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精益生产方式
作者:取个名很难啊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最新章节     
    第二天,常乐来到乐达汽车,和余成东讨论挖掘产能、提升效率的事情。
    在不增加生产基地、不扩充产线的前提下提升产能,这并非是天方夜谭。
    而是有实现的途径和可行性方式。
    隔壁的岛国,日本在这方面确实是先行者。
    “老板,我和几个董事讨论和研究了一下,觉得在现有情况下,只能采取精益生产方式来实现一定程度增产提效的目标。”余成东向常乐介绍他的思路:
    “我们准备这几天就前往日本学习考察……”
    “聘请资深的精益生产专家,来公司帮助我们优化组织架构和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是日本工业独创。
    战后,日本面临“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等因素制约,提出来精益的概念。
    于上世纪60年代逐步完善。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生产要素,在适当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
    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其实质就是,流水作业管理方式的再优化、再升级。
    通过管理层扁平化改革、零库存与柔性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再通俗一点,就是没有浪费的无间断式作业。
    上世纪90年代,保时捷公司亏损严重。
    通过学习日本的精益化生产方式,加上发扬自身的工匠制度优势,成功赢得市场信任,实现扭亏为盈。
    “怎么提升,老余,你和其他董事研究确定就行,我就一个要求。”常乐说: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绝对不能以压榨员工为代价。”
    “乐达汽车的外部形象不错,不能舍本求末。”
    “请老板放心,乐达汽车绝对不会沦落为血汗工厂。”余成东点头,接着说:
    “董事会成员,又或者是中层管理人员都已经形成共识,已经体会到高薪体制下良性互动的好处。”
    “无论是研发工程师还是普通装配工人,通过超出行业水准的薪资,客观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司内部氛围良好。”
    “那就好。另外我再和你说件事,你暂时不要对外说。”常乐面色沉定。
    “老板,您说。”余成东正襟危坐。
    “老余,你来乐达之前,我记得就和你提过,会在适当时机推行股权激励。”常乐说。
    “老板,您之前确实和我说过。”余成东瞬间,精神为之一振,生怕漏听一个词。
    “目前来看,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乐达汽车应该说已经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根基扎实。”常乐说:
    “下一阶段的目标,应该是往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上发展。”
    “所以,我和曾总商量,可以在这个关键节点,推行股权激励,助推一把。”
    余成东听到这里,脸上难以自抑地浮现笑容,不张狂,很会心。
    “具体采用什么方式,还需要研究。我的设想是可以充分借鉴菊厂的先进经验,通过虚拟股权激励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常乐说:
    “老余,我和你交个底,母公司可以最大程度放权,也就是保留30%的股权和一票否决权,其余70%由乐达汽车工会委员会代为持有,实现大范围持股和分红。”
    “啊?老板!”余成东彻底惊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老板和母公司的力度这么大。
    “老板,菊厂这样的股权结构和股权激励方式是有历史前提条件的,一定程度是迫于无奈。”
    “无论是迫于无奈,还是主动决策,在客观上效果就是很好,不是吗?”常乐说。
    “老板,母公司不想让乐达汽车上市?”余成东小心翼翼地问
    “呵呵,这个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乐达汽车不会上市。伟大的公司往往都不是上市公司,我希望乐达汽车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常乐笑着说。
    “老板,我顿时觉得压力很大。”余成东坦诚说道。
    “这是自然,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有动力才能聚力,凝心聚力才能铸就伟大。我相信你可以的,10亿先生?”常乐调侃道。
    “老板,你就别说这个外号了。我菊厂的以前同事现在都不叫我名字了。”余成东尴尬道。
    “那你有没有信心?”
    “有!老板,我肯定有信心,如果能够带领乐达汽车成就伟大,我也算是青史留名了,我会全力以赴。”余成东认真说道。
    “好!我和曾总都认为你可以。至于指定激励方式,不急于一时。”常乐说道:
    “你和董事们好好商量一下,可以借助母公司的力量。”
    “在搞技术研发上,乐达汽车确实有一批人很强,但是在玩钱的问题上,乐达投资的员工更精明。”
    “好!老板,放心,我会和曾总对接好。”
    4月中旬,常乐接到朱刚同学的电话。
    毕业之后,宿舍几个人没有断了联系,经常在“阳光开朗大男孩”群里交流。
    交流内容:工作、生活以及烦心事。
    交流方式:斗图。
    至于群名,是常乐取的名字。
    其他3人表示不理解,认为很俗。
    但是常乐据理力争,保留下来。
    寓意?
    可以理解为边缘人物的自嘲,路人甲乙丙丁的戏谑。
    也可以通俗地认为:世事纷纷扰扰,关我雕事!
    朱刚在电话里说,他和孙莹定于5月1日办婚礼。
    让常乐、江夏一定到场。
    “杨海川、黄海波他们通知了没有?”常乐问。
    “等会就通知。放心,我已经提前打了预防针,他们会来,也必须来。”朱刚果断说道。
    “行,我一定到场。”常乐答应。
    毕业不到一年,各自的生活圈、交际圈没有固化。
    又加上是男生,交流频繁、感情稳定。
    如果是女生,情感就会比较复杂。
    聊天群的数量和主题更为庞杂,那就很难说。
    晚上,常乐将这一消息告诉江夏。
    江夏一听,很有兴趣。
    “那我们4月30日就要到同州,是吗?”
    “肯定提前去,毕竟室友结婚,又不是同事结婚,哪有当天到的道理,早点过去能帮帮忙。你那天能走开吗?”常乐问。
    “没有问题的,那天下午没有课,和校长说一声就行。”
    江夏在学校情况比较特殊。
    校长比较照顾她的,教学副校长只给她安排了两个班的英语。
    此外,既不当班主任,也不兼顾行政职务,对外解释,还需要时间适应。
    学校很多人内心腹诽,校长不以为然,反以为傲。
    他自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那天,江南大秘一通电话亲自过问,在一定圈层里传播。
    虽然仍不知道江夏具体是何方神圣,但想来不会是简单人。
    “那就这样敲定了?”常乐问。
    “嗯,就这样吧,我还没有去过同州。”江夏说。
    “我也没有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