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大戏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谍战风云录:大宋最新章节     
    邕州城,宣化县衙。
    “打扰一下,办理去往凭祥的通关文碟应该找谁?”
    经过近半个月的奔波疾驰,曹宇婷终于来到了邕州城,眼看再有一天的路程,就能到达凭祥与情郎相见了。只是入城的时候才知道,凭祥一带属边关,需要来县衙办理通关文牒,才能顺利通过沿途的诸多关卡。
    正在奋笔疾书的值房小吏,闻言便抬起头,看面前是一位年轻书生,说话倒也客气:“早就不给办了,最近那边闹腾的紧,知州衙门有令,凡是通往凭祥的文牒,一概不予办理。”
    这个回答倒是曹宇婷没想到的,愣了下神才问道:“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办啊?”
    小吏摇了摇头:“这可说不好,也许一两天,或许十几天,哪怕是一两个月也是有过的。”
    曹宇婷失望的点了点头,心里也是一个劲的埋怨自己,要是离京的时候,准备的再充分一些就好了。哪怕是托人弄一块殿前司的腰牌呢?也不至于吃这个瘪。
    不过,她也不是太在意,大不了多走几里山路,绕开关卡也就是了。
    就在她刚走出值房的时候,身后响起一阵喧哗声。
    转头望去,就见从后堂那边走出来一伙人。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中年书生和一位身着华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看其五官倒是有些俊朗,只是个子矮小了些,足足比中年书生矮了一头。
    看二人有说有笑的样子,似乎谈的事情十分顺利。而在二人身后,则跟着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人,还有几名身材矮小但很壮硕的汉子。
    曹宇婷见此,也只能先让开一条去路,打算让几个人先过去。
    只是,几人来到值房门口的时候,那位中年人让年轻人稍等片刻,这才探头向刚才那名小吏问道:“知道陆捕头去哪儿了吗?”
    小吏显然是认识中年人的,立即站起身,摇了摇头:“不知道啊,可能……。”
    不等小吏说完,就听中年人说道:“去把他找来,就说我找他有事。”
    小吏连忙点头:“方师爷,小的这就去找。”说完,就手脚麻利的跑出了值房。
    方师爷满意的点了下头,不再理会去找人的小吏,而是转身给年轻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李公子,你们先去那边吧,我一会儿就派人过去维持秩序。”
    李公子忙点头施礼:“那就有劳方师爷了。”
    随即,就给身后管家使了个眼色。
    管家这才从袖口里抽出一张银票,塞进了方师爷的袖筒里。
    方师爷见还有银票拿,笑容又盛了几分:“那方某就愧领了。”
    双方这才拱手告别。
    公然行贿这种事,对于来大宋已经一年多的曹宇婷,早已见怪不怪了,等那些人消失在门外。她才整理心情也跟着对方的步伐,迈步走出了衙门。
    “咕噜,咕噜。”
    曹宇婷摸了下饥肠辘辘的肚子,突然想起来上一顿饭还是昨天早上吃的呢。这才举目四望,打算找个路边摊,享受一顿有当地特色的美食。
    “老板,一碗米粉,一碟烧田螺。”
    “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一盏茶后,曹宇婷就找到一家生意很好的摊子坐下。
    这时,一位老汉来到身侧,客气的说道:“小哥,能不能让我们爷孙拼个桌。”
    曹宇婷转头看去,就见身旁站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汉,正一脸慈祥的看着自己,而手里还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
    “您老坐吧,不碍的。”说完,她就向旁边挪了挪。
    老汉立即道了声谢,抱着小孩子坐在了旁边。
    可是,等这对爷孙刚坐下,曹宇婷就有些后悔了,全因想起了张义讲过的一段遭遇。
    这时,老板已经端了饭食过来。
    “客官,您慢用。”
    曹宇婷看了一眼自己点的吃食,又警惕的瞥了眼那个老汉。
    正在哄孩子的老汉,似乎感受到了曹宇婷投来的目光,抬起头向她微笑的点了下头,随即就向老板点了一碗米粉。
    曹宇婷这才长舒一口气,拿起筷子开始享用美食。
    只是,她这边还没吃上几口,就听到有铜锣声响起。
    “哐哐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发财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啊。哐哐哐……。”
    只见不远的一个路口,有一个汉子正拿着铜锣一边敲打吆喝,一边围着路口转圈,以招揽更多人。
    曹宇婷听到这几声吆喝,险些没笑出声来,让她想起后世扫码换鸡蛋的那群人。
    汉子足足忙乎了一盏茶的时间,此时看热闹的人,已经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足有百余人之多。
    期间,好像有人认出那个汉子,指指点点的说道:“那不是刘老二家的三娃子吗?”
    旁边一个老汉点了点头:“是啊,这人不是躲债,跑到交趾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这时,场中的汉子也不知从哪儿搬了一把凳子踩了上去。
    对着人群说道:“各位,有没有发财的?有没有想一个月就能赚五贯钱的?有的话举起右手,让我看看!”
    汉子的话音刚落,就见人群里有几只手举了起来。
    “我想!”
    “我也想!”
    五贯钱,不要说地处西南边陲的邕州了,即使放在京城,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围观的人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纷纷举起了手。
    汉子这才压了压手,继续高声说道:“好!想发财的不少,如今就有这么个发财的机会,在等着你们呢。”
    这时,人群中传出一声:“到底什么发财机会啊?”
