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青年奖
作者:杨圣佛   体会牛市:重生到2007年炒股最新章节     
    来港岛这边。
    豪赌期货,让他们震惊不已。
    胆小的,后背都在冒汗。
    第2天就赚超过20%。
    然后一个个又开始像张垒和曹仁飞一样。
    恨不得在第一时间把家当全部交给元辰来炒期货。
    鹏城和西南行省的官方,这两天也盼着元辰回去。
    一方面。
    都要给他颁发一个青年企业家经济发展特别贡献奖。
    再给他宣传一波。
    另一方面。
    就是借他的影响力宣传造势,调动地方创业投资热情。
    内地的私募2号和公募基金,如果不按元辰的要求筛选资金,已经可以下水交易。
    元辰看港岛这边没有意外。
    决定明天11号周三,先去鹏城结束颁奖和现场采访对话。
    12号周四,去西南行省省城重复这样的事。
    然后赶回学校收拾准备几天,就迎接寒假放假回家过年。
    2006年的新年,在1月29日。
    股市放假时间,从1月26(周四)日到2月5日(周天)。
    学校放假会更早一点。
    到1月18,提前一周停课放假。
    元辰过年肯定还得回老家。
    等他绕回帝都。
    待不了几天。
    就又得飞回西南行省。
    在港岛出海出战惊艳。
    嗨皮一天,晚上回到鹏城休息。
    1月11日,周三。
    直接购入新命名的人才保障房银行大厦,在幻海小区西南边2公里的鹏城中央大街剪彩入驻。
    元辰跟董事长蔡多芬,董事萧雅,张素芬,楚若琳,行长江海涛,采购总监田淑君;桐城市长洛悠,金田区长钱穆等人亲自剪彩。
    市长洛悠还在现场亲自给元辰颁发“鹏城青年企业家特别贡献奖”奖杯和100万元现金奖励。
    让市民观赏。
    地方电视,报纸和杂志采访。
    然后一起到会议室签署华泰公募基金股权转让协议,以及元辰的公募基金聘书合同。
    目前资金募集已经基本完毕。
    首只元辰亲自管理的股票公募基金产品,名叫“华夏全天候股票混合公募基金”。
    目前已经封盘。
    资金规模300万亿元华夏币。
    元辰确认没问题后,就可以投入华夏股市。
    元辰大致看一眼成立过程和资金情况,基本都是以小资金为主;超过500万元的大资金都没看到。
    看起来比较符合他为韭菜赚钱的心意。
    元辰直接让投资公司总经理夏明若和交易主管刘嘉玲专门组建华夏股票公募基金交易部。
    元辰给刘嘉玲下达第1次华夏股票公募基金交易指令:
    “20%的资金,继续买入铜期货。
    30%的资金,买入一切可能的铜股票以及跟桐乡关联的股票。
    剩余50%资金,优先买入我们原来除华夏招行外的重点股票。
    华夏招行等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出来之后,在逐步买入。
    这只公募基金产品出了期货账户,股票账户一样,考虑要把融资杠杆,尽可能拉满。
    今天就开始执行。”
    元辰的安排,有些不符合常理。
    股票基金,一上来首选竟然是期货炒作。
    但是只是占用20%的资金,而且华夏内地交易所的期货杠杆倍数远,没有港交所高。
    不同品种,大致是5~15倍。
    当前华夏铜期货的杠杆倍数,是12倍。
    总体相对安全可控。
    另外,公募股票基金,基本都不动用杠杆。
    元辰要把股票买入尽可能的拉满一倍融资,这也不符合常规。
    但是他们发行的产品,本身都跟市面上的产品大不一样。
    一个月只开放两天。
    首期还封闭三个月。
    眼下大盘点位也不算高。
    加上主要买入股票,还是相对优质的公司;且都是在他们相对的底部分散买入。
    总体上看起来问题不大。
    刘嘉玲作为券商科班出身的海归分析师。
    接到这样的交易指令。
    再结合元辰的投资天赋。
    她也没多说什么。
    直接安排人去执行。
    安排好公募基金的事。
    元辰拿起人才保障房银行最近的工作报告浏览起来。
    江海涛在一旁激动地汇报:
    “最近我们名气大涨,这两天每天新增的存款都超过100亿元华夏币。
    存款总规模已经达到1120亿元。
    而且超过700亿元都是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
    “做得不错!”
    元辰一边专注的看他们最近的工作报告,一边头也不回地表扬。
    “都是老板你的思路好,影响宣传号召力强大。”
    江海涛不敢贪功。
    “是呀!”
    蔡多芬也有一些不安地道,“我开始以为这个人才保障房银行,最后可能也就是像一个地方银行一样,影响力有限;我就答应做了董事长。
    现在看起来。
    全国的大银行。
    以后都未必有我们这个银行大。
    就我这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戏子坐在这个董事长职位上。
    我感觉怕影响到公司形象。
    要不还是考虑换一个专业的金融人才来当董事长吧?”
    “我也感觉有些不踏实。”
    田淑君也有一些不安道。
    “放心吧!”
    元辰抬头看着他们安慰道,“好好做你们的老板。钱给到位,有的是专业人才去给你们做事。
    你们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坐在重要位置上,也有你们的好处。
    你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最后可以把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那些专业的人发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错误。
    毕竟他们要把你们这样的非专业领导糊弄过去。
    总要讲一些人话。
    要做一些人事。
    再说我们的业务那么简单。
    大方向和逻辑你们都能理解。
    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专业人才坐到你们的位置上来。
    你们只要确保楼盘评估,资金使用风险评估;招的都是专业人才,总体上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好吧……”
    得到元辰的安慰和鼓励,两位明星高管;幸福地认同继续待在自己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