无穷的后患!
    直到再也瞧他不见,明德这才收回视线,他转身走到桌案旁,垂眼便瞧见了那盏并未动过的茶水。
    明德嘴角浮起几分笑意,心中已如明镜一般,看来明砚舟对自己亦是如此。
    但那是后事,如今还是得佯装兄友弟恭,先图大业。
    ……
    柳府中堂之上,孙如海拿着一份文书,面上尽是笑意:“大人您看此处。”
    柳青河合了茶盏,从他手中接过十余年前的行军录,借着烛火的微光瞧去。
    “靖嘉二十七年,冬。帅遣副将明砚舟领一万人马,驰援岳州。”
    柳青河只觉莫名:“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能瞧出什么?”
    “大人,这便是那明砚舟的罪证啊!”
    柳青河又低头仔细看了看,隔了两行,又有几个字。
    “岳州大胜。”
    他愤而将那行军录扔还给孙如海:“孙大人是疯魔了不成,本官令你寻明砚舟的罪证,你给本官找起他的功绩来了?”
    孙如海将案卷合上,小心翼翼地塞入袖袋,闻言笑起来:“大人可是误会下官了。”
    柳青河撇开眼,竟是看都不看他。
    孙如海也不恼:“您可还记得靖嘉二十七年的冬日,发生了什么?”
    柳青河闻言,神情一顿,片刻后又捧起那盏茶:“你有话可直说。”
    “是是。”孙如海恭敬应下,眼中颇有些得色:“大人或是不记得了,那年冬日先是离青州最远的岳州起了战乱,随后是稍近些的宜州。叶宣遣明砚舟领兵去援,但他可是先去的宜州。”
    柳青河拧紧了眉:“宜州离青州近些,他一路北上,自然先援宜州。”
    “可宜州本就囤了两万兵马,境况远好于岳州啊。”
    柳青河闻言,心中一动:“你是说……”
    “是。”孙如海笑起来:“明砚舟不遵帅令,先驰援了囤有重兵的宜州,拖延了几日才领兵至岳州。岳州将士硬捱了几日,又怎会没有死伤?”
    柳青河眼中不悦之色缓缓散去:“可知岳州死伤几何?”
    “那几日的死伤人数并未有记录,不过他既犯下如此大的错漏,那么岳州一战中所有为国战死的兵士与百姓,为何不可全数算到他头上?”
    “岳州一战,死伤将士数千。明砚舟贻误军情,理应获罪。”柳青河揭开杯盏,吹去茶水上的浮末:“不过你我谋算多日才定下他的罪责,倒也不算辱没了他。”
    孙如海见他开怀,心中亦是高兴,他殷勤道:“大人若认为此事可行,那下官便去写奏折。”
    “不急,此事重大,你一人或不能成事。”柳青河抿了口茶:“本官遣人去与众位朝臣说一声,共行弹劾之事。”
    孙如海眼前一亮,他忙起身拱手道:“下官谢大人援手。”
    ……
    可他们并未想到,荣成帝此次却病了多日,朝政仍由明德代为处理。
    雪花般弹劾明砚舟贻误军机的奏折,最后尽数落于明德眼中,再未能朝帝王寝宫之中递进一寸。
    时间倏然而逝,几日之后,内廷之中也无任何敕令发出,柳青河顿时明白过来。他垂手站在朝堂之上,不远处是代行天子之责的明德。
    如今明砚舟已为明德所用,而这二人又处处与自己作对,柳青河心中顿时感觉不妙。
    袖中的手指寸寸曲起,脑海中飞快思索着对策。
    朝臣所言如今完全入不了他的耳,半晌后柳青河抬起眼,佯作担忧道:“殿下,我等朝臣已多日不见陛下,实在忧心。不知陛下如今可还有何处不适?”
    身后柳党闻言,顿时齐声附和。
    明德怎不知他谋算,闻言只看着他,神情平静:“父皇深知尔等的忠心,是以今日上朝之时特遣本王告知一声,他如今已无病症在身,不过尚有些乏力,再休养几日便能大好。”
    柳青河闻言,神色一松,瞧着倒是极为关心荣成帝的生死:“得王爷此言,我等也能安心了。”
    他抬起头,嘴边笑意盈盈:“王爷虽不是初揽朝政,但到底年轻。若有事务无法决断,微臣虽不才,也是能答上一二的。”
    “柳相此言虽逆耳,但确是忠言。”明德朗声一笑:“不过,本王资历虽浅,但运气却极好,至今都未遇上不能决断之事。”
    “是吗?”柳青河勾唇而笑:“可微臣倒是听着朝臣们议论……”
    他转过身看向左景岳:“左大人,您方才提及了何事?本官一时倒是有些记不得了。”
    左景岳心中暗骂了他一句,但此时被提及又不能无视,只得出列:“殿下,微臣前日里提请的弹劾,至今未得批复。”
    明德闻言,神情未变,他挑了挑眉:“左大人的奏折,本王瞧见了。”
    左景岳垂着头并未开口。
    “本王见之便极为不安,是以便遣人将靖嘉二十七年的行军录寻了出来。”明德微微一笑:“可其上分明载明了‘岳州大胜’啊?既是大胜,那明砚舟又何罪之有?”
    武将队列中的明砚舟眼都未抬,此事明德早已暗中传信于他。
    冯玉闻言,倒是面露了诧异,他忙从队列中步出,高声道:“尔等文官可真是令老夫开了眼了,若老夫未曾记错,那年明大人奉命援驰岳州,以少胜多、大败突厥,俘虏三千余人。此番功绩尔等也能无视,甚至还大行弹劾之事?”
    孙如海忙应声道:“冯大人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老夫不须知其二。”冯玉一摆手,扬声打断:“老夫只知当年若是你们这群人上战场,怕是活不过一日便会死于突厥铁蹄之下!”
    孙如海闻言顿时涨红了脸,他愤怒道:“冯大人慎言,自古文安邦武定国,文武相辅相成,这打仗之事,从来都是武将之责。”
    “得得得!”冯玉似听到什么极难听的话,面色嫌弃得紧:“我们武将在外抛头颅洒热血,若是兵败还朝,定然少不了问罪。这下倒是更可笑了,明大人得胜还朝已十四载,还要被小人翻出来弹劾……”
    他越说越生气:“尔等怎么不去问问自己的爹娘,怎么就把尔等这群烂心烂肺之人带到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