    随后,也有人高声附和:“对啊,到底什么发财机会,说给我们听听。”
    曹宇婷对这种把戏嗤之以鼻,摆明了是安排的托嘛。
    这时,汉子向下压了压手:“既然这么多人想发财,我就跟大家念叨念叨。交趾国的升龙城,大家都知道吧。前不久在那边发现了一座铜矿,可是那边的交趾人没那个手艺,他们不会挖矿啊,所以想着从咱们大宋这边请人过去。说好了的,一个月五贯钱的工钱!”
    “嗨,交趾啊,我以为咱们大宋呢。”
    “是啊,那边可不太平。”
    听到人群里的议论声,汉子立即高声说道:“你们说的是凭祥关附近吧?跟你们说两件事,就都明白了。这一呢,铜矿在升龙城附近,升龙城是个什么地方?那可是交趾国的国都,那里离着凭祥远着呢。不才,我刚从那边回来,绝对是一片太平景象。”
    汉子从身上取出水囊喝了一口,又继续高声说道:“其二,经常越境过来的可不是交趾军,而是一小股叛军。如今,交趾国的镇东将军李显龙李将军,已经打算出兵剿灭那伙人了。不过,这不是重点,咱们这次从永平寨出关,那边可没有叛军土匪,绝对能保证大家,安安稳稳的到达升龙城。”
    人群中有几个是那边的土人,听说凭祥马上要安稳了,纷纷露出笑容。
    同时,人群中不知是谁问了一句:“你不会是骗我们吧,有一个月五贯钱的好事?”
    而后,又是那几个人随声附和:“就是,就是。”
    汉子也不理睬那几人,向旁边一招手,大喊一声:“抬出来,让家乡父老们看看,看看咱们是不是在骗人。”
    就见从人群外围,挤进来几个抬着木箱的大汉,等来到场中“嘭”的一声,重重的放在地上。
    那个汉子又再次大喊:“打开箱子,让大家看看咱们的诚意。”
    随着箱盖的打开,一枚枚闪闪发亮的铜钱,就展现在了围观众人的面前。
    当看清是满满一箱铜钱的时候,人群瞬间引起骚动。
    那几个抬箱子的汉子,也是早有准备,纷纷拔出腰间横刀,护在钱箱周围。
    那名汉子压了压手,高声说道:“别乱,别乱,都听我说。”
    等骚动的人群逐渐恢复平静,他才伸出四根手指,继续说道:“有四件事,先给大家介绍清楚。这其一,凡是报名愿意跟着去挖矿的,先发三百文安家费。”
    “轰~~~”一听先给钱,还是三百文,人群又开始骚动起来。
    “其二,凡是干满一年的,到了日子除了每月的工钱外,还多给五贯钱的赏钱。”
    一听还有额外五贯的赏钱,原本就心动的一些人,均是一脸喜色。
    “其三,咱们出了永平寨,交趾那边就会安排牛车来接,把你们全送到升龙旁边的矿上,根本不用自己走路去。”
    大家一听,都夸对方想的周到。要是走到升龙那边,少说也要好几天呢,这一下免了路上的辛苦。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凡是介绍亲朋好友去挖矿的,每介绍一个,我们给三十文的赏钱,你介绍多少,我们就给多少。”
    谁还没有几个相熟的啊,汉子这边话音刚落,人群中的一些人就动起了小心思,想着介绍谁来报名。
    此时,人群中又传来一声大喊:“要是到了地方,觉得辛苦,想回家了怎么办啊?”
    汉子瞪着眼说道:“送你们回来就是了,你们是出去赚钱的,又不是充军发配的。觉得受不了苦,可以随时辞工回来啊,又没人拦着。”
    他这边说完,便跳下了凳子,来到了一旁早已准备好的桌旁坐下,高声喊道:“想去的快来报名啊,只有两天的时间,后天一早,就要出发了。”
    “我!我报名!”
    “还有我!”
    随着,人群里的托高喊着报名,有些心动的,也争前恐后的跑到前面报名。
    看了个全程的曹宇婷,眼珠一转,随即向同桌的老汉问道:“老丈,问一下,永平寨距离凭祥关远吗?”
    老汉显然是知道这两个地方的,心里算计了一下,这才说道:“不算远,三十里吧。”
    “哦,三十里。”曹宇婷低声念叨了一遍,随即又问道:“再请教一下,要是从永平寨出发,能走到凭祥关吗?”
    老汉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点了下头:“能的,小哥,跟你这么说吧,那一片别看山多,但互相都是连着的。有好多采药的山民,土人踩出来的小路,所以这互相都是通着的。”
    “谢谢老丈。”
    说完,曹宇婷就站起身,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扔在了桌上算是饭钱。
    此时,距离路口不远处的茶楼上,那位李公子和管家看着热闹的报名场面,嘴角都露出一抹微笑。
    转眼就来到了第三天。
    此时,邕州西城门外,已经聚集了大批扶老携幼的人群。其中有多一半都是来给家中的男人送行的,也顺便领取那三百文的安家费。
    就在不远处的官道旁,已经支起了一张桌子,桌上摆放着茶水点心。
    那位李公子和宣化知县刘明奎相视而坐。
    刘明奎指着人群说道:“李公子,还望你能善待这些个穷苦百姓,去了那边莫要亏了他们的吃喝。”
    李公子自以为潇洒的摇着折扇,点了点头:“县尊放心,李某是雇他们过去挖矿的,又不是买了他们当奴隶,肯定是要善待的。”
    正在此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乱,期间还夹杂着吵嚷之声。
    刘知县转头给了方师爷一个眼神,示意对方过去看看。
    片刻,方师爷小跑着回来,先看了一眼李公子,这才对刘知县说道:“东翁,他们要用绳子绑住那些百姓的手。”
    刘知县闻言,立即眼神不善的看向李公子。
    “李公子,你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