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蜀山大剑修的往事
作者:为什么要打工人   修行在超凡复苏的现代社会最新章节     
    蜀山剑派在妖都的这处道馆占地面积相当之大,又有内馆、外馆之分。
    此时宁青带着温言所参观的自然是不对外开放的内馆了,这也是诸多蜀山弟子于妖都游历的挂靠点。
    宁青的性子虽然清冷,但剑修么,多是这样的性格,遇到师兄师弟的也只是淡淡一颔首表示问好,更无再多的问候,其余诸人也都习惯了。
    直到碰上了一名负剑低头,缓缓而行的老者,她才主动停住了步伐,躬身问好:“黄师叔。”
    老者缓缓抬起了头,见到是宁青后,缓缓说道:“是小青啊。”
    视线划过一旁的温言,又道:“带朋友过来玩啊,挺好,挺好。”
    宁青介绍道:“师叔,这就是我和您说过的温言。”
    温言跟着行了一个道礼。
    老者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都是好苗子啊。”
    说完,又是踱着步子,迈过了二人,消失在庭院的转角处。
    一直目送着老者离开后,宁青这才对温言解释道:“刚才那位便是我的师叔黄平道人了,我们吃的灵食也是他批的。他是最近才来的妖都,平日里也不管事,却是我蜀山一脉现今在妖都的最强者,还丹七转的大修士。”
    还丹七转,换五脏六腑。练气一道职业第九段,已是具备了冲击法境的资格。
    “黄平道人。”温言默默念诵了一遍对方的名号。
    若非宁青告知,她真的无法将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同蜀山一脉还丹七转的大剑修对应起来。
    人如其名,黄平道人看起来真就平平无奇,还会让人下意识地排除掉其乃是返璞归真的隐士高人的判断,只会令人觉着其本就当真个只是个普通的老人。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温言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
    宁青见着温言这副拧巴的神情,似有所料,挑了挑眉,问道:“是不是觉得不像,一点也对不上号?”
    温言连连点头。
    宁青摇了摇头,轻笑着说道:“不光是你,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将一代蜀山大剑修同一位山野老村夫对应起来。然而事实便是如此,你不信也得信。”
    宁青说着,亦是一脸神往之色:“黄平师叔啊,说来也是我蜀山一脉的一位传奇人物了……”
    温言表示对于这位黄平道人的故事相当感兴趣,洗耳恭听。
    这位传奇的大剑修的故事便从宁青之口被娓娓道来——
    黄平道人,新朝140年出生于巴蜀行省,整个少年与青年时期的生涯,都如他的名字一般,平淡且平凡。
    传奇故事的转机开启在新朝160年那年,横断山脉之内,有妖兽出山作乱,更是掳掠了周边数座村镇的人口回返山中,时年二十岁的青年黄平便是其中的一员。
    若是如此,这位大剑修的命运也就走向了终结。但是命运既然向他投注了青眼,自是不会就这般令他的戏份落幕——当时,新朝唯一的心学文宗,徐爱,徐横山正巧就游历到了横断山脉一带。
    获知妖兽作乱的消息,徐爱没有一刻犹豫,只身便追入了横断山脉深处,并成功截击住了正在驱赶着人群而行的妖兽团伙。
    没有二话,战斗便在横断妖族的主场内爆发了。
    结局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徐爱是以儒道而入心学,境界上仍同于文道,九段丹心之境,一代文宗,媲美法境宗师,收拾这一伙不知深浅的妖兽之流自是手到擒来。
    人是解救了出来,该如何完好地护送回人类社会才是问题的大头。
    而徐爱毙杀这群作乱妖兽的讯息自然也是隐瞒不住漫山的草木生灵的,这些草木生灵充当了横断山脉之内大妖的耳目,于是,山中的大妖便也知晓了。
    出手的乃是狼族大妖,白绝。
    徐爱锐身赴难,选择了独自断后,以掩护人群的返程。
    都说心关文宗,媲美武宗,可敌大妖,但若是这位大妖手下还有帮手呢?若是还在对方的主场呢?若是还需要照顾逃难的人群呢?若是……
    一层一层的debuff叠加,在徐爱身上交织网罗,最终都化作了四个字——无力回天。
    自知身陷绝境,徐爱选择了坦然接受,并没有丝毫的畏死之心。
    千古艰难唯一死。
    当死到临头了,徐爱反而看开了。
    来自阳明圣人的心传精义浮现心头,一生修行的林总感悟闪现眼前。这一刹那,他终于明了了心关法境的这一层关隘。
    “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徐爱化成了光。
    这道光照耀过围攻他的横断妖兽,于是无论是妖兽之属还是大妖白绝,全部被封闭了心灵;
    这道光拂过逃难的新朝百姓,在他们身前幻化成了一条无垠光路,瞬息之间已是将他们送回了人类世界;
