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战斗升级
作者:那妃   穿着,穿着就麻了最新章节     
    “啊,你这个贱人,你敢打我,我要杀了你。”李桂花加大反抗,可是不是魏母的对手。
    李桂花长年偷奸耍滑,不认真干活的人又怎么是长年干重活累活像吃饭那样简单的魏母的对手。
    “还我,还我,你这个小偷,你一定是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过来偷的,你这小偷,我要送你去公社,让大伙来给我评评理,看你还怎么在村子里待。”魏母大声喊着就拖着李桂花往村口的方向走。
    魏母与李桂花的争吵早就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围观,众人都在窃窃私语,对着两人就是指指点点。
    李桂花眼睛轱辘转着,诡计一想就来,双腿一弯屁股一坐,李桂花的身型是魏母的两倍,魏母是干农活的好手,可是在面对李桂花的吨位时,还是力不从心,拽不起李桂花。
    李桂花见奸计得逞,周围还围着那么多人,便不顾形象的嚎啕大哭,“没天理啊,没天理啊,大家快来看看啊,这婆娘是多狠毒的心啊,见到我拿出自家闺女的玉后就想占为己有,快来看清这婆娘是谁啊,她怎么那么的狠毒啊,明明就我的东西偏要说是她的,还说要将我抓去公社,快来给我评评理啊,我不活了啊。”
    魏母见着李桂花还在那狡言善辩,气的直喘粗气,青筋暴起,“小偷,你就是小偷,你趁我家没人将我儿子的玉佩给偷了,那是我儿子出生就含在嘴里的东西,这你偷了怎么就不怕被雷劈死你。”
    “魏家娘子,你是不是记错了,你生孩子那会怎么没说你儿子出生时含着玉。”
    “是啊,是啊,魏家娘子,这不不兴说谎啊。”
    “魏家娘子,该不会是你记错了,我们都不知道你儿子出生时有含着玉啊。”
    围着的妇女七嘴八舌的说着不痛不痒的话,玉不是她们的她们不心疼。
    甚至还有些恶毒的女配想要帮着李桂花,出言嘲讽,“魏家娘子,你说这话谁知道是真是假,事已过去这么久了,你说这玉佩是你家儿子出生时含在嘴里的,那我还说是我儿子含着的呢,这有谁能证明?你家英雄出生的时候,又没外人在里面,谁又知道这玉佩不是你偷偷自己从外面偷来的放在他嘴里,该不会是你偷东西不成在这耍赖吧。”
    魏母气的双眼赤红瞪着说话的那人,再看看周围那一张张曾经熟悉的嘴脸,今天,可是见识到她们真正的面目了。
    村长早在李桂花坐在地上在那里嚎叫的时候就来到了魏家大院,原本想上去制止魏母的行为,却看到李桂花暗中对自己使的眼色,便待在一边静静的看事情的发展。
    此时看着魏母已经消停,走入魏家大院,“魏家娘子,你不能说一个玉佩长的跟你的一样,就说这是你的东西啊,这是小偷的行为,如果村子里都是这样的人,以后村里的人出去到外面还怎么抬得起头做人,外面的媳妇还怎么嫁进下水村,你说这是你的,你有什么证据?我也不平白无故的欺负人,只要你说出一个,这玉佩就还给你。”
    村长的一段话说的大气凛然,村里的人对村长顿时好感大增。
    “我儿子的玉佩背后有个‘英’字的,你这个肯定有。”魏母说的斩钉截铁,双眼死死的盯着李桂花手上的玉佩。
    可是专注盯着玉佩的魏母,没有注意到村长和李桂花的微微上扬的嘴角。
    没错村长也是知道李桂花偷魏家的玉佩的,当晚李桂花就将此时告知了村长,村长还拿过玉佩细细的观察了下,果然玉佩上有魏家的识别标志,便自己用工具细细的又重新加工打磨,去掉魏家的,加上自己家的。
    现在李桂花手上拿着的就是重新加了村长家的标志的玉佩,而魏母还在期待着能够拿回玉佩的那会,只是魏母现在的样子在村长夫妇的面前就是小丑,专门在大家面前演戏的小丑。
    魏母激动的接过李桂花手上的玉佩,小心翼翼的翻看着,可是越看脸色越白,呢喃着:“怎么会?怎么会?”
    魏父也听到了,震惊的差点抱不住魏英雄。
    李桂花看着魏母的脸色,嘴角裂到耳后根,说出来的话更是戳魏母的心窝,“魏家娘子,你可不能看见点好的东西就想着霸占为自己的了,这样以后村子里要还有谁有点好东西,谁还敢你看啊。”
    魏母脸色更加难看了,心绞痛的脸色苍白异常。
    原本以为李桂花这样就收手了,可是并没有。
    李桂花恶毒的嘴脸,还在喋喋不休,说的毫不留情,“魏家娘子,你要是真的惦记着我这闺女的玉佩,我们这里下水村可容不下你了,谁也不想自己的家里面还有个时时要惦记的贼。”
    “是啊,魏家娘子,你说你搞的这一出多不值得,你让我们很难做啊。”
    “魏家娘子,要不······”
    魏母的手紧紧的握着自己的心口,以支撑着自己不要被人气倒。
    魏父抱着魏英雄来到魏母的身后,手与魏母的手紧紧相握,给她力量,看着周围众人的丑恶嘴脸,最后定在了村长的位置,语气坚定的对他说:“我们会离开下水村,但村里我们应该得到的一分都不能少,要是少了到时候找公社的找公社,找公安的找公安,到时候是谁理亏自有其他人说的算。”
    村长紧抿嘴唇,还是第一次,第一被人以威胁,威胁自己,要是自己真的怎么样他了,他还就真敢找公社找公安。
    要知道农村里的泥腿子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没什么见识,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村长,村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魏父说了,以后如果少了他家的福利什么的,找公社都还是轻的,果然度过书的知青就是不一样。
    自此,魏父带着魏母离开了下水村,去到山上自己开辟了一处小天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每天种种地,打打猎的日子,三个人的日子过的也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