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典韦的儿子
作者:正道逍遥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最新章节     
    就算在大街上被百姓认出是皇帝,刘协也很坦然,毕竟,他在许都已经呆了一年半了,出入的次数多了,被认出来也习惯了。
    不少百姓也跟着跪在了地上,刘协笑着冲那些人挥了挥手,“都起来吧。”
    走到贾诩面前,刘协也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勉强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径直走了过去。
    曹昂和赵云都没有理会贾诩。
    贾诩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围观,哪怕他一向沉稳,此时也觉得有些尴尬。
    过了一会,贾诩才从地上起身,回头望向远去的皇帝背影,贾诩脸上心里都是一阵苦涩。
    他和别的谋士不同,贾诩一向善于自保,先谋己,再谋事,后谋天下。
    一切事情的前提,都是先要保全自己。
    可是现在,皇帝不待见他,如果只是个毫无影响力的傀儡皇帝,倒也罢了。
    但就凭曹昂有说有笑的跟在皇帝身边,便足以看出,皇帝在许都的地位,举足轻重。
    才一会的功夫,围观的人群便开始议论起来。
    “这人是谁啊?”
    “好像是刚来许都的。”
    “哦,好像他曾是张绣的谋士,叫贾诩。”
    有人认出贾诩后,谈论的人便越来越多,大家都很纳闷,为何皇帝会对贾诩如此冷落。
    舆论,看不见,也摸不着!
    若不加以控制,却能形成燎原之势。
    刘协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给贾诩一个不待见的表情,就足以让人联想到很多。
    “陛下,父亲对贾诩的能力极为赞赏,经常在府里提到他。”走出很远,曹昂开口道。
    和刘协认识这么久,曹昂很尊敬刘协,有的时候感觉刘协像老师,能教给他很多东西,有的时候则像朋友一样,可以畅所欲言,引为知己。
    刘协摇了摇头,“子修,曹公是曹公,你是你,有些事情,曹公能做,你却做不了。”
    “因为们的性格、胸怀、谋略都是不一样的,曹公智谋超群,气量过人,精通驭人之术,但你却心性纯良,待人亲和,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如果勉强去学你父亲,反而东施效颦,徒劳无益。”
    曹昂似懂非懂,不过,过了一会,他点了点头,“有的时候,我也不看透父亲。”
    前面不远处,有一个铁匠铺,遇到了典韦,典韦一脸的憨笑,远远的便向刘协跑了过来。
    “陛下,大公子!”
    典韦笑的很直爽,连连打着招呼。
    平日里他和许褚一样,都是一副凶相,很少有对人笑的时候。
    “典韦,你在做什么?”曹昂好奇的问道。
    典韦拍了拍脑门,嘿嘿的笑道:“回大公子,这不,给我儿典满打个趁手的兵刃。”
    见儿子没跟上来,典韦顿时瞪起眼睛,冲身后大吼了一声,“你这个竖子,还不过来拜见陛下和大公子。”
    典韦嗓门大,像打雷一样,不一会,一个小一号的典韦跑了过来。
    两父子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长得都是身高马大,一身的横肉。
    才十几岁的典满,个头就已经超过了刘协,两眼大如铜铃,不过眼神有些发呆,刘协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典韦看起来有些憨厚,典满也继承了这一点。
    “还不跪下。”
    见儿子瞅着刘协看个不停,典韦生气的又吼了一嗓子。
    典满刚要下跪,刘协便摆了摆手,“算了,多大了?”