    这道光也是人道心灵之光本身,这光芒划破了妖氛笼罩的横断山脉,击散了笼罩在横断山脉之上那层厚重的妖运,直冲天宇,向世人宣告——某年某日,某在斯,证道于斯,化道于斯。
    这是属于徐爱故事的完结,却也是黄平故事的开篇。
    被徐爱化光护送而回的人群得到了妖都赶来的修行者的接应,妖口逃生的黄平在此番死生之间亦是坚定了求道之念。
    此后,辗转数年,竟也成功以二十多岁的“高龄”拜入了蜀山大成峰一脉。
    没有人知晓当年那位老峰主缘何会收下这样一位资质根骨俱为三流的大龄青年。每当有人询问起老峰主,得到的都是后者略带笑意的回复:“缘也,命也。”
    缘也,命也。
    蜀山弟子们也确实不明白老峰主所说的“缘”与“命”是如何与黄平这位平平无奇的青年人牵扯上关系的。
    此后的修行年岁,黄平以三十之龄堪堪引气入体,又花费了十余年才成就道门羽士之境,进度落后了同辈一大截。
    但毕竟,其入道也同样晚了同辈二十年。这样的进度进境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勉强不辜负老峰主的期望。
    如此“平庸”的表现,再无人对其加以关注。而黄平也一如既往,我自修我道,不理会蜀山内部的风风雨雨,继续着自己平平无奇的修持。
    服气、炼剑。
    渐渐的,龙虎难关,还丹瓶颈,一重又一重的修行关隘拦住了一批又一批的蜀山弟子。
    而黄平在这些修行难关之前却未曾被困顿分毫,皆是一迈而过。
    慢慢的,那些曾经远超他的师兄师门皆被他追平、超赶了修为,人们这才发现,在蜀山之内,竟还有这样一位不争不抢、不声不响、不闻不问、一心修行的修行者。
    而此时,引他入门的老峰主却早已坐化。
    曾经的平平无奇的黄平再无人提起,取而代之的,蜀山中多了一位为人称道的大器晚成的黄平道人。
    而这一切,老峰主却都看不到了。
    龙虎。
    元丹。
    还丹一转降丹。
    还丹二转交媾。
    还丹三转养阳。
    还丹四转养阴。
    ……
    便是元丹至还丹的这一重大关卡都未曾稍稍阻拦黄平分毫。
    也没有突飞猛进,就是一如数十年的修持步调,修为到了,便也突破了。
    最终,黄平道人于他本人的甲子之年成功降丹,进入到了还丹一转的境界。道脉还丹,法师之境。
    再之后,其以每三年一转的进度,雷打不动地提升着自己的境界。
    还丹五转换骨。
    还丹六转换肉。
    还丹七转换五脏六腑。
    还丹至第七转,炼气士已是完全完成了脱胎换骨的修行,亦即进入了练气一道职业第九段之境,金丹在望。
    黄平道人是在三年前进入的这个境界,不过这回,三年过去了,他却并没能继续之前三年一转的修行进度。
    第八转育火与第九转飞升,实在是非单纯苦修即可修成的境界。
    正常而言,若无机缘,还丹至第七转已是尽头,却也同样足以支持修士进行突破金丹了。
    蜀山中的宿老自然知晓这位黄平道人同横断山脉之间的恩怨纠葛,都是劝他留在山中,莫来淌此时妖都的这摊浑水。
    而平素向来宽厚敦和的黄平道人此时却变得心坚如铁,任谁也劝不动。
    于是,他便来了妖都。
    ……
    妖都,蜀山道馆之内。
    黄平道人在房间中擦拭着陪伴了自己六十年的长剑,这柄剑本为凡铁所铸,正如他当年一般,平平无奇。
    二者相依相伴,走过了有十几个春秋。
    再后来,他修行有成了,却也未曾有过半分放弃这位“老友”的想法。
    便在他以自身的精气心神不断的锻造之下,凡铁剑器也被赋予了超凡的灵机。以之为根底,更多的金英之气被炼入其中。
    终于,曾经的凡俗之剑也成了修行界赫赫有名的准法器级数的剑器。
    他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明光。
    黄平道人默默地拂拭着明光剑的剑身,明光剑窄薄的剑身上映出室内灯光的反射,明明该是森然的剑光,由明光剑反射出来,却只有一股浩大堂皇的观感,一如他的名字——明光!
    剑器归鞘。
    黄平道人仍旧盘膝而坐,目光透过层层院落楼宇,仿似能看到远天耸立的山脉,那里,是横断山脉。
    过往的被深深埋藏的记忆再度略过心间。
    他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位杀身以成仁,心光无限的长袍文士。
    横山先生啊……
    深深一声叹息——
    八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心光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文末一诗改自志勤的观桃花悟道佛偈。原文【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志勤,生卒年不详。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禅宗僧侣,约生活于晚唐。嗣沩山灵佑。因居福州灵云院,世称灵云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