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无故寻愁觅恨,觅得道基成就
作者:为什么要打工人   修行在超凡复苏的现代社会最新章节     
    佛经、佛学里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
    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
    修行者的身心很是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人之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便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
    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
    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
    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
    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金刚经》拿在手上,也在护念,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不知道,医生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人生的境界,经常都在烦恼之中。
    ……
    二人相论,话到终末,步知月发出了喟然一声叹息:“烦恼即是菩提啊。”
    温言则是眼带笑意地看着她,问道:“所以,烦恼些什么呢?”
    步知月愣了愣神,随后又是恍然,道:“无故寻愁觅恨。”
    温言了然:这是《石头记》中的词,描写一个人的心情。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无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便是步知月起本人讲出了“烦恼即是菩提”的道理,真要其实证,却也是她在当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正如《石头记》中的又一句话——“有时似傻如狂”,这本来是描写书中男主那昏头昏脑境的界: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没有事啊!烦,为什么烦呢?“无故”,没有理由的,又傻里瓜叽的……
    这就是描写人生,描写得也非常恰当。所以《石头记》的文学价值被推崇得那么高,是很有道理的。
    梦阮先生啊……
    因着步知月的这一句“无故寻愁觅恨”,温言的思绪发散开至不知何处,终于收摄回来后,平复了种种的妄念杂念,只以另一句古人之语来对:“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这句话出自《西厢记》——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嗳!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在发疯。
    这就是人的境界。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
    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候,无语怨东风,连东风都要怨……
    二人相与而行,步知月的人物建模在《超凡世界》的游戏世界中走动,她脚下草地及阴影随之而动,高度拟真的物理引擎配合其“大巨蛋”的操作设备,已经有了三分第二世界的风采……
    “但这就是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步知月的声音传来,就像她真在自己耳边说话,“解脱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个念头……”
    温言轻声语道:“善护念啊——”
    “……”
    论道与友,问道于心。
    温言调整着自我身心,合于自然,铸就道基。
    百日筑基的百日乃是虚指,就如百日抱丹而外公却用了两年一般,温言的这次筑基,也是稍稍多花些时日,不多,就比百日多了一个多月。
    因为她在这期间还分了心,分心在心关与阵道的修炼中。
    三宝齐备,心灵无碍,在她而言,筑基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所以,温言也没有真个一心一意地除此之外便别无他顾了。
    她观测天地时令的变迁,她阅读先贤遗留的文章,她浏览时势风云的动荡,她隐匿暗网深邃的黑暗……
    天道,地道,人道。
    天行健,地势坤,人居其中,顶天立地。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温言当然不是圣人,但她修炼的目的却是朝着圣人、太上的境界而攀登。
    攀登这通天之阶的基础,在新朝225年的夏天,她终于达成了。
    道基!
    精气神三宝归一,铸就道基。
    这是炼气士对于自身修行之道的第一次整合归纳,道基成就,周身内气在三宝归一的推动下便开始朝着真气而进阶转化。
    炼精化气。
    至此,所化之气皆为真气,是去伪存真之气,是悟道求真之气,是性命全真之气!
    当温言道基铸就的那一刻,也没有什么天地异象显现。
    怀宇山庄依旧游人稀薄,夏日山岭依旧郁郁苍苍。
    世间一切自然人事一如既往,全然不会因为个人的修行而有丝毫异动,至少,在法境之前都是这样。
    若非温言还收摄不住刚转化而出的真气,被龙虎境的外公觉察了其逸散的气机,只怕她家里人也不会知晓她此番晋升道基的事情。
    “好!好!好!”
    祁致远确认了此事后不由连道了三声“好”,继而道:“25岁的道基修士,便是当今新朝天才如林,也有你的一席之地了。”
    温墨白虽然不通修行,但妻族乃是修行世家,这么多年下来,这些修行知识也都了然于心,知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为女儿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丝毫不吝送上自己的祝福。
    作为温言母亲,祁砚青自然也是颇为自豪的,只是当她的目光看向了厅中的两小只时,又有更多的复杂心绪涌上心头,一时失了语言。
    祁语与温云两小出生于新朝221年的正月,而今也都四岁多了,已然具备了基础的理解能力,正是好奇心最为旺盛的时候,闻言叽叽喳喳地出声问道:“道基是什么啊?能吃嘛?”
    “吃?吃什么?我也要!”
    ……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
    温言甫一接触修行时便在心中有了预感,自己这一生怕都要与这条无涯无际的修行之道纠葛在一起了。
    在她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她并不明白这中代表的含义是什么。等她渐渐成长后,已然明白了此中的意义,却也甘之如饴。
    勤勉终日,辛苦终年,蹉跎终生。
    修行一道,自是亘古凄凉,但能见证此间瑰丽壮阔的风景,便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吧。
    铸就了道基,看到了这一层的风景,温言只觉得一切的苦功都成了值得。
    笑着接受了亲人们的祝贺,更多的话,她已忘言。
    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
    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