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震惊全国的一件案子
作者:巍巍青山   刑警仕途:从特大绑架案开始最新章节     
    王国华和林小柔走进酒吧,熙熙攘攘拥挤在一起摇摆着身子的人群和灯红酒绿的气氛让王国华猛地想起一件事来。
    他现在也才二十来岁,也还是个年轻人啊。
    前世沉重的记忆压抑着他的精神,却忘了青春的宝贵,忘了那份人生中只有一次机会的狂恣和张扬。
    也许,是该张扬点了。
    王国华笑了笑,大步走进了酒吧。
    他可能连他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建国以来,第一个二十多岁就当上副厅级的高官,简直堪比历史书上的甘罗。
    “他们在那边包厢,我先进去,你等会进来。”
    林小柔指着二楼那间最豪华的包厢说。
    王国华并没有问为什么要等会进去,他不是个喜欢啰嗦的人,点点头直接转身走向了大厅。
    当然,王国华虽然想要恢复年轻时的样子,疯狂地冲进去跳一身臭汗,然后再跟一个穿着时尚风情万种的小美女坐下喝上了两杯,但毕竟心境已经不一样了,那样的事情还真的干不出来。
    王国华坐在舞池边一个没人的座位,叫服务员送来两瓶啤酒,随口喝着,看着俊男靓女们的热舞,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吊肩抹胸,青春性感的女孩走了过来,问也没问,笑嘻嘻地坐在王国华对面,一对能溢出水的大眼睛挑逗似的看着王国华。
    “帅哥,能请我喝杯酒吗?”
    王国华端着酒杯,打量了对方一眼,年轻,时尚,性格开放,从穿着和微微发青的眼窝可以看得出这是个经常混在酒吧里的不良少女。
    在酒吧里,这种女孩是最受男人们喜欢的,至于原因大家都清楚。
    当然,王国华不在此列。
    他只是略有好奇地看着少女,微微点了点头。
    女孩显然已经很适应这种场面了,拎起酒瓶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啤酒,端起来飒爽地跟王国华碰了一下,抬头一饮而尽。
    那么大酒杯怎么也有一百多毫升啤酒,她能一口气喝下去面不改色,应该酒量也不差。
    王国华思忖着这女孩是酒吧里推销酒水的,还是那种陪着跳舞的?
    2000年的时候,在低端酒吧里兴起过一种新兴的产业,俗称‘摸吧’,女人们会趁着男酒客喝得醉醺醺的时候,拉着去一个昏暗的角落,名义上是陪着跳舞,其实却是上下其手,甚至更离谱的事情都有。
    “大哥是第一次来这里是吧?”
    女孩自来熟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问道。
    “嗯,第一次。”王国华应了声。
    “那你是喜欢来这里喝酒呢,还是跳舞呢?”女孩抬头又问道,似乎有那么一些别样的用意。
    “我既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跳舞。”
    王国华饶有兴趣地看着女孩,反问道:“那你呢,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吧?”
    女孩闻言顿时兴奋起来,伸出细长的脖颈凑到王国华面前,眨着眼睛笑道:“切,那你还装什么糊涂啊,我还以为是个新客呢……说吧,要什么成色的货?”
    (
    “哦?”王国华心中一惊,听出了女孩的行话,故作镇定地反问:“那你有什么成色的货?”
    “这,现在最好的。”
    女孩从胸口拿出一个小白袋子放到王国华面前,得意道:“你今天能遇到我是你的福气,这可是现在最火的洋葱晶,一般人都搞不到这个货的。”
    王国华看着眼前一小袋的白色粉末,不由愣了愣。
    果然被自己猜中了,这个女孩是个毒贩子!
    而且,她的货竟然是洋葱晶!
    洋葱晶,这个名字不懂行的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王国华却由不住的心中一跳,想起了前世震惊全国的一件案子。
    2000年前后,有人制毒32吨,销往世界各地,直到2005年被抓他却扬言:“我没有往国内卖过一次毒品,我卖给外国人是为了报鸦片战争之仇。”
    这就是有着‘毒王’称号的柳兆华。
    1965年,柳兆华出生于福建,家里有五个孩子,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父亲一个人。尽管父亲挣钱不多,但还是努力供柳兆华上学,希望他以后能有出息。
    柳兆华从小聪明伶俐,尤其在化学方面很有天赋,他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就能在化学竞赛上获得二等奖。后来又轻松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但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支撑学费,上完高一就退学了。
    退学之后,柳兆华选择去当兵,后来在部队表现良好,被推荐到军校进修,进修结束后就提干了。
    虽然未来前景很好,但柳兆华并不喜欢在部队当兵,他从小被穷怕了,想发大财过奢侈的生活。1988年,柳兆华贪污公款145.15元,被部队发现,严重警告处分。次年,柳兆华就退役了,转业到当地人民法院当法警。工作期间,他表现优异,不仅荣获三等功,还是法院的先进工作者。
    可是,虽然柳兆华的工资不低,但他仍然不满足,想尽各种方法增加收入。1990年,因为工作调动,柳兆华得了一个肥差。工作期间,他结识了很多富商,这让他积累了人脉资源,同时也为自己办厂攒下了起步资金。
    柳兆华见到很多富商,他们过的生活很是滋润,出行都是开轿车。这时候轿车还是比较少见的,柳兆华对此非常羡慕。1991年,柳兆华有了足够的办厂资金,在慎重考虑后,他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达到十五亩的塑料加工厂。
    柳兆华的商业天赋很高,建厂没多久,就赚了很多钱。所以他看不上法院发的那点工资了,便辞了职专心做生意。柳兆华靠这个塑料加工厂挣了不少钱,不仅住上了豪华的别墅,还买了轿车,生活得比他当法警的时候滋润多了。
    但柳兆华对此并不满足,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不甘于被一个塑料加工厂限制住脚步。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不正当生意。这些不正当生意中,贩毒是利益最大的。
    于是。
    柳兆华就走上了堪称传奇的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