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钗黛会
作者:一顿两馒头   红楼群芳谱最新章节     
    “如此雨天,我待在房中也是无大事,不过做一做针线的工夫。”
    “想着妹妹的身子在寒雨之时偶尔会有小恙,是以,过来瞧瞧。”
    “现在看来,林妹妹你身子安康的极好。”
    “钟哥儿的医道没得说!”
    “我身上的衣衫……有制衣工坊的羊绒内衬褂子,看似单薄,实则并不有冷,很暖和。”
    “……”
    “这场雨……按照江南的雨水之势,今儿有很大的可能停下,今儿若是不行,明儿就要停了。”
    “除非今日下午天象又有变化。”
    宝钗恬然含笑,端量面前的林黛玉,秀首轻点。
    林妹妹的身子……自己也算看着好起来的,记得刚入京的时候,林妹妹的身子每每遇到天寒、秋冬下雨雪就会有异样。
    小喘。
    咳嗽。
    夜里安寝有碍。
    ……
    近年来有好转,却时而也会出现。
    现在,观林妹妹的气色,和正常人没啥区别,身上的病……诊治又有进益。
    钟哥儿数年如一日的诊治,效果出来了。
    宿疾!
    本就顽固,欲要一次诊治就药到病除,万难之事,唯有一次一次的将病患拔出去。
    抽丝一般。
    直至彻底了结。
    对于身子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钟哥儿以前说过那样的话,近月来自己所看一些医道之书,也有那样类似之言。
    “嘻嘻,多谢宝姐姐关心,我无碍的。”
    “果然有碍,就去找小神医。”
    “小神医当年可是说了,若是不将我治好,可就算砸了他的招牌!”
    “嘻嘻,姐姐坐。”
    “姐姐上午在做针线?我……我闲来无事,画了一幅画儿,姐姐要不要瞧瞧?”
    林黛玉轻捋鬓间的一束小辫,笑语不断。
    难得宝姐姐挂心了,宝姐姐一直是一位有心的,外面还下着雨,还来瞧瞧自己。
    心中暖意横生,宝姐姐一直都好的。
    自己的身子……好多了,除非在外面染上凉气了,否则,待在屋里面,不会有事的。
    夜间,睡的也好。
    白日里的精神也不错。
    拉着宝姐姐的手臂行向罗汉床,有觉……小手抬起指了指书案之地。
    刚画了一幅画,若有人品鉴品鉴,也算一件趣事。
    “画儿?”
    “林妹妹好雅兴。”
    “妹妹的丹青妙笔可是不常见到,必须瞧一瞧。”
    “……”
    宝钗来了兴趣。
    连绵雨天,京城的营生受不小的影响,再加上母亲之前所言,对于那些营生……自己关注也少了一些。
    待在府中反而多了时间。
    做做针线活。
    看看书。
    写写字。
    ……
    林妹妹刚才在画画?
    林妹妹会画画自己知道的,如今习练的画道还是钟哥儿传授的,那种写实的画道。
    画花草山水、人物云身……都极好。
    自己所学……水墨画道,算是略通,不为精通,怡情所用,话语间,同林妹妹一处来到书案前。
    “……”
    “寒风大雨,花草树木皆有凋零凄凄之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韵味仿佛柳暗花明。”
    “这些花草的模样姿态甚好。”
    “……”
    “妹妹的这幅画……真好。”
    “钟哥儿一身画道,妹妹怕是学了九成以上了,嘻嘻,这幅画……送我吧!”
    “这样的画……心意所动,寻常时候还真画不出来了。”
    “极好!”
    “我觉……以妹妹的画道……完全可以为《京城女子日报》供画稿的。”
    “……”
    书案上,正平铺着一幅画。
    笔锋很是熟悉,是钟哥儿一脉相承的画道,风雨之下,万木凋落,花草失色。
    森森然,是一幅令人心中微凉、凄冷的景象。
    配上那句诗。
    阴阳有动,意境婉转开阔。
    宝钗多有赞誉,这幅画……难得,是一幅极好的画儿,林妹妹的画道真不错。
    趣言不已,靠近细细一观。
    身侧,紫鹃已经捧来茶水。
    “画稿?”
    “嗯,宝姐姐之意,是青莲姐姐她们的女子报馆,准备编辑女子诗集、杂志报刊的画稿?”
    “这……。”
    “宝姐姐,似乎有难,府上四月份的那件事,宝姐姐莫不忘了?”
