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真定之战(1)
作者:文人鬼   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节     
    八月二十五日。
    燕王靖难军向真定推进,来到真定城外二十里。
    “殿下!”
    郑海骑着马,奔向燕王朱棣所在的中军。
    在他身后,冯致远等人押着一个身穿南方军服的士兵。
    “郑海,找本王有什么急事?”
    拉住缰绳,坐在马上,郑海对朱棣行礼道:“殿下,抓到耿炳文军中的一名伙夫,我得到一个重要的情报。”
    “哦?”朱棣一脸兴奋,“快说,什么情报?”
    “据伙夫交待,耿炳文的防御工事主要在真定城的西门与北门方向,而东门、南门方向防备较为松懈。”
    “张玉,大军由你坐镇。本王与郑海去探个究竟!”
    扔下一句话,朱棣骑着马与郑海等人飞奔而去。
    郑海带领几十名飞龙卫的轻骑兵,飞奔二十里,直接来到真定城的东门外。
    东门外,两名士兵正驾着一辆运粮马车,慢悠悠地驶向城门。
    运粮车上,装着十几麻袋的粮食。
    “截住他们!”
    郑海一声令下,飞龙卫骑兵将马车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拦耿大将军的粮车,你们是不是不想活了!”
    马车上,一名运粮士兵冲着骑兵大骂,显然没注意到,这是敌骑兵人。
    “我看,是你不想活了!”
    郑海纵马,飞驰而过,一刀挑飞那名士兵的头盔。
    那名士兵身体一僵,这才回过神,认真打量着这队骑兵的服饰。
    他哆嗦着,小声告诉身旁的另一名驾车士兵:“他……他,他们是,是燕军……”
    “想活命,就老实回答我的问题,你或许应该听说了,我们靖难军不杀俘虏。”
    郑海不跟两人废话,亮了亮手里的腰刀,问道:“你们驻扎在滹沱河南岸的大军,现在驻扎在哪里?”
    “大人饶命!”
    运粮的士兵立马下车,跪着回答道:“小的不瞒大人,滹沱河南岸的大军已经转移到了北岸,目前在城西扎营。营房沿着西城门一直到西山。”
    郑海命人带上两名俘虏,向燕王回禀。
    “果然如本王所料!”
    朱棣小眼睛一眯,呵呵笑道:“来人,传我命令,命张玉率军直奔西门,本王要打耿炳文个措手不及!”
    燕王朱棣率领数千轻骑兵绕道,直扑真定城西门。
    当数千轻骑兵出现在真定城城西时,耿炳文的军队并未察觉到危险。
    他们甚至以为,这支骑兵是自己人,只是从别处调来的。
    他们刚从滹沱河南岸调到北岸,暂时驻扎在城西,并没有做好御敌的准备。
    此时,耿炳文本人也在城西,他刚刚将朝廷的使者送出城。
    直到朱棣横扫了城西的两座大营,耿炳文才发现,大事不妙。
    “快,快回城!是朱棣的大军!”
    耿炳文骑着马,与身边的几名随从直奔西城门。
    西城门外,护城河上有一座吊桥,是进出城门的必经之地。
    吊桥由木桥、绳索、滑轮与绞盘等构成。
    平时放下木桥,可供军队、百姓进出;战时,收起木桥,阻止敌人过河。
    耿炳文率领随从通过吊桥,连忙对城门旁的守卫大喊:“快把吊桥收起来!”
    “大将军,不好了,吊桥的绳索被人砍断了!”
    听到属下的回复,耿炳文脸上一沉,咬咬牙,喊道:“先回城!”
    这吊桥的绳索是被飞龙卫偷偷砍断的,方便大军攻城。
    轰隆隆隆——
    耿炳文身后不远处,一队骑兵直扑城门。
    “立即关闭城门!”
