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现存的日不落帝国
作者:老杨半仙   我在非洲当酋长最新章节     
    侍者把众人引入房间后,萧鹏往沙发上一坐:“这里哪像是监狱啊!”
    随二百坐下后道:“这里原来是端木森母亲的祖宅,二战期间他们被法国占领后这里被维希法国政府用来关押法国当时的反对者。”
    “端木松?就是我知道的那个端木松?”萧鹏一愣。
    “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端木松!”
    端木松,法国文学巨匠,是法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萧鹏看过他的《永世流浪的犹太人史》、《上帝及其生平和业绩》以及《帝国的荣誉》等书,
    可能是因为文化不同,萧鹏对他的书毫无感觉。
    嗯,说到底还是萧鹏自己没文化,看不懂人家的书。
    但是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
    端木松当时在法国被誉为‘上流社会的舞者’,这跟他有一个外交官父亲和一个贵族母亲是有直接关系的。
    看看她母亲的祖宅就知道了,这不是一般有钱啊!
    随二百这时候又道:“不过后来这个房子被一个叫做杰-贝尔诺多瓦的漂亮国人买走了。现在就是用来出租。”
    萧鹏一愣:“贝尔诺多瓦?这好像是法国姓氏吧?”
    随二百笑道:“没错,他的父亲就是勒内-贝尔诺多瓦!而端木森的父亲,就是当年‘法国宁古塔’的省长!这是为父报仇呢!”
    萧鹏听后瞪大眼睛:“卧槽,还有这样的事情呢?”
    双伶和杨猛都是满脸不解之色:“老板,你说什么呢?”
    杨猛也道:“法国宁古塔?你们说什么呢?”
    萧鹏道:“法国宁古塔就是指法属圭亚那。”
    其实现在这个星球上还存在着一个‘日不落帝国’,那就是法国。
    哪怕是经历了反殖民浪潮,法国其实到现在还保留了殖民地。
    不过他们那不叫殖民地,而是叫做‘海外省’、‘海外领地’、‘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
    他们在1946年的时候成立了四个海外省,分别是留尼旺、马提尼克、瓜德罗普和法属圭亚那,到了2011年又把马约特立为海外省。
    至于他们的海外领地还包括向风群岛、背风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女侯爵群岛、南方群岛、瓦利斯与富图纳等等等等一大堆;特殊行政单位则包括北部省、南部省、洛亚蒂群岛省和新喀里多尼亚。
    反正到现在法国依然有数量惊人的海外领土遍布世界各地。不论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还是大洋洲,甚至连南极都有法国的领地——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
    没错,他们真的在南极有‘领地’。
    早在一百年前,一大堆国家就跟过家家似的把南极几乎给分完了。
    其中澳大利亚占的地方最多,基本上整个南极洲42%的面积他们都说那是他们的!包括新西兰也占了一块儿、阿根廷和智利也都占了一块。
    如果说这些南半球占南极理论上还说的过去,但是像英国、法国、挪威也来凑热闹,也在南极占了不少地方——可以这么说,整个南极洲除了玛丽-伯德地因为气候恶劣冰层太厚无法登陆成为了南极最后的一块‘无主之地’外,其余的土地都让西方列强在一战时候就分完了!
    但是他们耍流氓可不代表别人不能耍流氓,到了冷战时期,世界两极一看南极竟然都让他们抢完了,直接在1959年的时候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所有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伺候各国在南极的活动重点就转移到了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上去。
    不过法国人可一直惦记着南极的土地,他们在《南极条约》的第二年就宣布那里由法国海外部管理,还任命了‘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高级行政官’,2005年的时候他们又任命了行政长官取代了高级行政官依然宣称南极是他们的!
    不要忘记,他们还是《南极条约》的缔约国,标准的西方不要脸做派。
    关键是他们在南极的‘领地’是阿德雷地区,那里除了阿德利企鹅外压根就没人!
    事实上这些海外领地对现在的法国来说都属于是‘经济累赘’,他们一直要求这些殖民地举行公投,但是人家就是就不独立,强烈要求法国继续养着他们。于是逼的法国成了‘日不落帝国’。
    当年英国为了维护‘日不落帝国’的荣誉,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之后如今只剩下一些本土和一些千八百人的小岛,而三十九天宣布投降的法国保留了大量的实力和人口,所以到今天还能保留着‘日不落帝国’的身份。
    这事情真的让人啼笑皆非。
    而他们说的‘法属圭亚那’是在南美洲。和巴西北部接壤。
    那绝对是个神奇的地方——还差点儿整的法国跟漂亮国打一仗。
    1498年的时候,哥伦布发现了圭亚那(印第安语,意思是水源充足之地),但是他并没有上岸——圭亚那岸边生活着几万印第安人,估计他们上去就能让人给埋了!
    为什么那么多印第安人生活在海边?
    原因很简单:整个圭亚那除了海岸边一小块儿平底外,整片地区都是高山和原始森林,想要向内拓展就要砍伐原始森林。
    伐木累啊!
    而在哥伦布之后,欧洲的那些航海家陆续抵达圭亚那,陆续发现圭亚那,陆续离开圭亚那。
    大家一看这里的地形就都没有在这里殖民。
    于是圭亚那这片土地就是生生靠着自己的开发难度生生的躲过了大殖民时代。
    一直到十七世纪,实在不知道再殖民哪里的欧洲人本着苍蝇腿也是肉的原则,开始殖民圭亚那。于是法国、英国、荷兰、葡萄牙相继来到这里,几个国家的殖民者就在这里大打出手。
    最终获得胜利的是法国,他们首先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殖民点卡宴——没错,就是保时捷卡宴的那个卡宴,这是西班牙语,意思是辣椒。
    而以卡宴为中心就是现在的法属圭亚那,而英国人占得地方则是现在的独立国家圭亚那,荷兰人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苏里南。
    十八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结束,因为战败的缘故法国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殖民地,只留下了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地方,比如法属圭亚那。
    当时因为失去殖民地的原因,大量人口从殖民地回到法国,为了安置这些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想出来一个神奇的操作:就是忽悠人们去开发圭亚那!
    于是1764年的时候,一支一万五千法国人和黑奴组成的移民团浩浩荡荡的到了圭亚那去‘享受生活’。
    等到这些人到了圭亚那后集体傻眼:这是什么地方?
    到处都是蚊子、蚂蟥、毒虫毒蛇,没过多久时间像什么疟疾、痢疾、黄热病之类的传染病肆虐!再加上很多黑奴逃走和本地土着联合起来攻击法国人,只用了一年时间,这支一万五千人的移民团只剩下几百人,最终只有六十个家庭成功活着回到了法国!
    而他们回到法国后宣传他们在圭亚那的遭遇后,从此圭亚那就成了法国人的噩梦。
    但是就像伟大影星周星星说过的那样:‘一条底裤、一张厕纸,都有它的用处’!法国人很快找到了法属圭亚那的正确打开方式——流放地。
    在之后的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各地政府把那些看着不爽但是又不好干掉的犯人全部打包送到了圭亚那!因为那里的死亡率实在太高,所以又被称为‘无血断头台’。
    比宁古塔可怕多了!
    基本上三分之一的犯人到这里直接‘落地成盒’,能坚持一年的都是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