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融合
作者:路灯下的昏黄   梦里潇湘最新章节     
    “你这脑子怎么转不过弯呢,刚才不都说了,设计本就不是一个确定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抱着一个死观念不放呢,我给讲这几个园林体系的原因,就是单纯的想让你知道每一种类型的长短处,所以想法也要跟着实际情况来灵活多变,因地制宜,而咱们眼前的这个江心洲,就不能受思维的限制,要让自己的大脑活泛起来知道吗?”
    脑袋结结实实的挨了一巴掌,让我整个人都有点懵,记忆当中的上一次挨打,似乎还是在小学,如今而立的年纪,居然又挨了一次教训,实在让我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但是当视线观察到李潇潇时,我才发现她是真的有点生气了,神色也很严肃,像极了读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垮着脸教训人的那副姿态,莫名的让人感觉有些畏惧。
    只不过,这种感受,也只是暂时的,而李潇潇的姿态,明显的也没持续多久,她像是察觉到了自己有些失态般,瞟了我一眼之后,竟然有些心虚的别过了头去,脸色明显开始发红,继而蔓延到脖颈。
    白皙的皮肤,像是如水漫般,缓缓地散开了一层红晕,直到完全布满。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强迫自己维持住了一份认真的语气,然后伸手扯下了画板上的平面图,重新替换上了一张白纸上去。
    “你…………拿笔,自己想想,把想法里面基本的轮廓和构架先画出来,…………抓紧,别浪费时间…………”
    语气有些仓促,而我也明白了李潇潇的具体目的,面对着眼前这个有些难得的机会,我深呼吸了一口气,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也将笔拿了起来,在画纸上描绘出了一个轮廓。
    而当要进行下一步时,我暂时的顿住了,思索了一会儿李潇潇刚才的话语之后,我逐渐的从中提炼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融合。
    这是东方园林体系的观点,重在于人与自然的融合,而现目前的情况,加上面对的受众,最后做出来的具体效果一定是不能复杂的,而是要尽量的精简。
    而风格迥异的西方园林,似乎就具备着这一特点,而江心洲的成效,为什么不能取二者之所长来中和一下呢。
    用精简的布局,从中混合传统元素,见微知着,让本来审美门槛很高的体系屈尊下来,人人都可以欣赏,而又不会觉得传统元素的过多堆叠显得审美疲劳。
    到时候定稿的方案,可以是集合众人之长处,每个人的见解必然都是有不同的,那我好像也没有必要把自己锁死在一个观念里,不妨想法更加放飞自我一点。
    只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融合的想法没有一个实在的体系和名字,如果真要算的话,我不知道,到底算不算是李潇潇说的那种新中式风格。
    但设计似乎本就是没有定向的,在追求高层次的想法上面,这些顾虑似乎显得有些可有可无了。
    想到此处,思维忽然的像是解脱了,格外的明朗,心之所及,鼻尖也在画纸上沙沙作响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一条精致的廊围绕着整个江心洲的外围逐渐的显现了出来,虽然画工算不得太精致,但是也能勉强及格。
    而李潇潇脸上的那份尴尬早已经随着时间散去,整个人也对着我的画笔专注了神态,下意识的坐到了我的身边来,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画板,过了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来向我问道。
    “方良,你确定你没画错吗?如果想表现步道的话,不是这么表现的,应该是另外一种画法,你画的这个是廊的画法。”
    说着,李潇潇从我手中拿过了铅笔,快速的在纸角处做了个简单的示范。
    “喏,就是这样。”
    “这不是步道,我想表达的,就是廊,这些都是廊。”
    我尝试耐心地向李潇潇解释,但是得到的却是她更深的质疑。
    伸出手在我额头上探了好一会儿,又对比了一下自己额头上的温度,她才带着疑惑的开口。
    “方良,要是没病的话,该知道廊是什么东西吧,这是基础的,从古至今,资料里,案例里,你见过像你画的这种这么长的廊吗?这可是相当于这整个江心洲的周长,哪会有这么长的廊,而且,廊的几种类型,一般是依靠着建筑物的,而不是像你这么光秃秃的,你这是怎么打算的呢?
    是剩下的还没画完,还是觉到时候这个江心洲都要变成一个大号的中式庭院,如果是这样的话,弊端我想你应该是明白的吧,这一点,应该不用我来提醒?”
    “我知道那样子的弊端,所以,我也没打算依靠着人工的建筑物把这儿变成一个中式庭院,或者说细节一点,是不用那些廊在基本意义上所必须的建筑物,把这儿变成你说的那种。”
    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之后,我又提起笔在画纸上简单的提了几个点,然后向还处于疑惑状态的李潇潇继续说道。
    “为什么自然的景色不能作为廊的搭配呢,为什么廊就得是一个附属,而不是主角呢,我觉得,咱们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带着历史人文气息的文化公园,那么一般的健康步道就可以舍弃了,换成廊才是比较贴合的,而且去掉了传统建筑物的束缚,你不觉得廊看起来的感觉,就没那么繁琐了吗?一眼望去,会清爽很多。
    但是呢,又不会因为去掉了一些东西显得过于单调,传统因素可以在廊的左右两侧得到更多的体现,让自然的景色取代掉一成不变的建筑物,意境不是更好吗?如果能够落成,一边是江景的滔滔不绝,另一边,则是四季变化的春华秋实,每个季节来,体验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条廊,我觉得特别附和你之前定调说的那些话,你说在梦里,在时间长河中,去感受咱们永州的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