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三位金管家,月薪超过3万元的国际人才
作者:杨圣佛   体会牛市:重生到2007年炒股最新章节     
    被她连续赖着一起睡几天。
    元辰已经习惯跟这么大的孩子亲密无间。
    …………
    他们在楼下没等一会儿。
    一辆出租车带着三名打扮时髦的成年女生,来到酒店楼下。
    从市机场到县里,将近200公里。
    打表打了400多块。
    谭静主动付600元。
    把返程油费也付了。
    司机很高兴。
    随即向他们打听:
    “你们知道元辰在哪里办公吗?”
    “你找他有事啊?”
    元辰诡笑着看向这个略显年轻的司机。
    “今天难得跑到你们这个着名的炒股县城,我想顺便看看你们全县的财神爷办公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好回去吹牛。”
    元辰微笑着抬手指向大楼上面道,“认得字吗?”
    “无有元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司机抬头,就看见4楼挂着的公司名。
    花草绿树,点缀在整栋楼周围,窗前和楼顶。
    “哇……”
    司机惊呼道,“搞得像城市里的森林一样,果然不愧是做投资的,就是会享受。”
    “别乱总结。做投资的,基本都没有享受的命。”
    元辰提醒他。
    “尤其炒股的,最终都是九死一生。
    生的那个,是因为有九条命;死一次,还有八条命。”
    “你这也说得太吓人了。
    那元辰炒股不但没事,还带领全县一起疯狂炒股。
    你不会是嫉妒人家才这样说吧?
    像你这么年轻的人。
    应该好好向优秀的人学习。
    嫉妒只会阻碍自己进步。”
    “你说的对。
    但是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对股票太好奇。
    不管接下来股市赚钱有多么疯狂。
    最好都不要直接进去。
    有钱不知道干什么,可以多买房。
    如果自己非要进股市。
    从现在开始,在岸上看他四五年再说。”
    元辰说完,招呼客人上楼。
    不再理他。
    “神经兮兮的!
    一个小年轻,搞得自己好像是个世外高人一样。”
    司机被元辰这样一个小年轻“教育”,内心有些不爽,在心里吐槽:“这山京县人,真是一个比一个怪。”
    谭静出手大方,接待的又是不愿意坐班车和火车;而是直接长途打车的客人。
    司机以为元辰他们谢谢小年轻,是给“元辰”的投资公司招待客人的服务生。
    也不好当众喷,只是在心里嘀咕。
    元辰他们没再管他。
    上到4楼。
    给三位金牌管家选定房间,等她们洗漱休息好。
    最后邀请她们一起吃午餐,跟她们边吃边谈她们的工作问题。
    三人都坚持不跟雇主同桌吃饭。
    元辰反复说不用讲究,但是她们还是坚持。
    最后元辰也只能像古代帝王贵族一样。
    自己吃饭。
    任由她们在旁边候着。
    她们原先的工资,安迪是5千米币每月。
    家政公司拿走1000。
    她到手4000。
    相当于华夏币元一个月。
    艾西瓦娅和夏明若都是4千米币。
    公司提800。
    她们到手3200。
    相当于华夏币26,560元。
    她们在合同未到期之前辞职。
    各自还赔了1万米币违约金。
    约24.9万元华夏币。
    机票一共1.8万元华夏币。
    元辰打算全部给她们报销。
    不为别的。
    只为她们回来,打算免费再带江小慧一个暑假,把她送进高中后,再去创业这份心。
    安迪和艾西瓦娅都是天竺人。
    夏明若是华夏人。
    她们都是米国相对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安迪是哥伦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艾西瓦娅是是霍普斯金医学硕士。
    夏明翰是加州金融学硕士。
    “你们读的学校虽然不是世界最顶端,但也是最靠近世界顶端的;找一些白领工作岗位,非常容易。
    尤其在高端人才还不是很充裕的华夏。
    你们应该都很吃香。
    为什么会选择做保姆呢?”
    元辰对她们的选择,是真有些好奇。
    夏明若:“正常情况下。
    雇主在吃饭,我们不得跟雇主随意搭话。
    但是现在情况特殊。
    我就给你回答一下吧。”
    元辰:“嗯。没事,我们这里不用太讲究。”
    夏明若:“我们做的是知识技能型保姆,有专门的家政公司带着增长见识,出入高档场所。
    这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学习成长和视野开拓,都很有帮助。
    再就是请知识型保姆的雇主,一般经济条件和人脉,都非常好。
    这可能对我们有额外的帮助。
    最后就是收入,会比我们找一班的工作,高一倍以上。”
    元辰:“你们都这么年纪轻轻的。
    整天待在别人家里,怎么谈恋爱搞对象?”
    安迪:“金管家在从业期间,不能谈恋爱,这个已经是世界性的行规。
    我们都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
    首先考虑的是挣一些钱。”
    “你们挣多少钱后会考虑转行?”
    安迪:“这个说不好。
    在有的雇主那里做得顺利,可能会连续做很多年。
    如果都不是很理想。
    做四五年,攒下一二十万米币。
    还掉一些学习时期的借贷,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那就差不多要考虑转行了。”
    元辰:“就你们的学历,除了教培护理,企业发展管理,科研创新,股票等金融投资理财,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等等工作,应该都能胜任吧?”
    安迪:“这些范围的工作,也在我们的服务范围之内。
    我们现在只有三个人,超出我们三个能力之外的工作,在收入有保障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外聘以前的同事过来。
    或者直接就近新招人员来培训上岗。
    不过具体做什么事情,怎么做,还要视情而定。”
    元辰:“我现在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炒股,目前主要买的是华夏股。
    但是我们主要操作人员,都才高中毕业。
    下学期开学后。
    还要去读大学。
    我们现在本身也很缺人才。
    我建议你们,也别去折腾你们那个什么创业了。
    就跟着我干。”
    “我们?跟你…”
    艾西瓦娅一脸震惊,用她蹩脚的华夏语认真看向元辰确认,“帮你的,老乡们,炒股……?
    你知道,我们,一个月,工资,多少吗?”
    “我已经听小慧介绍过一些你们的情况。”
    对她的反应,元辰一点不奇怪。“你们原来工资多少,我给你们多少,包括你们家政公司抽成的部分,我一并给你们。
    包括你们的辞职违约金,来华夏的机票和车费,吃住。
    我全给你们报销。
    这只是今年的。
    算是试用期工资。
    如果通过试用考核。
    明年开始。
    给你们保底工资100万元华夏币。
    如果你们自己够聪明,敢拿出自己的存款和工资,参与我们的股票投资基金。
    你们从明年开始。
    就可以年入千万华夏币。”
    三人根本不信元辰的话,一致把询问的目光看向江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