    “若然被老太太、太太们知晓,想来又会生出一些事情。”
    “这幅画……,嘻嘻,宝姐姐赞誉了。”
    “若言传钟哥儿画道最好的,当属青莲姐姐,青莲姐姐天资极高。”
    “我还差得远,却也……应该还行。”
    “姐姐若是不嫌弃,就送于姐姐了。”
    “姐姐所言画稿之事,我倒觉有些意思,可惜……。”
    画稿?
    林黛玉秀容有动,思绪运转,便是想起来了。
    有那回事。
    是女子报纸上的一则消息,是诚邀京城一些精通画道的人儿,为先秦以来一首首诗词歌赋等作画。
    如以先秦屈原为专题,取其楚辞,根据所悟,做出一些身临其境的画儿。
    若然被采纳,当会被刻印在杂志报刊上,还会留下姓名痕迹,果然售卖极好,还会给于利润的一半作为酬劳。
    也可以隋唐以来的一位位诗人为专题,根据他们的诗词,做出一些应景的精妙画儿。
    ……
    当时她们姊妹们也曾言语,似乎可做,宝姐姐当时在场吧?嗯,好像不在。
    那时是上午,宝姐姐是下午来的。
    虽可行。
    又有一些小小的麻烦。
    宝姐姐应该知道的,老太太和太太本就不希望她们看报纸,若然还要掺和其中。
    就更非好事了。
    “果然送我!”
    “今日前来妹妹这里,还得了一件宝物。”
    “我觉其实可行的。”
    “接下来我们搬到大观园里,妹妹就算兴趣所致,为一些诗词歌赋作画,也是可以的。”
    “妹妹和青莲姑娘也是相熟,想来也是不难。”
    “到时候……也可有一个理由,不算麻烦。”
    “比起水墨画道,妹妹和四妹妹的画道更适合那些精细精美之作。”
    “……”
    宝钗将书案上的那幅画拿起,观留痕的笔墨,还要悬挂片刻才能够收纳起来。
    细语轻笑,将画稿之事再道。
    四月份的那件事,自然知道,是宝兄弟引起的,也引得一众姊妹们有些麻烦。
    若是林妹妹真有兴趣,还是有法子的。
    她们接下来就要入住大观园了,林妹妹闲暇作画,提供一些画稿当无碍。
    “这……。”
    “似乎……可行。”
    “可……我也没有画过那般细微的应景画儿,还真不知道是否可以画好呢。”
    从紫鹃手中接过茶盏,握在手中,林黛玉娇容意动,看着宝姐姐将画儿悬挂屏风上。
    刚才本是让紫鹃挂起来的,宝姐姐刚好来了。
    画稿!
    那是一幅幅很小的画儿,要在方寸之间,应景画道,对于画道技艺是很深的考验。
    意动。
    迟疑。
    大观园里面画画?
    青莲姑娘?
    ……
    好像的确可行,又……有些没有底气,毕竟没有做过那样的事情。
    至于那些小小的画儿,自己以前闲暇画过,都是随心随笔,真要规规矩矩的画一个……心中没谱。
    “林妹妹先试试总归无碍的。”
    “先挑选一些意境比较简单粗浅的诗词,配以画作。”
    “嘻嘻,若是妹妹真的想为之,钟哥儿于此道可是很熟悉的。”
    “……”
    宝钗对着悬挂屏风的画作轻轻吹着气息,让画上的笔墨更快平稳下来。
    继而,也是取过一杯茶水。
    “钟哥儿!”
    “嘻嘻,宝姐姐说的还真是,钟哥儿对此道的确精通,先前的小说文字连载之时。”
    “钟哥儿就时常亲自画一些场景画作,刻印在报纸上,令人印象很深。”
    “我怎么把这件事忘了。”
    “好像……真的可以试试。”
    “钟哥儿。”
    “接下来这几日……估计钟哥儿要忙了,过几日才会清闲。”
    “……”
    林黛玉轻呷一口茶水,实在是对于提供画稿的事情没底,然……宝姐姐此言,思绪直接闪烁亮光。
    对了。
    钟哥儿。
    自己不擅长,钟哥儿很擅长的。
    说不定青莲姑娘也很擅长。
    只是……这里府上青莲姑娘难以前来,钟哥儿就不一样了,钟哥儿接下来有些忙。
    过去殿试的事情,就会轻松了。
    正好可以好好请教一下。
    “钟哥儿,等雨停之后,估计殿试皇榜就要贴出来了。”
    “钟哥儿,厉害!”
