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北征还是南下
作者:老柑橘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最新章节     
    今年的夏季似乎格外的漫长。
    农乙给了秦始皇一个下定决心的数字。
    让他对此次北征多了一些把握。
    不知何处传来的知了鸣叫传入了大殿之中。
    安静的殿堂之内,多了一丝烦躁。
    “陛下,您真的决定要北征匈奴!”
    眼神闪着光芒的太尉脸上带着疑惑的神色。
    “这是个好机会。”
    “陛下,您似乎忘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南境的百越还未平定,东瓯之地仍旧无郡守、郡尉。”
    屠睢面色沉凝着,他知道南方那处绿色地狱的可怕之处,也知道如今驻守岭南的士卒们,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已经等待太久了,不知还不能再等下去。
    “此事朕也考虑过。
    岭南环境复杂,需要缓缓图之。
    匈奴占据之地,正好试试你训练的大秦铁骑,此一战不可拖太久。
    一载之后,河南地收复,便可南图。”
    “一载时间……”
    屠睢无意识用手指敲打着桌面。
    “一载时间……岭南应该还能再等一等。”
    屠睢听到这话,便知道陛下决心已下。
    “臣明白了,何日朝议。”
    “三日后朝议。”
    “臣即刻准备北征之略。”
    屠睢是个行动派,一阵权衡之后,脑海中便已规划起了北征诸事。
    看着屠睢渐行渐远的背影,秦始皇恍然了一下。
    “由屠睢代替蒙恬,可能得到的结果会好一些。”
    他看了看手中的手机,上面的蓝色球体让他心情平缓了一下。
    咚~咚~咚~
    遥远的钟鸣声响起,让他回了回神。
    他取出了纸笔,打算给自己的儿子去封信。
    多日前收到了扶苏关于那场意外的描述。
    他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
    南境那个泥潭似乎并没有因扶苏的坐镇而改变多少。
    是时候让自己儿子认清当前的状况。
    信纸的最后,他附上了自己给小孙儿起的名字。
    嬴征。
    ……
    三日后的咸阳城下了一场雨。
    大街上一辆马车快速驶向章台宫的方向。
    大殿中纷纷攘攘,对于北征匈奴的议题,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匈奴不绝,北方的边境便不得安宁。臣粗略算了一下北境边关花费,可抵大江以北你诸郡半年田赋。
    既然是个好时机,那便他们赶出河南地!
    有了阴山与德水作屏障,谅他们也不会再轻易南下!”
    王绾已经辞去右丞之位。
    这次朝议是以学宫院长的身份参加,但秦始皇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老臣的重视,仍旧给了他一个靠前的位置。
    “钱粮充裕,士卒又休养多年,正是好时机!”
    老农头听了农乙以及屠睢对现状的分析,也觉得此战可行。
    右丞冯去疾,左丞李斯,都未有反对声音。
    “陛下,灵渠或将在今年内通航,岭南之路便可通行。
    镇守将士已在那地方戍守数载,若真对匈奴用兵。
    是不是要考虑一下……”
    章邯并没有将最后的话说完。
    大殿之上的议论之声已经停了下来。
    同仇敌忾的气氛被这句话彻底破坏。
    “已经占据的土地,自然不能轻易放弃。
    镇守将士有轮换制度在,再撑上两三年也可。
    再说此次北征,以新训练铁骑为主力。
    收复河南地,一载便可。
    届时北境安定,便可考虑岭南之事。”
    屠睢将这些天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也确实想看看自己训练的铁骑到底在战场上是个什么样的表现。
    章邯并没有因为这个解释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岭南,乃至整个南境都未稳固。
    此时北征,若南境生变化,该如何应对。
    陛下,臣以为此事若无定计,便不可北征。”
    气氛沉默了下来
    秦始皇看着章邯,心中感叹了一番,章邯啊,章邯。
    “那便议一下,南境安稳之事。”
    “臣……”
    海狼站在末尾,刚迈出一步,就看到很多人都看了过来。
    他便硬着头皮,走到中间。
    “臣以为,战事不应为治安所累。
    如今海外仍有战事,但大秦境内并无任何波澜。
    何以至此?
    战事与民事分开了而已。
    此次北征,若想不引起南境变化,便可以如今东门战事为前例。
    如此,可不扰黔首,南境可安。”
    章邯看了看海狼,点了点头,但仍旧出言道:“大军征伐,尤其是北征匈奴,不是东门战事可比。
    二十万军卒,单是运送粮草物资便需征发同等数量的民夫,这不可能不引起境内关注。
    东门是海岛,商贾几艘大船便可供将士万人一月所需,陆上则不能。
    ……”
    海狼静静听着,“将作府令言之有理,我欠思索了。”
    “治安令之言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李斯突然出言。“东门战事,不扰境内,其实有诸多事情可以用在此次北征之中。
    陆上虽不同海洋,但如今大秦牛马等牲畜甚多。
    可多造大车,多用牲畜。
    既然此次北征以铁骑为主力,那此次征发役夫,便可明言,此次他们不用上前线,不会有性命之忧,这样也可缓解征发时的阻力。
    如此战事和民事虽未分开,但已经将战事对境内影响降到最低。
    而且可以在北征之时用月报宣扬此次北征之事,调动黔首愤慨之心。”
    大殿中再次议论了起来。
    这次连章邯都在点头。
    如今他们有太多的手段将这次北征匈奴的正确性告诉大秦的黔首们。
    “众卿以为如何!”
    秦始皇长呼了一口,再看向殿中众臣,神情放松了一些。
    “陛下,岭南来使!”
    正当议事有定论之时,宦官靠近秦始皇,耳语了一句。
    他神色微微变化,“何人?”
    “监御史禄!”
    ……
    监御史禄神态已经有些呆滞,看着巍峨的宫殿,他已经有些麻木。
    十几日的奔波让他疲倦不已,脑海中还在不停回响着巴郡郡守对他说的话。
    “监御史禄,觐见!”
    “监御史,陛下叫您觐见呢!”
    他恍然回过神来,刚走进大殿,便看到众多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臣,苍梧郡监御史,见过陛下!”
    “赐坐。”
    秦始皇看着这位远道而来的臣子,当即让宦官给他准备了一个座位。
    “陛下,臣……臣此来,是言零渠即将完工之事,另有赵佗将军请战书!”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
    秦始皇接过那封请战书,展开看了一眼,便拍在了桌子上。
    这时又有宦官自殿外而来。
    “陛下,岭南军报!”
    这下秦始皇彻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