    “十四岁了。”
    刘协认真打量了几眼,欣慰的说道:“不错,虎父无犬子,一瞧这身板,长大了指定和你父亲一样,也是力大无穷的悍将。”
    聊了几句,刘协心中好奇,便随着典韦来到了铁匠铺,里面正干的热火朝天,一阵阵热浪从屋里冲出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个不停。
    刘协探身进去看了几眼,中间有一个竖起的大火炉,里面的碳火烧的赤红无比,有三个铁匠正在轮流的敲打着一个烧红的铁棍。
    打铁没什么稀奇的,但旁边的一个小型的水排不停的转动着,引起了刘协的注意。
    水排和翻车原理差不多,只不过个头更小了一些,在水排的另一侧,牵引着一个巨大的皮囊,皮囊一张一合,随着水排的转动,把气流不断的送入炉膛内。
    跟刘协后世所见到的风箱,截然不同,刘协只看了几眼,便抽身离开了。
    和曹昂典韦父子分开后,赵云道:“陛下,典韦对您非常尊敬,就算不能明着拉拢他,我觉得陛下可以把典满招到身边。”
    刘协摇了摇头,“那样做,用意太明显了,保持现状就可以了,有的时候,不一定非得拉拢过来。”
    来到尚书房,荀正在审阅各地的奏报,他埋首案牍,认真的就好像和桌案融为了一体,周围的一切,仿佛全都影响不到他。
    毛看到了刘协,刚要行礼,刘协摆了摆手,轻轻的走了进来。
    尚书房是整个许都最忙碌的机构,没有之一。
    各地的奏报、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曹操下达的政令,还有各地的人员调动…所有的一切,全都归这里负责。
    别的地方,可能有浑水摸鱼的闲人懒人,但这里,刘协经常来,深有感触,所有人都很忙,曹操选的全都是实干派。
    这一点,刘协不得不承认,他也要好好的向曹操学习。
    刘协在一旁站了好久,荀才抬头看到他,把荀吓了一跳,慌忙站了起来。
    刘协走了过去,伸手在荀的后背拍了一下,关切的说道:“长时间久坐,不利于气血运转,起来最好稍稍的活动一下。”
    刘协说着,做了一个弯腰的姿势,挥手转身,示范了一下。
    又看向其他人,刘协道:“还有你们,都是朝中的股肱重臣,就算再忙,也要适当的舒展一下身体,活动活动手脚,揉一揉眼睛,这样才能变的更健康,做事也更有成效。”
    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刘协,毛、荀都是举止稳重之人,他们此刻感觉皇帝摇头转身的这几个动作,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
    刘协做了几个动作之后,拍了拍手,“别忘了,朕懂医术,怎么样对身体好,朕比诸位更清楚。”
    见他们的表情依然还是不太认同,像是电脑死机了一样,眼神茫然,刘协也不生气。
    荀给刘协泡了杯茶,说道:“陛下,臣没有想到,你对兵法也如此精通,这次之所以能收取南阳,多亏了陛下啊。”
    刘协摆了摆手,“都是曹公和众将士的功劳,朕可什么都没做啊。”
    荀平时很少称赞别人,还是忍不住说道:“能够连番两次都猜到张绣会出兵追击,臣可不觉得这是巧合,陛下过谦了。”
    刘协笑了笑,“即便如此,难道朕还要讨个封赏不成?朕本来就是希望这天下早日安定,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朕可以封赏天下,却没有人能够封赏朕,因为,这都是朕应该做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这是朕应该做的。”让荀深受触动。
    “对了,朕此番过来,是想再成立一个天物阁。”
    “天物阁?陛下,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天宝阁了吗?”
    荀现在的身份,就是曹操的大总管。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荀就怕皇帝再胡乱的修建什么没用的东西,因为财政确实非常紧张,荀可不想把钱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刘协解释道:“天宝阁的东西,是朕专门用来赏赐别人的,但天物阁,朕是想召集一些出色的匠人,把他们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对现有的器械,进行研制改进。”
    “简单来说,就类似一个科研机构,比如朕今日在铁匠铺见到的水力鼓风机,朕就想改进一下,但朕最多也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想法,身边总得有人帮朕去做这件事吧?”
    “当然了,朕知道财政紧张,不用单独修建,腾出个像样的地方就行,以后有钱了,再重新修建。”
    荀看了一旁的毛一眼,毛也没有反对,冲他点了点头。
    荀便答应了,“陛下,臣马上安排。”
    刘协点点头,站了起来,“一定要快啊,好了,你们忙,朕先回去了。”
    等刘协离开后,荀还在原地愣了一会,毛走了过来,说道:“文若,我观陛下刚才的表情非常认真,绝不是为了单纯的打发时间,陛下所想总是天马行空,出人意料。”
    荀也是一脸的感慨,“是啊,就连这次明公回来后,也不吝言辞,多番称赞陛下,说他在兵法上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毛又道:“有的时候,觉得陛下整日游手好闲,好像什么都不懂,可有的时候,他却往往又会有惊人的表现。”
    “就比如这屯田之法,今年就已经卓见成效,许都的粮食整整翻了一倍,还有陛下所造的担架、马凳、马蹄铁,陛下仿佛能点石成金一样,随手稍加点拨,便让人佩服不已。”
    “还有刚才陛下说……丁仪,你在做什么?”
    毛话才说了一半,丁仪就在座位上站了起来,学着刚才刘协的样子,扭了起来。
    “毛公,我坐了都快一个时辰了,活动一下,还别说,陛下教的这几个动作,还真管用。”
    丁仪摇头晃脑,扭了几下,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立马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