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代理商竞标大会(下)
作者:时间掺和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最新章节     
    经过贺卫国的简单介绍之后,占兴邦与刘军这才明白所谓的“竞标”是什么意思了。
    正所谓价高者得之,竞标其实就是谁出价最高或最低,谁就能获得的某件东西或与其合作。
    这次贺卫国举办“代理商”竞标大会,其目的自然是将代理商资格进行拍卖,以求获得最高价。
    “也就是说谁出的钱最多,这代理商资格就给谁是这意思对吧?”占兴邦在听完贺卫国的话,沉思了片刻,连忙说道。
    贺卫国嗯了一声,随即点头:“确实是这样,不过你们已经内定了,所以竞标就不必参与了,直接给个最低价就行。”
    “这个……”
    “卫国,我看咱们还是参与这次竞标吧!咱们这样只会让你难做,万一其他人知道我们是内定的,对你还有你承包的厂子恐怕会有很大的影响。”刘军犹豫了一下,却是婉拒了贺卫国的好意。
    而占兴邦与肖海军二人这时也反应了过来,他们也急忙跟着附和说道:“是呀!卫国,刘军说得对!你心里记着我们三,我们都知道,可是该按规矩办事的还是得按规矩办事,咱们绝对不能搞特殊,必须要一视同仁,不然,损害的就是你和你承包厂子的利益了。”
    “而且正如你刚刚说的,亲兄都还弟明算账了,既然你都主动减去两成利润了,我们又怎么会让你为难不是?”
    “兴邦说得对!咱们绝对不能让你给咱们开后门,该给多少就是多少,不能搞特殊化!”
    肖海军三人的回答,让贺卫国暗暗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不想搞特殊,但刘军三人毕竟是他的朋友,所以一开始他就主动削减了两成利润,为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好在,他们总算是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顺势借坡下驴,主动婉拒了他给的内定名额。
    事实上,这次的“代理商竞标大会”,可是他最看重的一件事,如果中间出现了什么纰漏,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后续计划,故而他才会出此下策。
    他也知道这么“套路”自己的朋友不好,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该帮忙的他会帮忙,不能帮忙的,就只能从其他地方对其进行补偿了。
    ………………
    冬天,对于沅水县的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闲暇时间。
    但对于开饭馆的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利的季节。
    毕竟冬天气温太冷,出来的人较少,所以生意自然也不会太好。
    然而,对于“平价饭馆”来说,生意却反而比往常要好上不少。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来饭馆吃饭或是路过之人,他们都看到了饭馆门口摆着的一块木牌。
    木牌之上贴了一张白纸,而白纸上则赫然写着“本店饭菜一律可以免费打包出售”几个大字。
    要知道,来平价饭馆“下馆子”的人,除了因为价格要比国营厂便宜外,还因为饭馆的各种卤菜是一绝。
    不管是当作下酒菜也好,还是作为荤菜充当门面也罢,这卤菜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很实惠。
    再加上平价饭馆的卤菜都是秘制的,味道更是一绝,故而来此吃饭的人大多都是冲着这里的卤菜来的。
    甚至有些人一天没有店里的卤菜下酒,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尤其是下酒最佳的卤猪头肉,那吃上几块,能喝上三两酒。
    不过最近气温下降的很快,愿意出门的人并不多,而饭馆里虽然生了炉子,可终究有些不舒服。
    但现在好了,平价饭馆不仅提供打包带走服务,而且还是免费的。
    尤其是那打包所用的“奇怪”饭盒,重量轻不说,而且还能装汤汤水水,用完据说还可以直接扔掉。
    当然最重要的是,饭馆不收取打包的饭盒钱,这才是大家最看重的一点。
    要知道这打包服务不仅方便了大家,也隐隐让大家觉得,自己似乎是占了一个大便宜。
    而且这样的服务也让平价饭馆“独树一帜”,继而间接宣传了平价饭馆。
    的确,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贺卫国却还是觉得,一定的宣传与名气是有必要的。
    这不,自从有了这打包服务之后,平价饭馆的二十五家分店都反应,生意非但没有因为天气太冷而下滑,反而比以前好了近三成。
    这其中“打包”服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甚至一些人还找店里打听,这打包所用的饭盒从哪可以买到。
    毕竟这东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摆小吃摊的,开饭馆的,都发现了这东西的方便之处。
    对此,各分店因为事先得到了贺卫国的叮嘱,所以他们也只是说,过段时间就能从各供销社买到了,但并未透露这是向阳纸厂生产的。
    …………
    另一边,向阳纸厂,此时的小礼堂内。
    一场别具一格的“竞标大会”也在召开。
    这会,小礼堂内,摆着数十条长凳,而长凳上此时坐满了人。
    与此同时,在主席台一侧的墙上,则用红纸写了“向阳纸厂总代理商竞标大会”几个大字。
    红纸底下则摆放着两张书桌,书桌紧靠着,拼凑成了条状,而上边还盖了一块红布。
    此刻, 那桌后边,正坐着三个人。
    一个是坐在中间的贺卫国,一个是贺卫国右边的刘志国,还有一个正是副厂长赵初年。
    此前,赵初年就一次性饭盒与一次性餐巾纸的产量做了简单介绍。
    之后,刘志国又将两款产品的出厂价与出售时候的“搭配”模式做了一番解释。
    在两人说完之后,贺卫国这才开始对此次竞标的规则与条件做详细的通报。
    而事先,他已经让徐国民统计好了参加竞标的人数,一共有十五个地方的供销社代表与四十二名个体户参加。
    而竞标的总代理商名额却只有十个。
    至于竞标底价则是每人三千块钱,代理期限为一年。
    更重要的是,总代理商可不仅仅只可以代理一次性饭盒与餐巾纸,而是能代理向阳纸厂所有的产品。
    “咳咳……这次竞标代理商的规则与条件我都已经说完了,下面就请各位仔细斟酌,然后把自己的价格写到我发给大家的纸上,待会我会安排人将其收上来,选取其中出价前十的人作为此次竞标的最终结果。”说完这话,贺卫国又扫视了一眼众人,见底下之人纷纷开始斟酌起来,他便静静等待着。
    十分钟后,刘志国把大家写的纸条都收到了桌前。
    贺卫国一一查看,并记录之策后,很快就筛选出了其中出价最高的前十人。