    “国朝定鼎以来,钟哥儿算是最年轻的进士,最年轻的会元,说不定接下来就是最年轻的状元。”
    “钟哥儿会试以来,弄出这般动静,宝兄弟……可是受罪了不少。”
    “往日里,这般下雨的日子,宝兄弟都在府中的,现在……待在学堂了。”
    “论来,是一件好事。”
    “宝兄弟学业上进益是好事!”
    钟哥儿。
    殿试。
    钟哥儿一路举业多顺利,连过童试、乡试,时隔两年,会试又直接名列第一。
    殿试!
    结果也快出来了。
    举业的经义文章是做不得假的,钟哥儿在读书一道可为天才,国朝定鼎百年,也就钟哥儿一个吧?
    提起钟哥儿,便是忍不住想起宝兄弟。
    因钟哥儿殿试的事情,这几日天降大雨,学堂还是日日前往,对宝兄弟而言,堪为煎熬吧。
    “宝姐姐,你这句话让二哥哥听到,二哥哥该有些不自在了。”
    林黛玉掩嘴笑道。
    也就二哥哥不在的时候,姊妹们说道此言……还无碍,否则,二哥哥定要同她们好生辩驳辩驳了。
    辩驳之论。
    钟哥儿以前也和自己说过,举业文章是否有用……并不重要,重要的它是一个选拔规则。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拔规则。
    虽然会令许多读书人沉浸经义文章中,满嘴都是之乎者也、子曰、孟子曰之言……。
    总归可以选拔出一些可用之才。
    而且,举业的选拔……本就慢慢变化的。
    一个读书人想要走到高位,肯定是聪明的。
    ……
    然则,这番话是万万不能够同二哥哥言语,二哥哥该生气了,该说她们是禄蠹了。
    想着二哥哥要言语姊妹们都是禄蠹,林黛玉忍不住清眸弯月。
    二哥哥对那些厌烦,将来……一些事情还是要面对的,舅舅和老太太对二哥哥期望很高的。
    老太太时而有言,二哥哥很像当年代善公的模样,而代善公当年……荣耀更甚。
    “宝兄弟,也许接下来就会有变化了。”
    宝钗也是莞尔。
    如果宝兄弟在这里,自己是断然不敢言语,以前说过一次,宝兄弟当时就有些不悦,就离开了。
    很是……。
    “二哥哥,有点难。”
    “现在也不着急。”
    “钟哥儿说过,二哥哥天资聪颖,真的有心在学业上,进益会很快的。”
    “国朝进士的平均年岁是三十出头,时间足够,说不定二哥哥还会提前许多呢。”
    二哥哥有改?
    林黛玉放下茶盏,捻着袖间的巾帕,以自己对二哥哥的了解,二哥哥欲要有改……很难。
    起码眼前来看……很难。
    将来不好说。
    “钟哥儿所言,的确有理。”
    “眼下雨天不断,记得钟哥儿说过,殿试之后,要好好闲玩的。”
    “云妹妹接过来也不难。”
    “期时,咱们就热闹了。”
    “……”
    宝钗点点头。
    宝兄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一些书上琢磨,就能够做出很好的胭脂水粉。
    还有对于诗词一道擅长。
    国朝进士的平均年岁三十出头?
    林妹妹这般算的话……时间的确有很长。
    宝兄弟!
    钟哥儿!
    钟哥儿在一些事情的抉择上,就提前了一些,如今举业就结束了,以后就轻松了。
    殿试!
    殿试结束之后,钟哥儿还应过她们一件大事呢,想来姊妹们都没有忘记。
    云妹妹。
    回家也有不短时日了。
    “嘻嘻,那件事我可一直记着的。”
    “落霞园,好久没去了。”
    “曲苑杂坛也好久没去了。”
    “城外,也好久好久没去了。”
    “算下来,到时候咱们玩一日还不行,起码……要两日、三日。”
    “嘿嘿,宝姐姐,你说老太太会应下吗?”
    林黛玉伸出小手,一一盘点着,神情多悦然。
    近月,多待在城中,多待在府中,对于城外的景象,对于城外的好玩之地,多有期待。
    “这个问题……妹妹问我,妹妹猜……我要去问谁?”
    宝钗伸出素白的小手,在身边的颦颦女子肩头点了一下。
    “嘻嘻!”
    “宝姐姐去问……宝姐姐!”
    林黛玉眉眼欢笑,乐不可支。
    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