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影响1
作者:剪径蟊贼   骑砍:大晋枭雄最新章节     
    随着王瑾携大胜之势驱赶余无俘虏抵达南阳郡后,消息先后传到了各方势力,反响不一。
    尤其是李氏,对于李氏这种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何等风华绝代的英豪没见过,王瑾征服了两个蛮夷部落,为大晋开疆拓土,此事固然证明了自身才能,但是却并不足以引起李氏的重视。
    真正使得李氏侧目的则是王瑾打通了曼罗部和余无部盘踞的群山,使得富饶的罗南国出现在了李氏的眼前。
    李氏盘踞在并州,一不缺能征善战的猛将,二不缺勇猛的士卒,唯独粮食一直是制约李氏的一个短板,并州,幽州,凉州三洲紧邻匈人,常面临匈人的侵扰,连年征战固然淬炼出了一支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强军,但代价就是日渐空虚的府库。
    军事上的大力支持与资源倾斜造成了经济与民生的萎缩,青壮劳力多在军中服役,连年征战更是多有死伤,加上军中粮食消耗,种粮食的人少,吃粮食的人多。
    再厉害的军队想要发挥作用就得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得粮草齐备,越是强军越是如此,将士体魄强大的同时则意味着更大的消耗,李氏多年来虽然有囤积的粮食,目前来说是够用,可若是想更进一步呢?那就不好说了,届时若是粮草不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李氏对于粮食的渴望可想而知。
    做为李氏家主的李毅,在看到南阳郡探子发来密信以及次子李安的汇报,果断召开族人议事,王瑾这个女婿,他李毅要定了!
    当李毅阐述完金瓯城之战始末,以及王瑾所能为李氏带来的助力之后,随即提出想要出嫁李氏嫡女的想法之时,不出意外的,全票通过,决定将家主的四女儿李宓嫁与王瑾。
    李毅虽然亲自做出了这个决定,但是当事情拍板下来,做为一个父亲,将女儿远嫁,心中终究是有些不舍的,他这个四女儿不仅容貌出众,更是聪慧异常。
    可是再不舍,也只是做为人父之情,无法与家族大计相比,身为一家之主,他既有执掌家族的权利,也有担负起家族兴衰的责任。
    与李氏不同的是,远在豫州的张岳,在听闻他这个弟子的所作所为之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目露思索。
    做为王瑾此世的老师,尤其是自幼教习他的张岳,对于王瑾的脾性是很了解的。
    行事谨慎,喜谋而后动,可观其近一年来所作所为,张扬,高调,且急迫,没有了往日的沉稳,嗯,也就是怂,张岳端起桌上茶水,浅尝一口。
    “也就是说,你是有了什么倚仗,才会如此.....”
    放下茶杯,踱步走向书房,执笔写了一封信传给了商晖以及郅都。
    看着书房内那集法家各位先贤呕心沥血而成的着作。
    “儒家,呵!治国之道不在空谈,而在实干!跨跨空谈之辈,于大争之世必会被遗弃!”
    说罢,自书架抽出一本书,干劲儿满满的往书院而去。
    京都各方则反应不一,此时的京都,局势晦暗难明,无暇将目光投向偏僻的越州。
    大司空崔宥欲召西域大都督宗恒入京,而以赵正为首的勋贵集团却极力反对,并在家中抽调私兵,编练新军。
    多次朝会之上,赵正大骂崔宥意图谋反,而崔宥却鼓动党羽门徒,宣扬赵正练兵,图谋不轨,朝会上整日便是以崔家为首的世家团体,与以赵正为首的勋贵集团和一些仍忠于大晋的朝臣,两方斗得不可开交。
    而当又被赵正喷了一脸口水的崔宥面色阴沉的回家之后,看着南阳郡传来的消息,脸阴的都快滴出水了。
    辽州州牧频频发兵,吞并着苦寒之地的边塞牧族,凉州马家,庞家正肢解着分裂的羌人,并州李氏也不老实,射死镇北王的弩机可能就是李氏的手笔,齐州琅琊的王氏在海上近年来与东海诸国的贸易也愈发频繁,全国粮价持续高涨,现在越州这边陲之地的王氏旁支,也开始对越人举刀了。
    崔宥心知,不能再拖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都开始不老实了,都野心勃勃的积蓄着势力,准备伺机而动。
    在崔宥心里,现在大晋还不能倒,大晋若是没了,他这个大司空还算的了什么,没有了秩序与法度,他手里的权利就沦为了笑话,这些割据一方的诸侯,如今的蛰伏也只是苦于没有出头鸟,不愿意冒天下大不韪率先高举反旗罢了。
    崔宥摩挲着拇指上的翠玉扳指,脑中思绪纷飞。
    “来人,去将单先生请来!”
    “是!”
    不多时,一个颌下留有长须,身着青色文士袍之人来到了崔宥身旁,此人面容干枯蜡黄,一副命不久矣的衰败之色,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这人便是崔宥最信任的幕僚,单咏。
    “单先生,我等商议的召宗恒回京之策如今障碍重重,如今该当如何?”
    单咏捋了捋颌下长须。
    “大人无需担忧,召宗恒率军回京最大的难点,如何使宗恒同意,我等已经解决,现在的一些阻碍已经不足为惧!”
    “匈人此次南下虎头蛇尾,京都无险,所以大人召宗恒守卫京都的时机已经消失。”
    崔宥点了点头,现在最大的难点便在这里,京都已无险情,那么崔宥再强行召宗恒入京难免落人口实,宗恒此时迫于压力都已经临时安营扎寨,等待时机了。
    单咏继续道。
    “大人,其实转变一下思路即可,既然京都无险,不需要宗大都督勤王,那么如果有逆贼谋反,兵锋直指京都,或者京都被叛军包围了呢?那么大人身为大司空调遣宗大都督出兵镇压叛乱的话岂不是名正言顺?”
    崔宥闻言面色微动。
    “逆贼谋反....”
    于此同时,在宫中与新帝见面的赵正,也在谈论着王瑾的事迹。
    “陛下,王郡守虽履职尚短,却连连为我大晋开疆拓土,驱逐异族,可谓忠勇体国,能力不俗!”
    “臣认为,王郡守之才,不当困于一郡之地,当为一州之长方能一展抱负!令封信武侯以嘉奖!”
    刚即位的小皇帝,对于这个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的依靠,自无不可的答应了下来。
    看着懵懂年少的皇帝,赵正满腔热忱。
    他一定会保住陛下!稳住大晋江山,成为继父亲之后大晋皇室的擎天白玉柱!
    而想要遏制住野心勃勃的崔宥,就离不开法家的鼎力支持,顶住那群世家子弟出身的黄老学派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