    耿炳文刚跑进城门立即下令。
    城门关闭,郑海与朱棣率领的大军停了下来,距离城门大约两百步左右。
    这里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外,可以免遭城楼上的弓箭偷袭。
    耿炳文登上城墙,眺望城外的燕军。
    跟着耿炳文逃回城内的随从,有一人对耿炳文道:“大人,燕军偷袭使我军受挫,此时应该鼓舞一下我军士气。”
    耿炳文赞许地看了一眼那名下属:“嗯,你说的没错,不过,如今该如何提振我军士气?”
    “属下不知。不过,我们可以挫一挫对方的锐气。属下有一计,或许可行。”
    “你说。”
    “不如,属下以骂战的方式,为我军提振士气。”
    耿炳文点点头:“好。”
    “燕贼叛逆,你们还胆敢造反,罪当灭门!你们还不快快投降!”
    “燕王不遵祖训,起兵造反,视同贼寇,已被陛下贬为燕庶人……”
    燕王朱棣脸色微黑,取出硬弓,张弓如满月,举箭对着那人就是一箭。
    咻——
    那人应声而倒!
    “快保护大人!”
    耿炳文身边的随从连忙呼喊,一阵慌张,士兵们手持圆盾护住耿炳文。
    马和轻声叫到:“殿下,威武!”
    郑海微微惊讶,随即大声喊道:“燕王威武!”
    “燕王威武!”
    “燕王威武!”朱棣身旁的士兵们大声附和,士气大振。
    一般而言,弓箭的射程就一百多步,大约就一百米的有效射程。
    两百步之外,燕王却能一箭射中城墙上的人,如有神助,令人惊叹。
    城墙的士兵反应过来,纷纷向城下的骑兵放箭。
    可是,即便是居高临下,他们射出的羽箭也没能够得着燕王的骑兵。
    最远的羽箭距离燕王等人依旧有五六米的距离。
    原本想要提振士气,结果不但没能鼓舞自己人,反而提振了对手的士气,耿炳文有些生气。
    “哼!燕庶人只能靠偷袭,兵力并不占优势。我们的兵力是他的数倍,你们随老夫出城迎敌,定能打败燕贼。跟我走!”
    耿炳文与手下稍作分析后,打开城门,率领大军出城迎战。
    耿炳文出城列阵,张玉带领的靖难军主力也已经抵达城西。
    张玉、谭渊、朱能等人率领靖难军主力出击,与耿炳文的大军战成一团。
    耿炳文兵力虽然占据优势,但指挥调度并不灵活。
    燕王朱棣让张玉等人在正面牵制,他与郑海各带领一支骑兵从后背偷袭、沿着城墙穿插,对耿炳文大军进行分兵包围与多路夹击。
    燕王的指挥极为灵活,甚至燕王不用指挥大军,张玉等人都能互相配合,协同进攻。
    “快逃啊!我们不是燕军的对手!”
    “不好!燕军要阻断我们回城的路了!”
    “我们还是投降吧,燕军不杀俘虏……”
    最令耿炳文头疼的,不是勇猛的燕军,而是他率领的大军中时不时冒出一些谣言者。
    这些谣言者,有的是郑海早就安插在南军的细作,有的是此前放跑的降兵,还有一些直接就是飞龙卫假扮的。
    郑海带领的飞龙卫更是各种偷袭,只攻击薄弱环节,运动中歼敌。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郑海不与南军进行正面作战。
    每次张玉等人与南军对战,郑海就带领飞龙卫,在侧后偷袭。
    张弓,瞄准,放箭。
    咻!
    一支羽箭射向耿炳文大军中的将领,一箭射中那名将领的脖子。
    咻!
    又是一支羽箭,射中了耿炳文大军中的又一名将领。
    “将军死了,快跑呀!”
    “不好了!大将军死了!”
    燕王屡次出奇制胜,士气旺盛。
    而南军各种败退,各种谣言,各种状况层出不穷。
    “撤!快撤!撤回城内!”耿炳文最终下了后撤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