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枇杷膏
作者:云似墨   重生之一路繁华最新章节     
    “娘,这些鸭蛋明儿个腌制行吗?”
    “行,不差一天!”
    陆庄氏回屋从空间里拿出三百两小额银票和七百两现银,然后装在一个木匣子里,双手捧着,出了屋子去了陆东的院子。
    她来到李小云的屋子门口,敲了三下屋门,“小云,娘过来了。”
    李小云听到婆婆的声音,快步走了过去,打开屋门,见她手里端着一个木箱子,伸手就要去接。
    “行了,这箱子你可拿不动,还是娘来吧。”
    陆庄氏把箱子放到了茶案上,随后坐在了椅子上。
    李小云很好奇箱子里的东西,问道:“娘,箱子里是啥呀,这么重?”
    “小云,是三百两银票和七百两现银。娘打算鸭蛋生意正式由你接管。”
    “娘,我怕管不好。”
    “没啥难的。回头娘给你做个账本,保证一教,你就会。”
    “那好吧,儿媳试试看。”李小云晓得这是婆婆有意提携自己,为了不让她老人家对自己失望,她也得好好管着这份生意。
    陆庄氏也是为了锻炼李小云,让她从小事做起,将来才能独当一面,做好当家主母。
    吃过暮食,大家各自回屋歇息。
    “当家的,今儿早上,赵夫子收四郎做弟子了。”
    “媳妇,咋回事?”
    陆庄氏把事情学了一遍。
    “没看出来,赵夫子还是个急性子!”
    “谁说不是!所以我请他月末休沐的那天,上咱们家做客。”
    “这样也行。我看赵夫子不是注重繁文缛节之人,我倒是挺喜欢他这样的性子。”
    “是啊,性子简简单单,和这样交往的人,不累。”
    “当家的,崔大娘今儿个过来说她们村子养鸭子的人家多了不少,每月产的鸭蛋大约三十万枚。”
    “咱们家能用得了这么多的鸭蛋吗?”
    “我打算再增加一个品类,皮蛋。”
    “咋做的?”
    “我需要石灰、盐、草木灰、黄泥、谷糠。我打算先少做一些试试,要是成功了,再大量制作。”
    “行!我明儿个给你准备材料……”
    一夜好眠。
    第二天清晨,大家吃过暮食,李小云带领大家腌制鸭蛋。
    崔富贵和崔大牛早早过来,卸完鸭蛋就回去了。他们家现在忙的很,一天送鸭蛋的人都快把他家门槛踏平了。
    虽说辛苦点,但银子也没少赚,他们家确确实实尝到了甜头。
    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一年,他们老崔家也是一方富户了。
    而村子里养鸭子的人家,也会在他家的带领下直接过上富裕的生活。
    陆明成和陆东去了镇上,父子俩买完东西,又订了一吨盐,这才往家返。
    爷俩回到陆家村,正赶上吃晌午饭。
    吃过晌午饭,陆庄氏就去捣腾她的皮蛋了。
    她按照在异世看到制作皮蛋的过程做了两百个。
    陆庄氏把做好的皮蛋放到了仓库的角落里,大约十到二十天就可以食用了。
    陆庄氏一家坐在饭厅吃着美食,这个屋子是专门用餐和招待客人的。
    屋子里的地面全是用青砖铺成的,看上去既干净又规整。
    “当家的,我在东边的林子里发现了一小片枇杷林,咱们明儿个和大郎带着陆大川他们去摘枇杷吧,我打算做点枇杷膏卖。”
    “娘,枇杷膏是干啥用的?”陆东问道。
    “治病的。有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等功效。”
    陆庄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卖药是假,主要是想卖方子。
    经历过贫穷生活的人,是非常珍惜每一个赚钱的机会的,恰哈陆庄氏就是这样的人。
    习日,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
    陆庄氏和丈夫领着大家顺着河沟前往那片枇杷林。
    进了林子,没走多远,便看见前方不远处的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果实。
    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枇杷果,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晕,非常的漂亮。
    几个人干了一天,才把那片林子的枇杷果摘干净,同时陆庄氏又摘了不少枇杷叶。
    大家累了一天,陆庄氏一家温馨地坐在一起吃着美食。
    “娘,这些枇杷果咋处理?”
    “大郎,你明儿个去镇上买一千斤红糖,另外,再去药店买二十斤川贝。”
    “晓得了,娘。娘,你想好用啥装枇杷膏了吗?”
    “你明儿个顺路去赵氏瓷器坊,看看有没有做工精致的小瓷瓶或小瓷坛——能装二两枇杷膏的就行。”
    “晓得了,娘。”
    第二天,吃过朝食,大家各司其职,忙活了起来。
    李小云领着田翠花她们腌制咸鸭蛋;陆庄氏让陆大川他们洗枇杷果。
    陆庄氏把他们洗好的枇杷果在热水里过了一遍,马上捞出来,这样有利于剥皮去籽。
    陆明成也没闲着,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陆东驾着马车去了镇上,他先去了赵氏瓷器坊。
    赵掌柜正在铺子里忙活,他看陆东过来了,笑着上前:“陆少爷,你可是稀客,今儿个想买点啥?”
    “赵老板,你这儿有没有做工精致点的小瓷瓶或小坛子——能装二两东西的就行。”
    “陆少爷,你别说还真有。你先稍等。”
    他转身去了后面,很快就拿了几个白色的小瓷饼和几个带着图案的小坛子过来。
    “陆少爷,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相中的?”
    陆东拿起小瓷瓶和小坛子挨个看了一遍,虽然他是门外汉,但东西好坏还是能看出来的。
    他发现这些瓷坛烧制的比以前细腻了不少,最后他选了一个素净的白色小瓷坛。
    “赵老板,这个咋卖的?”
    “陆少爷,你也看出来了,这个坛子烧制的非常的精致,你要是买的多的话,一个给我十文钱就行。”
    “你先给我拿两百个,回头用完了,我再过来。”
    “行!”
    赵掌柜去后面搬出来两个木箱子,每个箱子里装了一百个小瓷坛。
    从赵氏瓷器坊出来,陆东就去了附近的一间杂货铺子。
    伙计看来客人了,忙上前热情地打招呼:“大哥,你想买点啥?”
    “红糖咋卖的?”
    “三十文一斤。”
    “我买的多,能便宜点吗?”
    “你想买多少?”
    “一千斤。”
    伙计一听这话,心里乐了,面上不显地说道:“大哥,你买的多,一斤可以给你便宜一文钱。本店利薄,多了就没账算了。”
    “这么的吧,二十八文一斤,我就在你这里买了。”
    换作以前,他肯定不会讨价还价,可跟在母亲身边这么久,在她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这些。
    “大哥,不是我不卖给你,你这个价,我真的没账算了。”伙计一脸为难地说道。
    “既然这样,你也别为难,你先忙着,我去别处转转。”陆东作势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